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慧芳
[摘要]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商業銀行開始由傳統資產負債管理發展為全面的風險管理,在這一個發展過程中,經濟資本貫穿于發展始末。本文首先分析了經濟資本的內涵和作用,然后闡述了商業銀行資本配置的相關問題,旨在提升商業銀行資本配置效率,最終穩固我國商業銀行發展。
[關鍵詞]商業銀行 資本配置 經濟資本
當前,在國際金融市場逐漸壯大背景下,為了更好的穩固我國商業銀行市場地位,應堅守“資本至上”發展理念,并圍繞“資本至上”這一核心主題探索商業銀行資本配置問題,明確商業銀行資本配置方案。以下就是對商業銀行資本配置難點問題的詳細闡述,望其能為動態化資本配置工作的展開提供有利參考。
1商業銀行經濟資本的內涵及作用分析
1.1經濟資本的內涵
經濟資本與“監管資本”概念相對應,是一個新的統計學概念,用來表示應合理持有的資本。從銀行所有者角度來看,經濟資本也可指用來承擔非預期損失的資本,需要根據銀行資產的風險程度大小進行確定。而在銀行資產風險程度大小具體計算時,必須要對銀行風險進行模型化處理。然后統計各個業務部門所需資本,最后總結出“應該有多少資本”這一問題。
經濟資本管理要求銀行業在實際經營過程中,應準確計算現有資產在一段時間內的非預期損失,并在提供貸款業務時,衡量、監督、控制客戶違約可能性、授信工具違約損失、貸款交易違約等等,盡可能的控制經濟資本成本,提高業務管理中的凈收益,滿足股東投資需求。
1.2經濟資本的作用
從現階段來看,商業銀行經濟資本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風險管理。即經濟資本強調了對風險進行模型化和定量計算處理,對于商業銀行而言,經濟資本讓銀行業的風險管理變得更加謹慎、周密。同時,因經濟資本可真實、客觀的反映一個銀行內部的風險狀況和各部門業務的風險水平,有利于商業銀行進行主動性的風險管理。除此之外,當把經濟資本融入到戰略規劃后,要在發展各項業務時充分考慮業務發展與風險變化之間的關系,科學制定業務發展計劃,維護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穩定發展;
第二,產品管理。在產品管理工作進行中,可借助經濟資本風險衡量功能準確判斷不同產品風險程度,后通過不同產品內價值和利潤的對比、分析,優化組合產品配置,達到高效性產品管理狀態:
第三,資本管理。商業銀行管理者可把經濟資本視為一種虛擬資本,判斷、分析它在數量上是否接近或者超過了可用資本,然后精準計算所需資本,優化銀行內部資源配置,避免資本閑置問題,為銀行業的發展贏得更大的利潤空間;
第四,績效評估。即在商業銀行績效考核工作進行時,必須考慮績效成果是何種代價風險獲得的,而經濟資本是用來判斷風險的主要手段之一,可用經濟資本評估一個產品、一個單位,甚至一個事業部門的業績,準確計算其業績表現所創造的價值,更好的完成各項業務評估工作。
2商業銀行資本配置問題分析
2.1經濟資本管理理念的執行問題
雖然我國商業銀行在實際經營過程中已經開始意識到了經濟資本管理理念的重要性,并將其納入到了考核評價、貸款定價等管理活動中,但客戶準入、授信審批等管理環節仍然承受著傳統管理理念的約束,表現出了資本配置計劃鏈條相互脫節問題。在面對這一問題時,應注重帶動商業銀行經營理念的變革,經濟資本,強調的是通過風險價值和成本價值的分析,保障銀行價值最大化。其中,“價值”是指以EVA形式體現的“超額利潤”。因而,若用經濟資本管理理念取代原有經營方式,可有效避免只注重追求利潤最大化不考慮風險因素,無法真實、完整反映銀行經營業績的問題。此外,在經濟資本管理理念執行過程中,應注重借助經濟資本監管貸款決策工作。即在決策之前,先由商業銀行管理者依照銀行實際經營狀況確定可接受的客戶違約率上限和授信業務經風險調整回報下限,后在經營活動中,一旦發現經濟利潤偏低,便可通過對客戶違約率和違約損失率的調整,降低經濟資本成本,增加凈利潤獲取。另外,在利用經濟資本實施績效考評工作時,應結合經濟資本所倡導的經濟增加值-EVA和資本收益率-RAROC。即:
EVA=PAT-Re×EC,RAROC=PAT-EL/EC×100%。科學計算員工績效,其中,PAT用來表示稅后利潤。Re用來表示資本期望收益率。EC,用來表示經濟資本。EL,用來表示預期損失。這種績效評估方式與傳統評估方法相比,充分考慮到了風險因素的影響和資本成本,可更為真實、客觀的反映業務人員經營績效,對業務人員產生一定的激勵作用,讓他們更好的投入到工作環境中。
2.2經濟資本配置的定位
在商業銀行實際經營過程中,經濟資本配置計劃定位一直困擾著銀行業的發展。在銀行業發展過程中,各分支機構業務資源配置和總機構業務布局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銀行的經濟資本配置。但若將經濟資本、RAROC和EVA設定為各個分支機構的硬性指標,將使得分支機構經營管理缺乏一定彈性,僅關注到了經營管理目標值的實現,未考慮價值最大化經營目標。因而,我國商業銀行應傾向于設計一些軟性指標,比如經濟資本配置總量、RAROC和EVA等等,就此促進分支機構合理配置業務資源,達到業務資源的優化組合目的。在商業銀行經濟資本配置工作進行時,必須嘗試建立一個長期的資本補充機制,以資本的事后彌補方式,調整銀行的資本負債結構,消除風險、抵御風險。
此外,為了更好的實現經濟資本的有效配置,也應注重關注事前資本配置問題。即在“事前預測、事中監督、事后總結”指導下,先分析商業銀行現有資金,確保現有資金預算準確、科學的基礎上,制定經濟資本配置方案,把閑置資產進行變賣,為銀行發展獲得必要資金,并盤活存量資產,做到科學性、合理性的經濟資本配置。除此之外,在商業銀行經濟資本配置工作進行時,需編制一個可行性的自我調整機制,在自我調整機制編制過程中根據分支機構的成本控制、業務發展、風險控制等實際情況,確定經營管理目標值,后經過與經營管理目標值的比較,進行經濟資本的自我調整,達到最佳的經濟資本調整效果。endprint
從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在商業銀行經濟資本配置工作具體實施過程中,注重有效定位經濟資本的配置是非常必要的。為此,應提高對其的重視程度,更好地發揮經濟資本作用、價值。
2.3經濟資本如何有效計量
在商業銀行資本配置工作進行時,重點關注經濟資本有效計量工作是非常必要的。為此,應從以下幾個層面人手:
第一,違約概率。在經濟資本中違約概率計量時,應先分析數據來源是否真實、可靠,并剔除含有水分的數據。然后將行業預警、事件預警信號導入到模型中,自動化調整貸款十二級分類,實時更新違約概率計算信息。同時運用一些先進的挖掘技術,了解信貸系統中重要信息,讓違約概率計算結果更加真實、可靠。
第二,違約損失率。在經濟資本計量工作進行時,為了更好的計算違約損失率、違約風險暴露等關鍵要素,應先考慮商業銀行風險調整后的收益指標,并制定相對明確的風險排序,由風險排序倒推出違約損失率,更好的控制商業銀行經營中的風險傳導問題。在違約損失率計量時,為了確保計量結果真實性,也應通過調查了解到行業、期限、擔保性質等要素方面的變動情況,降低違約損失率計算誤差。除此之外,在對違約風險暴露問題進行處理時,應遵從區域差別化與從重從嚴相結合的原則,計算非融資性保函的風險轉化系統等表外業務,通過表外業務的區域化管理,更為高效的計量違約損失,完成經濟資本配置工作。
第三,經濟資本。在商業銀行實際運營中,經濟資本等同于風險,它的有效計量難度較大,可在多個維度的約束條件下,以風險最大化、收益最大化為目標,探索經濟資本的有效計量方法,達到高效性經濟資本計量目的。
2.4經濟資本與資源配置的關系處理
在商業銀行經濟資本作用發揮時,為了更好的利用經濟資本反饋銀行內部風險,應做好經濟資本與資源配置關系的處理工作。
一是在商業銀行現行經營模式下,分支機構需要承擔一定的資源配置責任,但是他們沒有對資源進行自主配置的權限。即責任、權限尚不統一,如此將不利于業務資源配置責任的履行。此時,若商業銀行開始實施事業部制,保留上級管理機構資源配置審批權和指導權利,同時將自主配置業務資源權限下放給各個機構,可更好的激勵各級機構承擔相應責任,共同完成經濟資源配置工作。但資源配置權限劃分等問題依然存在,必須針對這一系列問題進行進一步解決。
二是在商業銀行業務拓展時,應以經濟資本效益為目標,圍繞不同的客戶群體、產品種類,制定營銷方案。同時,在營銷方案制定過程中,以風險控制為條件,調整業務方向,確保資源配置向盈利性方向發展。
3結論
綜上所述,經濟資本是一個商業銀行的管理參數,它可作為商業銀行發展中的風險防備參考依據,也可幫助商業銀行降低風險損失。因而,在我國商業銀行可持續發展過程中,應提高對經濟資本的關注度,并通過對經濟資本管理理念執行、經濟資本配置定位、經濟資本有效計量、經濟資本關系處理等問題的考慮,做好商業銀行資本配置工作。同時,探索到最佳的銀行資本配置方法來滿足銀行發展中的風險資本管理要求,便于進一步降低風險幾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