王鳳娟+王霽平

在十九大代表楊瓊英看來,十九大報告內容實在又暖心,激勵著她繼續在崗位上不斷努力。
“在現場聆聽十九大報告,既振奮又暖心!”十九大代表楊瓊英在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后,興奮地向本刊記者表示。她說,習總書記講得非常務實,句句到位,言簡意賅地指出了我國教育在現階段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指出了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
“十九大報告中提到,‘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并強調要推進教育公平,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高度重視農村義務教育。”楊瓊英把一條條關于教育的內容記在心中。她說,“優先”二字足以彰顯我國對教育事業的重視,這讓她作為一個教育者感到暖心。
為教育事業奮斗是一份責任
楊瓊英是一名來自云南省玉溪市的十九大代表,也是一名小學校長。這次參會,她關注最多的,還是兒童教育和鄉村教育。在大會期間,楊瓊英帶來了一本精美的畫冊,上面記載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云南邊疆教育新變化——既有“厚度”,更有“溫度”,它反映出云嶺山鄉基礎教育舊貌換新顏的巨變,飽含著楊瓊英對邊疆民族地區教育扶貧的真情投入。
當選十九大代表前,楊瓊英已經帶領8位在全省遴選出來的優秀骨干校長組成了名校長工作室,主要作用就是把優質教育資源打包整合,通過教研活動、送課下鄉和頂崗交流等方式,深入邊遠山區學校進行幫扶,給孩子們帶去更好的教育。在她的建議推動下,云南玉溪當地城區3所中心學校聯手“打破圍墻”組成了學區,“學校”變“學區”,不僅把當地14所學校優質教育資源進行了整合,實現了共享,還帶動了31所鄉鎮級學校和市區學校的師資交流。
楊瓊英進一步表示,教育的優劣關系到人的發展、人的幸福生活指數的提升。因此,“推進教育公平”非常必要,它不僅與每個人都獲得平等而自由的發展有關,與提升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有關,還有助于解決好“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縱觀這幾年我國教育的發展,國家確實在盡心盡力地為教師和學生處處著想,激勵著教師勤于授課,學生用心學習。
其中,鄉村教育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來提升農村教育,并出臺了許多優惠的教育政策,幫助曾經簡陋的校舍換新顏。同時,國家還給予鄉村教師更多的補貼,為鄉村教師解決了生活之憂,讓優秀的教師能夠安安心心地留在鄉村,踏踏實實地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此外,對于生活在偏遠地區的鄉村學生,國家也給予了不少特別的關照,不僅讓學生們吃到了免費而可口的營養午餐,還為路遠的學生提供校車等交通工具,讓學生安全而按時地進入課堂學習,享受到精彩的教育。
聽取了十九大報告后,楊瓊英深入邊遠地區,服務學生的意志更加強烈了。她堅定地本刊記者表示:“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有責任為我國的教育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發展精彩教育不松懈
除了致力于提升鄉村和邊遠地區的基礎教育,楊瓊英表示,發展好精彩的教育也是她未來要繼續大力研究的方向,這也符合十九大報告指出的“加快教育現代化”的要求。在她看來,精彩的教育就是能夠打動學生心靈的教育,它能夠讓學生快樂地學習、成長,并保留自身年齡段中應有的童心。為此,她將進一步開展“童心課程”的研發,在開展教育的同時,更好地做到“把兒童的世界還給兒童”。
“兒童教育應該根植于兒童自己的世界,關注兒童文化及哲學,走進兒童內在的心靈,從精神層面去關注孩子身心健康快樂的成長”,正是懷著這樣的追求和向往,自2007年起,楊瓊英開始探索“童心課程”的研發。
“童心課程”的開發包括隱性課程和顯性課程的開發。隱性課程包括“靜態校園文化”建設、“多彩班級文化”創建和“靈動的活動文化”打造等幾個方面。在“靜態校園文化”建設中,楊瓊英十分注重以兒童視角去規劃與設計校園的靜態環境文化。例如,在她所任教的學校,學生們曾參與設計,并命名了“悠悠谷”衛生間、生態小農莊、雅樂池塘、“四季芳香”走廊、“幸福凱旋門”等,讓整個校園充滿童心與童趣。
學校還成立了童真作業研發組,深入研究開放性實踐作業,即倡導以兒童發展為本,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和生活、時政等來布置開放性、實踐性、趣味性的假期作業,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進行很好的整合。
與童真作業相對應的則是童趣評價。楊瓊英認為,多元評價學生是對生命個體的尊重,因此要以兒童文化為價值基礎,構建靈活的和滿足人成長需要的多元童趣評價體系。她把學生評價分為四個層次:一是每學期終結性評價。每學期終結性評價時學生均可選擇自己的強項,實行“選優評價”。二是記錄孩子的綜合素質發展軌跡,內容除了各學科的成長記錄外,還增加“社團活動課程” “我的特長”等。三是“校園激勵卡”,即學生在課堂上所表現出好的行為都可以獲得不同學科不同顏色的激勵卡,達到一定的數量時可以獲取“免做卡”,有了這張卡,學生可以選擇免做一些他們認為沒有必要的作業。四是“尊重特質評價”,允許學生差異性發展。
“長久以來,我的夢想就是當一名小學老師,實實在在做一些小事,讓孩子快快樂樂地學習生活。童年是人生的一個重要階段,快樂成為孩子們一生尤其是童年階段最重要的底色。因此,我一定要繼續在‘童心教育上繼續拓展,讓孩子在享受優質教育的同時,有一個快樂、幸福的童年。”楊瓊英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