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樂
[摘要]全球經濟一體化是世界經濟向前發展的大趨勢,而國際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也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大潮流,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中國的對外貿易有著巨大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外貿企業如何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中,以及激烈地國際化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核心競爭力,如何在日益成熟的互聯網電子商務領域獲得快速發展,已經成為現實而又緊迫的問題。
[關鍵詞]互聯網 電子商務 國際貿易
1互聯網電子商務
隨著計算機、電腦的廣泛普及,因特網的迅速發展,在國際貿易中商務的電子化被廣泛應用。互聯網電子商務是一連串的動態過程,信息流、資金流、物流是其運轉的三大核心環節,涉及商品、合約、銷售、運輸、結算等完整交易信息的采集、儲存、傳遞、檢索及處理。1997年11月6日至7日在法國巴黎,國際商會舉行了世界電子商務會議,在會議上共同探討了電子商務的概念問題。這是迄今為止對電子商務最有權威的概念闡述①:電子商務(ElectronicCommerce)是指實現整個貿易過程中各階段的貿易活動的電子化。在開放的網絡環境下,交易雙方通過網絡進行各種商務活動,雙方不用約定具體地點見面,不用親眼看到實際的商品貨物,不用靠紙質單據或現金進行交易結算。而是直接通過網絡,在全球范圍內搜索自己所需的商品,不受任何時間、地點的限制;再通過遍及世界各地的物流體系運送貨物:最終通過網上銀行系統直接進行資金結算,來最終完成一筆交易。
2互聯網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2017年4月21日,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公布了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球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已經達到25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新亮點,其中跨境電商在國際貿易中發揮的作用不斷提高,預計2020年全球跨境電商市場規模將達到9940億美元,從2015年至2020年間全球跨境電商市場規模增速達到27%。
存在于互聯網上的虛擬市場,使國際貿易的運行及交易方式產生重大變化。傳統的貿易方式是由商人或貿易公司作為生產者和消費者的中間人,國際貿易更是如此,從事進出口貿易的商家就是各國間商品流通的媒介,大型的進出口貿易公司在一國的對外經濟貿易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網絡沒有出現的時代,生產商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交流是極為有限的,從事進出口貿易的企業作為中間代理商可以利用這種信息的不對等從中謀利。
當商品交易信息被放到網絡上,生產者與消費者可以在網絡上直接發布交換商品信息的時候,這些依靠做代理的中間商的地位開始慢慢降低,取而代之的是互聯網上的貿易市場,市場上的各經營主體可以在網絡上直接取得聯系而省略原有的中間代理環節。這種交易運行方式的改變就引起了國際貿易參與方結構上的變化,更少的流轉環節,意味著更低的成本,更高效的市場轉化效率。
國際買家可在網絡中尋求最大利益的交易,網店通過提供比當地價格有競爭力的商品和服務,將各國買家吸引到網絡購物空間中,日益成熟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可以實現更為便捷的網上付款,尤其對于海淘、網購中涉及的小額支付,使用PAYPAL、或支付寶等都是很好的選擇,這類第三方支付機構伴隨電商的發展而迅速成長。
3我國利用互聯網電子商務發展國際貿易的良好機遇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5—2016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報告》中顯示,2015年中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規模5.4萬億,同比增長28.6%。其中出口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4.5萬億元,同比增長26%,而跨境進口交易規模達9072億元。
隨著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眾多跨境業務服務平臺也隨之成長壯大,例如阿里巴巴、易唐網、敦煌網、中國制造網、環球資源等均是提供與跨境貿易相關的信息、交易等服務的公司,其搭建起國內廠商與國際批發采購者進行交易的平臺,為交易雙方提供增值服務,為推動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我國的外貿商品在國際市場上有明顯的價格優勢,但由于我國的中小出口企業缺少多樣化的出口渠道,而更多地依賴中間商,所以由于低價形成的大部分利潤不得不被中間商賺取。而電子商務的網絡交易可以擴大中小企業的出口渠道,從而大幅降低交易成本。
借力互聯網拓展對外貿易已成為了我國中小型外貿企業的重要選擇之一。我國出口跨境電商品類以服飾、3C電子產品、戶外用品等成本優勢強和標準化程度高的商品為主。以標準品為出口產品結構符合跨境電商的發展特征,標品利于網絡推廣和銷售。與傳統出口貿易相比,跨境出口的商品品類更加豐富,出口的國家地區也更為分散。我國中小制造業一般主營消費品類的產品,規模小、產品品種多樣,十分適合拓展跨境電商作為新的銷售渠道來拓展擴大業務范圍。小型制造業在人員管理上也比大企業簡單很多,便于較快的接受并執行新的營銷觀念而不受原有企業文化、制度的束縛。網絡可以觸達的渠道更多、輻射面更廣,為企業向世界各國展現、推廣自己的產品提供了更大的舞臺。
4我國利用互聯網電子商務發展國際貿易遇到的挑戰及應對策略
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跨境電商的迅速崛起,對我國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信用體系建設、法律法規完善等諸多方面都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4.1基礎設施建設問題
對于現在的世界來說,互聯網就是一種能源,一種信息能源,就像水、電、煤一樣,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不可或缺,而對于能源的高效開發、控制和利用,需要從國家層面進行統一規劃設計。但是我國目前信息產業的整體管理存在缺陷,政府各個部門各自為政,難以協同工作,信息共享受阻。
我國的幾大電信運營商均是自主經營自主發展,在競爭的同時為了搶占資源,都在各自進行大規模的網絡鋪設,但由于沒有統一的規劃,必然造成過度的低層次的網絡建設,看似是一種競爭,實則是對資源的浪費,不利于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同時我國網絡鋪設的覆蓋面和質量在各個地區間的發展不平衡,東西部差距較大,帶寬及速度低,資費高等都是阻礙網絡普及使用的絆腳石。endprint
4.2信用體系建設問題
借助網絡實現的交易,不是人與人當面的直接溝通交易,更加容易產生欺瞞、詐騙等行為。我國的信用體系建設滯后于迅速發展的電子商務產業。每一個交易主體的失信、違規行為的監督、懲罰機制均不完善。進行交易的網站、稅務部門、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等各行各業的信息難以共享,每個人從事經濟活動的行為數據都是碎片化的,無法形成統一完整的記錄,也就導致了很難對某一個人進行準確全面的信用評級。
4.3網絡安全問題
據統計全球平均每20秒就會發生一起網絡入侵時間,移動支付、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的技術領域面臨的網絡攻擊風險不斷加大。潛伏于網絡中的無國別黑客組織、甚至恐怖組織利用網絡的隱蔽性、眾多軟件的安全漏洞,肆意發起網絡攻擊的事件持續增加日益猖獗,破壞力極強且難以追查,例如國家機密信息的泄露盜取、能源科研數據的增刪、計算機病毒的快速傳播都直接威脅例如銀行、醫院、電廠等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設施領域,直接危機社會穩定。世界各國間圍繞網絡資源、網絡空間規則的角逐較量也日益激烈。
4.4應對策略及解決方案
在萬物互聯的時代,網絡安全是發展技術的最基礎的保障,絕對的安全雖然是不存在的,但盡最大可能的運用一切工具、資源和技術打擊非法的網絡行為、最大限度的維護網絡安全是必要的,各國不僅需要維護自己本土的網絡安全,也更加需要世界上每個國家積極合作聯手維護無國界的網絡世界安全。
電子商務帶來消費新需求、吸引大量資本投入、增加就業,不斷催生新業態,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應為電子商務的發展進一步掃清發展道路上的體制障礙,營造寬松的發展環境,積極協調各級政府部門解決電子商務發展中遇到的矛盾與問題,對進出口業務給以更多的政策支持;在稅收政策上推進電商外貿企業稅收的合理化,給予適當的稅費減免,減輕企業負擔;同時要建立新型的海關監督管理模式以適應電子商務進出口貿易的新發展。鼓勵各銀行及支付機構為跨境電子商務提供具有針對性的供應鏈金融、跨境支付、商業保理等業務服務,拓寬電子商務企業的融資渠道,為電子商務企業提供金融支持。從國家層面進行信用體系的頂層設計及建設,規范電子商務各市場主體的經營活動,促進公平競爭,維護健康、穩定的市場秩序。
我國應積極參與電子商務的國際性討論研究活動,更多的主辦相關論壇峰會,提高在國際貿易中的話語權,通過國際交流活動引導國際電子商務貿易規則的制定,在不同國家、地區之間進行利益分配時為本國外貿企業爭取更多權益,謀求更大利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