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
[摘要]近些年來豬水腫病在飼養的豬當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從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這種疾病是由于大腸桿菌所導致的,在仔豬當中最常見。豬飼料中如果缺少了營養物質和礦物質,蛋白質含量過高也容易使得豬容易出現豬水腫病。本文主要對豬水腫病和飼料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從而提出了一種改善豬水腫病的豬飼料的制備方法。
[關鍵詞]改善 豬水腫病 豬飼料 制備方法
一、豬水腫病的概述
豬水腫病是一種由大腸桿菌所引發的烈性、急性傳染病。根據相關的資料可以發現豬水腫病是大腸桿菌在豬的腸道里面大量繁殖,產生的腸毒素經過豬的腸道吸收進入到豬的血液當中所引發的一種腸毒血癥或過敏性的疾病,并最終導致豬的體內出現水腫病。
在大腸桿菌當中只有少數的幾種血清型的菌株可引發豬出現水腫病。根據相關的報道可以發現,常見的引起豬水腫病的菌株有02、08、K82等。由于大多數的金屬能夠溶解綿羊紅細胞,因此會使得豬水腫病呈現出地方性流行的特點,這種疾病會常見于某個豬群當中,廣泛傳播的可能性比較小,但是它的發病率達到了10%到35%之間,致病率高達90%左右。
這個疾病發病的原因還和氣候有一定的關系,同時還和飼料的方法突然改變有著一定的關聯。如果喂養豬的飼料成分單純或營養不足,里面的礦物質或微量元素缺乏,所含的蛋白質含量過高,豬本身缺乏運動等都有可能促進這種疾病的發生。如果豬體內的硒和維生素E不足,也有可能誘導這個疾病發生。
二、豬飼料和豬水腫病的聯系
在仔豬斷奶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了喂養飼料的過度,但是依然有豬水腫病的現象出現,那么就可以考慮喂養豬的飼料質量是否會和豬水腫病有一定的關系,這個關系在前人的研究當中也獲得了證實。如果過渡飼料中以豆粕作為主要成分,那么豆粕這種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在飼料加工的過程中如果沒有獲得恰當的處理,就容易導致飼料中蛋白質的含量比較高。大豆蛋白中本身存在著一定的抗原,這種抗原的存在對于豬大腸的系統造成一定影響。如果豬的免疫系統沒有辦法快速地進行反應,那么在斷奶之后再次接觸到這種類型的物質就容易出現免疫反應,最終有腹瀉水腫的情況出現。對于豬來說,特別是仔豬,它的消化系統還沒有發育健全,如果過早地進行大量高營養飼料的喂量,也容易使它們不能夠進行充分地消化,這也是導致豬水腫病出現的一個重要誘導因素之一。
基于二者之間的關系和分析,對于仔豬來說,在斷奶前后和飼喂飼料的良好銜接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是確保仔豬可以遠離水腫病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母豬的飼料非常重要,在短時期當中最好不要突然對它們的飼料進行改變,從而減少應激的因素。在飼料的選擇上要盡量選擇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飼料,同時也可以喂養一些清多汁型的飼料,避免喂養高蛋白之類的飼料,從而導致豬出現豬水腫病。在仔豬斷奶前后要加強對飼料的管理工作,在它們斷奶之前要進行飼料的補足,和母豬的飼料一樣主要以富含硒和維生素的青綠飼料作為飼料的主體,不適合補充高蛋白的飼料。在斷奶之前可以考慮為仔豬注射濃縮的滅火菌苗,在斷奶之后飼料的更換要注意前后之間的過渡,避免出現突然變更的情況,要保證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不會超過19%。
三、改善豬水腫病的豬飼料的制備方法研究
在改善豬水腫病的豬飼料制備方面,要從豬飼料的成分和豬水腫病之間的關系人手,確保這種飼料能夠滿足作物生長的營養需求、有著營養豐富特點,同時也可以提高豬肉的瘦肉率,對肉的品質進行改善。對于這種飼料來說,它的適口性較為突出,可以有效地使得豬在該飼料上的攝入量得到增加,可以對豬的消化腸道進行改善,有利于他們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產生出比較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在豬飼料中如果單純地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元素,都會導致豬出現豬水腫病。因此,在豬飼料的制備當中,首先要注重豐富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添加,使其能夠有效地預防豬水腫病的發生。在豬飼料的成分和原料當中,主要有玉米、蕎麥麩、黑糯玉米粉、魔芋粉、豬苓、絞股藍、食醋、啤酒酵母和水、白砂糖等組成。在這個基礎上從維生素和礦物質需求角度出發加入糙米、青稞、紫蘇、生姜汁、蛋清等。首先把玉米用食醋研磨成漿,煮沸之后再將它和蕎麥麩進行混合,然后加入到適量的沸水,將其攪拌均勻得到混合糊進行備用,然后再將其他成分和白砂糖混合之后研磨成汁,加入到啤酒酵母當中攪拌均勻獲得混合混合的菌汁。將這些混合的菌汁密封,在20攝氏度到30攝氏度的環境之下進行無氧發酵,發酵時間為8個小時,在得到發酵物之后將其靜置備用。最后把絞股藍等等研磨成粉,利用炒鍋將其炒熟,加入水用文火煎煮1個半小時,得到煎煮液。最后把前面得到的所有備用液或者物質進行混合,攪拌均勻,得到豬飼料。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本次豬飼料的制備當中,以玉米、蕎麥麩和黑糯玉米粉作為主要的原料,在發酵等一系列工藝的輔助之下,使得這些飼料不僅僅可以滿足豬在生長方面的營養需求,有著營養豐富的特點,同時也能夠使得豬肉的瘦肉率得到提高,促進肉品質的改善,使得豬的消化腸道得到有效地改善,有利于豬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產生出較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