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寒
[摘要]實踐表明,學徒制教學模式本來就相對比較適合職的電子商務應用專業的教學過程。而基于校企雙主體的新型學徒制的教學模式在原有學徒制的基礎上進一步升級,本文從教學氛圍的營造、教師隊伍的培養、多種教學元素的融入、實踐體系的評價等多方面探討了基于校企雙主體的新型學徒制在電子商務教學過程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電子商務 校企雙主體 新型學徒制
一、引言
基于校企雙主體的現代學徒制有利于促進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全過程,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把提高職業技能和培養職業精神高度融合的一種新型學徒制。建立新型學徒制是職業教育主動服務當前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推動職業教育體系和勞動就業體系互動發展,打通和拓寬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和成長通道,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戰略選擇。因此,我們要大膽的去探索和實踐。
實踐課程是實現理論知識形象化、具體化的主要教育形式,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將學生從抽象、枯燥的理論教學中釋放出來,更多的滿足現代教育的基本需要,不斷拓展學生參與教學積極性的激發。這些都需要不斷實現教學理念的轉變。
二、新型學徒制實踐教學氛圍的營造
基于校企雙主體的前提,需要根據具體課程設計方案,企業教師和學校教師需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實現學徒制教學實踐形式的多元化,構建積極向上專業實習的學習氛圍以實現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針對性。
在課程設置上,我們可以采取學校教師和企業教師相結合,學校教師可以更多的側重理論知識的教學,而企業教師則是重點放在實踐教學。靈活的、合理的來設置我們的課程。甚至有需要的話我們可以由企業教師安排室外實踐,不必一味的拘泥于課堂教學。這樣也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例如:在一堂室外課上,企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根據自己的掌握和理解,構建更多對現實環境的認知氛圍,只有氛圍營造出來,學生在課下才能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實現自主學習。實踐教學是學生拓展視野的有效途徑。一些高職學生在學習自覺性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需要進一步完善學徒制教學的管理制度,加以約束學生實踐的行為,重點還是一些日常實踐紀律的制度和執行。根據電子商務專業實踐的目的合理設計學徒制教學的管理制度,這種紀律的要求需要進一步拓展實踐教學的有效性。在學生心中突出專業實踐與理論教學一樣重要,不斷理解相關的實踐是為了進一步優化學生專業應用素養,實踐能力強的學生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中才能脫穎而出。
三、“雙主體”學徒制教學的教師隊伍優化
學徒制教學的關鍵在于教師隊伍的建設。一個既具備相關專業的理論知識,又有實際操作和工作經驗的教師才能真正算得上是師傅,才是學生實現學徒管理的基礎,可以實現實踐教學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校企雙主體即“雙導師”,就是在學校內部專業教師擔任導師,與企業資深技術人員擔任導師的“師徒式”導師制的有機結合。“雙導師”規定企業導師與學生的聯系由校內導師來完成,使校內導師和企業導師在共同指導學生的過程中加強了聯系和溝通,校內導師通過與企業導師的合作,可以獲得實踐教學的典型案例,彌補了實踐經驗的不足,增強了教師的實踐能力。校內導師和企業導師結合起來就是現代學徒制中師傅對徒弟的完整指導。大學生在校內導師和企業導師完整的指導下,可以不斷提高其專業理論知識水平和專業實踐技能水平,提升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雙導師”是實現“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理念的重要舉措之一,值得引入并加以應用。因此,構建“雙主體”高職教師隊伍建設尤為關鍵,是新型現代學徒制教學的重要一環。“雙主體”教師隊伍培養重點還是需要放在教師的實踐能力拓展上,利用課余時間校內導師也要深入企業單位進行實踐,從工作中不斷積累相關的工作經驗,實現自己工作閱歷的豐富,這些在教學過程中都可以成為他們教學的案例,這樣才能成為學生真正的師傅,實現學生實踐教學的質量提升。
四、考核評價方式融入能力、技能元素
考核評價方式是實現學生參與學徒制教學學習效果的判定,這種評價方式也反作用于現代的電子商務教學過程,對學生學習方面的重建有著一定的作用和意義。因此,新型學徒制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實踐動手等方面的能力和素養,要想實現獨立思考能力的有效培養就需要將其融入實踐的評價體系之中,在評價的過程中加入獨立思考,實踐動手以及實操技能的所占比例,設計過程評價體系的時候,不斷加大這兩種考核元素的比重,同時還需要對學生參與實踐教學的學習態度,出勤率,完成相關實踐任務的時間和質量進行有效的考察,這樣才能更好的實現相關的教學內容優化。這樣才能進一步激發學生開展獨立思考、實踐動手的積極性。
在現代學徒制的制度框架下,建立以針對性和發展性評價相協同的學習評價,有利于促進學生成長、成才,突出對學生在溝通表達能力、工作勝任能力、職業素養等方面的評價,注重對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全面體現于現代學徒制的實施過程。
五、通過“雙主體”,校企雙方共同研究制訂科學的人才培養方案
基于校企雙主體的新型學徒制的推行帶來了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學校與企業共同研制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和課程標準,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及職業成長規律,真正形成融合學生人文素養、專業知識、職業技能、職業態度和職業素養的培養體系。更好地體現高等職業教育的“高等性”和“職業性”。分階段、分層次地落實針對性的人才培養計劃,確定相應的教學內容和合作形式,由企業與學校、教師與師傅的共同參與下,構成“學生一學徒一準員工一員工”四位一體的人才遞升模式。在實施過程中,學校和企業相互協作、相互配合、優勢互補。只有這樣,才能提高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