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
河南省信陽市淮濱縣人民醫院構建的醫學影像三級診斷平臺已實現市縣鄉(村)三級線上線下、互聯互通,以淮濱縣人民醫院為“龍頭”,以鄉鎮衛生院為樞紐,網絡覆蓋全縣,終端深入到農民身邊。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
8月10日,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會長王健在河南省信陽市淮濱縣人民醫院考察健康扶貧醫學影像三級診斷項目時,非常高興地說:“這次來淮濱看健康扶貧項目,沒想到你們做得這么好,做得這么快!符合國家健康扶貧和醫療改革的要求。你們的模式遠遠超越了其他地方的做法,是一個升級版,堪稱老區健康扶貧的樣板,要進行總結向全國推廣。”
如今,淮濱縣人民醫院構建的醫學影像三級診斷平臺已實現市縣鄉(村)三級線上線下、互聯互通,以淮濱縣人民醫院為“龍頭”,以鄉鎮衛生院為樞紐,網絡覆蓋全縣,終端深入到農民身邊。平臺運行近4個月來,近4000名患者通過該平臺得到了準確及時的診斷,形成了“鄉村做檢查、縣級做診斷、市級做會診”的診療模式,讓困難群眾真正能夠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構建醫共體,促進醫療資源下沉
2017年初,淮濱縣人民醫院以醫學影像三級診斷平臺為切入點,與全縣鄉村醫療機構建立醫療共同體合作關系,隨之淮濱縣人民醫院醫學影像聯盟、心電專科聯盟應運而生,這是該院作為牽頭單位為基層醫療機構提供多方面支持和幫助的有益嘗試。
幾個月來,該院組織醫療服務隊走進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將醫院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基層醫療機構,通過專家坐診、業務查房、教學培訓、運用遠程會診平臺等手段,提升基層衛生人員的服務能力,讓老百姓在自己家門口能夠得到縣醫院醫生的診治。
便民利民惠民,增強患者就醫獲得感
“如何讓老百姓特別是困難群眾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是健康扶貧工作的落腳點。”這是淮濱縣人民醫院院長杜云華對健康扶貧工作的解讀。實行先診療后付費、設置健康扶貧專用門診和病房、開通大病專項救治綠色通道、實行住院費用一站式結算、組織醫療隊進鄉村義診服務等,這是淮濱縣人民醫院開展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的措施。
淮濱縣人民醫院打造的老區健康扶貧樣板,緊扣國家醫改政策,落實分級診療、醫共體建設,對接“互聯網+”,服務“健康扶貧”和脫貧攻堅大局,為老區健康扶貧工作提供了積極有益的探索。脫貧攻堅工作任重而道遠,沐浴著黨的十九大的春風,淮濱縣人民醫院將積極投身于健康扶貧第一線,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