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琳
[摘要]金融危機發生給全球經濟帶來了重創,導致經濟萎靡不振,給企業和國家經濟帶來了十分不利的影響。從金融危機發生的本質來看,由于缺乏對經濟進行調整,導致金融危機的爆發。在對金融危機分析過程中,要注重對經濟進行辯證施治,使經濟得到穩定的發展。而在這一過程中,就需要加強經濟法的利用,借助于經濟法,實現各個部門法的綜合應用,對經濟予以調整以避免金融危機的出現。
[關鍵詞]金融危機 經濟法 分析
金融危機的爆發給全球經濟發展帶來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使各個國家意識到了對經濟的調整和控制,實現對危機進行預防,保證經濟能夠處于一個穩定的發展狀態。本文結合經濟法理論,注重從金融危機視角對經濟法進行解析,突出經濟法在應用過程中對經濟的調整作用,以此分析經濟法在預防和解決金融危機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1圍繞經濟法看金融危機的產生
1.1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分析
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主要涉及到了兩個層次的原因:
一是市場失靈。導致市場資源配置不均,使系統風險擴大化,最后達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造成金融危機。金融市場迅猛發展的背景環境下,各方為了獲得最大利益,市場行為存在盲目性,造成市場資源被大量浪費。
二是政府監管缺失。政府在進行市場管制過程中,為了國家經濟利益,對金融大鱷的管制不足,任由他們興風作浪,市場的失靈加上政府監管缺位,最終釀成了金融危機。
從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來看,金融危機的防控,需要對市場失靈和政府監管缺位問題予以把握,關注個體盈利和社會公益的矛盾,使市場機制應用,保證市場能夠有一個良好的運行秩序,能夠對資源進行優化分配,降低金融風險的產生。另外,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金融市場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互聯網金融逐漸取代傳統金融,成為新時期金融發展的標志性產物。這一過程中,隨著金融工具的創新發展,金融活動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金融活動下的金融危機防范更加困難。基于這一情況,做好市場經濟調整,成為遏制金融危機產生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議題。而對市場經濟調整過程中,為了滿足市場經濟的自由發展,發揮競爭機制,國家干預和國家控制的效用逐漸減弱,這一過程中,更需要加強經濟法的建設,使經濟法有效介入,以保證市場經濟秩序穩定運轉。
1.2金融危機對經濟法的作用
金融危機的產生使各國認識到了經濟調整的重要性,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經濟法建設得到了各國的普遍重視。金融危機作用于經濟法,使經濟法的功能日趨完善,并且更注重對個體盈利和社會公益矛盾進行解決。經濟法調整,能夠對金融危機進行有效預防,使金融危機存在的“兩個失靈”問題得到較好的控制。我國在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后,金融監管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并且在新的經濟發展形勢下,經濟立法呼聲不斷高漲。經濟法的出現,注重對金融管理進行改善,實現金融市場規范化發展。同時,經濟法在新的發展形勢下,面臨著新的挑戰。在這一過程中,政府需要考慮到經濟法應對金融危機的作用,并做好對經濟法的調整和完善工作,使經濟法能夠對市場經濟行為做好調整,以滿足市場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經濟法的調整,在預防金融危機以及解決金融危機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方面,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這一過程中,要注重對經濟法進行有效的利用,能夠借助于經濟法做好金融調控,并加強對市場的管制,對經濟法做好適度的創新,以發揮經濟法的功能和作用。
1.3金融危機突出經濟法價值
金融危機的產生,受到“兩個失靈”因素的影響,導致金融市場擴張過于盲目,違背了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金融危機發生過程中,各個國家經濟法的價值并沒有得到應有的發揮。從金融危機產生的情況來看,一些國家由于缺少金融調控和金融監管,導致金融危機對國家經濟發展造成了十分惡劣的影響,給國家經濟發展帶來了重創。金融危機的產生,人們對經濟法的價值關注度得到了提升,并紛紛強化了經濟法的作用,使經濟法的調控和管制功能得到了大大的增強。同時,金融危機的產生讓人們意識到了部門法的局限性。部門法在應用過程中缺乏配合,對經濟調整作用欠佳,這導致市場資源配置存在失衡問題。金融危機使經濟法得到了發展,尤其是經濟法的完善,成為各個國家考慮的重點內容。金融危機引起了國家、政府的反思,政府意識到經濟法在現代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推進了法制建設,使經濟法與經濟發展的結合更加密切。此外,金融危機的產生,經濟法的秩序價值和安全價值問題得到了更加廣泛的關注。金融市場的發展,必須結合經濟法建設,做好秩序和安全規范,能夠對金融發展中存在的不穩定性因素和風險因素進行有效把握,實現金融市場的規范性發展,有效降低金融危機的發生幾率。
2經濟法視角分析金融危機
2.1二元結構下的金融危機拓展
二元結構下的金融危機,其層次表現為兩面性,如國內經濟與國外經濟、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等等。二元結構下金融危機由一國拓展到另一國,并且隨著各國經濟的聯系日益緊密,金融危機的拓展性大幅度增強,使一國爆發的金融危機開始蔓延,從而影響到整個世界的經濟發展。從二元結構視角來看,在進行經濟法安排過程中,不單單要關注于本國的經濟形勢,更要考慮到世界經濟形勢,圍繞二元結構做好妥善安排,使經濟法的功能和作用得到真正的發揮。
2.2經濟系統的復雜性和連帶性使金融危機擴散
自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其影響范圍廣且破壞力大,給各國經濟發展帶來了沉重的影響。從這一情況來看,其體現出了經濟系統的復雜性和連帶性,也正是由于這種“復雜性”和“連帶性”,增強了金融危機的破壞性,使各國對金融危機的重視度空前提高。從金融危機的拓展路徑來看,對外開放程度越高其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就會越大,這就會加速金融危機的拓展。因此,結合金融危機來看,在進行經濟法調整過程中,需要把握“適度開放”這一問題,能夠對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進行有效地利用,對二元結構帶來的復雜性和連帶性問題予以妥善解決。此外,從市場經濟的發展特征來看,其對自由經濟學的內涵進行了吸收和借鑒,市場的自由性為金融危機的產生埋下了安全隱患。由于市場的自由性,政策調整過多地干預了市場自由發展,可能導致市場調節失靈不利于經濟發展。而過于自由化的市場,會導致資源配置盲目造成資源浪費,給經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endprint
由此可見,經濟法的應用,需要對市場的特征進行把握,并考慮到政策因素,使經濟法的功能和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3經濟法視角的金融危機預防對策
3.1把握經濟法內涵,做好金融危機有效預防
經濟法的內涵突出法定原則,即把握金融危機的各類問題,堅持依法辦事。金融危機的產生,其產生原因在市場失靈以及政策監管缺位。經濟法的應用,注重以法律條文的方式,對市場經濟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內容進行規定,借助于經濟法規定,可以對市場經濟進行有效的管理。這一過程中,經濟法突出管理的要點,把握金融市場的參與主體,對主體的權責予以明確。同時,根據經濟法的規定,國家宏觀調控手段在法律允許范圍下,對金融市場發展進行有效監管,在保證市場自由發展的前提下,對金融市場可能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調整。
3.2突出責任問題,有效解決金融危機
責任問題是經濟法強調的重點內容,經濟法責任理論強調,明確經濟法主體和客體的責任是確保市場經濟穩定運行的關鍵。金融危機的產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監管缺失,導致投資過于盲目,造成市場資源浪費從而引發金融危機。經濟法突出責任問題,注重對相關主體的義務和責任進行把握,注重對金融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進行消除。經濟法在應用過程中,涉及到了監督、管理的職責,而這一過程中責任歸屬問題比較突出。責任歸屬的明確,使相關責任主體明確自身的義務,可以對責任主體予以激勵和管制,使其在管理過程中能夠更好地去解決問題而不是逃避問題。同時,把握責任問題也能夠對金融機構進行有效的管理,使其在經營過程中能夠遵紀守法。此外,責任問題的突出,注重在危機發生后提供一定的法律救濟,降低危機產生后造成的經濟損失,并能夠在經濟重建過程中,對市場失靈的危害進行有效解決。
3.3協調經濟法與金融危機,做好綜合性調整
金融危機的產生,給國家經濟發展帶來了重創打擊了金融市場,也給實體經濟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金融市場的發展,需要實體經濟市場作為基礎,實體經濟的快速、良好發展,才能夠帶動金融市場的發展和進步。針對于這一情況,在對經濟法進行立法過程中,必須從整體角度出發,做好綜合性的分析和考慮。這一過程中,就需要對經濟法與金融危機的關系進行逐一理清,并能夠在體制和機制建設方面,更多地關注于經濟發展形勢,使經濟法的調整更具針對性。為了滿足這一要求就必須對經濟法予以完善,使經濟法能夠對金融危機進行預防,并能夠在金融危機產生后,對一些問題做好妥善的處置和解決。
綜上所述,金融危機視角下,經濟法的運用注重對金融危機產生的原因進行把握,結合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對相關主體的職責予以明確,實現對金融危機帶來的問題進行有效解決。同時,經濟法的應用更加注重對金融危機的預防,解決市場失靈以及監管缺位問題,保證市場經濟能夠更加穩定、可靠地運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