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龑航
【摘要】 目的 探討雷替曲塞聯合伊立替康二線治療大腸癌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58例大腸癌患者, 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29例。對照組采取FOLFIRI治療方案, 實驗組采取雷替曲塞與伊立替康聯合治療方案,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不良反應情況進行比較和分析。結果 實驗組患者中完全緩解0例, 部分緩解12例, 穩定10例, 進展7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41.4%;對照組患者中完全緩解0例, 部分緩解6例, 穩定8例, 進展15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20.7%;實驗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中出現惡心、嘔吐患者6例, 腹瀉3例, 血小板減少5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8.3%, 實驗組患者中出現惡心、嘔吐患者10例, 腹瀉6例, 血小板減少6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5.9%;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二線治療大腸癌的方案中, 可采取雷替曲塞聯合伊立替康進行治療, 其治療效果良好, 安全性高, 是臨床上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法, 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雷替曲塞;伊立替康;大腸癌;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1.059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們的飲食習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不良的飲食習慣誘發了大腸癌的發生[1], 大腸癌患者一線治療失敗后需要進行二線治療[2], 但是二線治療方法臨床并沒有統一方案, 在本次治療中采取雷替曲塞聯合伊立替康治療, 對其治療效果以及安全性進行分析, 詳情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8月~2016年6月本院腫瘤科收治的大腸癌患者58例, 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 各29例。實驗組男16例, 女13例;年齡38~62歲, 平均年齡(56.1±4.5)歲;結腸癌10例, 直腸癌19例;肺轉移10例, 腹腔淋巴結轉移 16 例, 肝肺同時轉移 3例。對照組男18例, 女11例;年齡45~71歲, 平均年齡(58.3±5.1)歲;結腸癌12例, 直腸癌17例;肺轉移11例, 腹腔淋巴結轉移12例, 肝肺同時轉移 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標準 全部患者均被明確診斷為大腸癌, 并且在既往治療中失敗, 并發生轉移;停止化療>30 d, 從未使用過雷替曲塞治療;經臨床觀察不適合手術治療;預計生存期>3個月, 遠期生活質量評估量表(KPS)評分>70分;肝腎功能符合化療標準;未發生中樞神經轉移以及完全性腸梗阻;無精神疾病, 能夠正常溝通, 配合醫生治療。
1. 3 方法
1. 3. 1 對照組采取FOLFIRI治療方案。選取伊立替康[Pfizer (Perth) Pty Limited, 注冊證號H20090659]170 mg/m2, 靜脈滴注90 min, 治療1 d;亞葉酸鈣 (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00584)0.1 g 靜脈滴注1~5 d;5-氟尿嘧啶(5-FU) 500 mg/m2, 靜脈滴注1~5 d。
1. 3. 2 實驗組采取雷替曲塞與伊立替康聯合治療方案。雷替曲塞(南京正大天晴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90325)3 mg/m2, 靜脈滴注 15 min, 治療1 d;伊立替康[Pfizer (Perth) Pty Limited, 注冊證號H20090659]170 mg/m2, 靜脈滴注90 min, 治療1 d;兩組患者均給予0.5 mg阿托品肌內注射, 預防患者出現嘔吐、腹瀉[3]。治療3周后重復用藥1次, 在連續治療2周期后對治療效果進行分析和評價。
1. 4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 參考世界衛生組織(WHO)實體瘤近期客觀療效評價相關標準, 完全緩解:腫瘤全部消失并維持4周;部分緩解:腫瘤尺寸縮小>50%, 持續4周且沒有新的病變發生;穩定:腫瘤增大或縮小<50%;進展:腫瘤增大>50%[4]??傆行?(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總例數×100%。所有患者均進行2個周期的治療, 并在首次2個周期治療后進行評價, 在接下來治療的2個周期再進行評價。在治療后的1~2個月進行跟蹤回訪, 直到病情有所進展。化療中不良反應參考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抗癌藥物不良反應中的相關資料進行評價。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患者中完全緩解0例, 部分緩解12例, 穩定10例, 進展7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41.4%;對照組患者中完全緩解0例, 部分緩解6例, 穩定8例, 進展15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20.7%;實驗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對照組患者中出現惡心、嘔吐患者6例, 腹瀉3例, 血小板減少5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8.3%, 實驗組患者中出現惡心、嘔吐患者10例, 腹瀉6例, 血小板減少6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5.9%;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目前大腸癌的二線治療中并沒有統一的治療方案, 所以尋找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次調查中采用的治療方法為雷替曲塞聯合伊立替康治療方案, 其中雷替曲塞為細胞毒累化療藥, 主要是通過抑制胸腺嘧啶的合成來抑制腫瘤的發展, 伊立替康主要是喜樹堿的人工成衍生物, 主要是與DNA和拓撲異構酶形成復合體導致DNA鏈斷裂, 最后導致細胞死亡, 其抗腫瘤譜相對較廣, 是臨床效果明確的一種藥品[5-10]。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實驗組患者中完全緩解0例, 部分緩解12例, 穩定10例, 進展7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41.4%;對照組患者中完全緩解0例, 部分緩解6例, 穩定8例, 進展15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20.7%;實驗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雷替曲塞聯合伊立替康二線治療大腸癌的治療效果明確, 是臨床有效的治療方案。對照組患者中出現惡心、嘔吐患者6例, 腹瀉3例, 血小板減少5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8.3%, 實驗組患者中出現惡心、嘔吐患者10例, 腹瀉6例, 血小板減少6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5.9%;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雷替曲塞聯合伊立替康與傳統治療方法的安全性較高, 不良反應較少。
綜上所述, 在二線治療大腸癌的方案中, 可采取雷替曲塞聯合伊立替康進行治療, 其治療效果良好, 安全性高, 是臨床上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法, 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吳菲, 林國幀, 張晉昕. 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現狀及趨勢. 中國腫瘤, 2012, 21(2):81-85.
[2] 余嘉文. 雷替曲塞單藥二線治療晚期大腸癌療效觀察.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2, 6(4):18-19.
[3] 李智強, 王小龍. 伊立替康聯合雷替曲塞二線治療 25例 晚期大腸癌臨床觀察. 實用癌癥雜志, 2012, 27(4):412-413.
[4] 高金鋒, 封革. 雷替曲塞二線治療晚期結直腸癌 22 例臨 床觀察. 醫學信息, 2014, 27(8):100-101.
[5] 張微, 鄒璽, 胡玥, 等. 雷替曲塞聯合伊立替康與FOLFIRI方案二線治療晚期結直腸癌的近期療效. 現代腫瘤醫學, 2015(11):1550-1552.
[6] 謝達成, 李寧, 王靜玨, 等. 雷替曲塞聯合伊立替康2周方案對比FOLFIRI方案二線治療晚期結直腸癌的療效觀察. 臨床腫瘤學雜志, 2013, 18(2):140-143.
[7] 王俊斌, 吳窮, 鄒維艷, 等. 雷替曲塞或氟尿嘧啶聯合伊立替康二線治療晚期結直腸癌療效分析. 腫瘤防治研究, 2014, 41(12):1335-1338.
[8] 魯小敏, 劉曉崗. 伊立替康聯合雷替曲塞治療晚期結直腸癌30例臨床觀察. 交通醫學, 2015(1):56-58.
[9] 朱換, 張偉杰, 王留興. 雷替曲塞聯合伊立替康二線治療晚期轉移性結直腸癌的療效分析. 河南醫學研究, 2016, 25(4):642-644.
[10] 朱換. 含雷替曲塞方案與FOLFIRI方案二線治療晚期結直腸癌的療效分析. 鄭州大學, 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