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斌
[摘要]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員教育管理,永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是各級黨組織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本課題主要從目前農村基層黨組織中黨員的教育培訓等存在的問題著手分析,并結合實際情況對如何有效加強農村黨員教育培訓管理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農村黨員 培訓內容 培訓方式 師資建設
加強農村黨員教育培訓管理,對提高農村黨員綜合素質,增強黨員的宗旨意識,推動農村經濟、文化發(fā)展和社會進步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當前農村黨員學習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黨員教育管理困難。一是流動黨員管理難。目前,一大批農村黨員(特別是年輕黨員)離土離鄉(xiāng)、外出打工,流動性增大。二是老齡黨員管理難。有的村黨支部老年黨員占到60%以上,有些村在家黨員80%以上年齡均在60歲以上,這些老齡黨員文化素質較低,有的身體有病或事務纏身,無法正常參加集中教育培訓。三是組織黨員培訓教育難。流動黨員和老齡黨員無法參訓是造成農村黨員參訓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四是受客觀地理條件的限制,農村黨員居住分布散,加重了教育培訓組織、管理的難度。
(二)農村黨員黨性教育缺乏。一是少數(shù)黨員受經濟利益的驅動,思想出現(xiàn)滑坡、理想信念發(fā)生動搖。二是長期不參加或趨于應付了事進行意識形態(tài)、理想信念教育,致使部分農村黨員發(fā)揮基層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不夠,黨性意識薄弱。有的黨員只顧自己致富,忘記了黨員應盡的義務,經常不參加組織生活,不帶頭執(zhí)行黨和國家的政策,甚至牢騷滿腹起負面作用。出現(xiàn)了老齡黨員無力帶頭,新發(fā)展黨員不會帶頭的現(xiàn)象。
(三)“為培訓而培訓”現(xiàn)象仍然存在。一是為了完成上級規(guī)定的任務而培訓。現(xiàn)在,大部分地區(qū)的農村黨員培訓工作都納入了實績考核的范圍。一些鄉(xiāng)鎮(zhèn)為了應付上級的培訓任務,只重數(shù)量而忽視質量,只求得完成上級要求的培訓次數(shù)和人數(shù),不追求培訓的效果。二是對培訓的效果如何不太關心,對黨員得到多少實惠不太關注,背離了培訓的初衷和實質,嚴重制約了培訓的效果。
(四)重視程度不夠,未形成嚴格的考評制度。考評制度是對教育培訓效果的檢測,目前,考評隨意性過大,對基層黨組織黨員教育培訓效果約束不強。制度的不完善導致教育培訓出現(xiàn)流于形式、走過場現(xiàn)象。
(五)培訓內容安排欠科學。有的培訓僅僅是臨時安排重要文件學習或形勢任務報告,沒有把黨員教育作為黨組織的一項經常性任務,不重視長期教育;有的過分突出實用科技知識的教育培訓,甚至代替了政治理論教育;有的沒有根據(jù)農村黨員不同的需求開展教育,需求與供給錯位,內容千篇一律,缺乏針對性。
(六)培訓形式不夠多樣化。目前,以會代訓現(xiàn)象十分突出,無法滿足不同層次黨員對知識多樣性的需求。灌輸式教育方式是主要教學方式,課堂教學多、現(xiàn)場示范少,學員被動適應多,學員主動參與少。調查反映,42%的黨員認為學用脫節(jié)是當前培訓中的主要問題;90%的黨員要求訓用結合,達到知識、能力與實踐一致。
(七)師資力量較薄弱。師資隊伍大部分由鎮(zhèn)、村干部兼職授課,由于其自身未經過專門的教學技能訓練,對成人教育規(guī)律把握不準,缺乏黨員教育教學技能,雖然其主觀上有抓好黨員教育工作的愿望,但力不從心,無法滿足學員的培訓需求,難以達到培訓目的。
二、對策和建議
(一)合理設定教育培訓內容,切實提高教育培訓的針對性
針對不同對象選擇不同的培訓內容。在普遍抓好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同時,根據(jù)不同黨員的情況,確定不同的培訓內容,使培訓對象適得其所,各有所得。如對農村普通黨員、鄉(xiāng)土人才,要抓好實用技術培訓;對農村年輕黨員干部要增加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等方面的培訓。總之,要注重聯(lián)系實際,不宜太多理論宣講,要堅持學以致用的原則,把開展黨員教育培訓與解決黨員生產生活實際問題相結合,增加業(yè)務技能方面的教育內容,盡可能地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使他們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
(二)靈活選定教育培訓方式,切實提高教育培訓的實效性
不斷改進培訓形式。改變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探索多樣化、開放式、高效率的培訓方式,提高農村黨員教育培訓成效。比如在偏遠的農村地區(qū),黨員特別是年紀較大的老黨員,集中到鎮(zhèn)政府所在地參加集中培訓,存在費用高、安全隱患大等問題,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靈活授課形式,建立科學的培訓管理機制。例如將課堂延伸到了田間地頭,開設“農家課堂”、“田間課堂”等貼近農情的課程,組織轄區(qū)的土專家、黨員中心戶、致富帶頭人等開展田間授課。
(三)培養(yǎng)黨員學習內動力,切實提高教育培訓的可持續(xù)性
要通過增加黨員在培訓過程中的參與性,來調動黨員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改變黨員“被動”受教的現(xiàn)狀,建議在培訓前實行意見征求制度,讓黨員結合自身實際提出培訓要求,各單位根據(jù)收集到的意見建議進行有針對性的備課,在培訓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比如,黨員可以進行“點菜”提出自己希望學習的內容,這種“菜單式”的培訓,可以更好的發(fā)揮黨員的主觀能動性。
(四)豐富教育培訓資源,切實提高教育培訓的多元性
一是拓寬教育渠道。要寓教于樂,把黨員教育內容融入到多種文化形態(tài)之中,使受教育者在富有樂趣的文化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教育,如觀看教育影片、開展先進人物報告會、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等形式,實現(xiàn)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由封閉向開放的轉變。
二是建立培訓師資庫。從培訓質量和效果來看,邀請的相關部門領導,專家、教授、專業(yè)人士授課,其效果和反響都很不錯。建議可以在此基礎上由組織部門建立專門的培訓師資庫。可以把黨員需要的專家學者、致富能手和道德模范等各種人才聘請進來,每當鎮(zhèn)街需要邀請教師時,可以在師資庫里去尋找合適的教師,雙方進一步加強交流和溝通后,制定出更適合當?shù)貙嶋H的培訓內容,也能使培訓達到更佳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