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慧
[摘要]普列漢諾夫作為最早在俄國和歐洲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杰出思想家,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和社會主義思想史上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縱觀普列漢諾夫的生平,功績斐然,碩果累累,但也不乏很多的錯誤和過失。因此,他的一生是非功過,值得我們客觀、全面地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
[關鍵詞]普列漢諾夫 列寧 功過 評價
普列漢諾夫作為一位杰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和活動家,對馬克思主義在俄國與歐洲的傳播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列寧曾評價他是“最通曉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社會主義者”,其哲學著作應列為“必讀的共產主義教科書”。普列漢諾夫的一生復雜多變,數次動搖了馬克思主義立場,犯了嚴重的錯誤,這些錯誤同他的功績一起為我們研究、理解和評價他提供了借鑒。
一、普列漢諾夫在歷史上的杰出貢獻
普列漢諾夫從批判民粹主義中最早提出俄國革命的雙重任務是推翻沙皇專制制度和從資本主義制度中解放出來,為俄國革命指明了發展道路。他還指出俄國革命要依靠俄國的工人階級,工人階級是革命的主要力量,同時還要對農民進行教育,把他們也吸引到革命的隊伍中去。在社會民主黨人中,他首次提出建立俄國無產階級政黨,而俄國知識分子首要任務就是要建立這個無產階級政黨,他還提出了建立無產階級政黨的必要條件。普列漢諾夫還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行了解釋,認為對科學社會主義有兩種理解:廣義上科學社會主義就是馬克思主義;狹義上科學社會主義是研究社會主義革命手段、條件的學說,闡明了唯物史觀、剩余價值學說和科學社會主義的關系。
在實踐上普列漢諾夫與伯恩斯坦修正主義進行論戰,積極捍衛馬克思主義。他創立并領導的“勞動解放社”致力于廣泛傳播馬克思主義,是俄國歷史上第一個馬克思主義團體,為俄國建立無產階級政黨奠定了基礎。后來普列漢諾夫與列寧一起創建和領導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成為了實至名歸的俄國馬克思主義奠基人。
二、普列漢諾夫在歷史上所犯的錯誤
如前所述,普列漢諾夫在俄國民主工黨的重新建立上有很大的功績,但是二大后,他在建黨問題上就與列寧產生了分歧。在組織原則上,他主張黨內不同派別應該共處一個黨內,不同意把反對派清除出黨。他忽視了當時俄國的特殊國情,黨面臨的首要任務就是推翻沙俄專制制度,這就需要有強有力的領導來保證黨的思想、行動的統一。更何況孟什維克并不積極主張革命,這對于革命的勝利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絆腳石。因此,列寧領導布爾什維克派與孟什維克決裂,成立新的無產階級政黨,繼續領導俄國的革命。
在革命斗爭方式上,普列漢諾夫主張放棄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放棄暴力革命,用議會斗爭的方式進入社會主義。同時,普列漢諾夫忽略俄國黨和革命面臨的具體情況,采用機械主義的方式解決俄國革命遇到的新問題,反對進行十月革命。一戰爆發后,列寧提出變帝國主義分贓戰爭為國內戰爭,趁機推翻本國資產階級政權,普列漢諾夫則支持沙皇政府進行戰爭。當時戰爭問題實際涉及到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和民族主義的關系問題,普列漢諾夫的做法背叛了無產階級國際主義,轉向支持本國政府捍衛自己狹隘的民族利益。
三、列寧對普列漢諾夫的評價
從普列漢諾夫的生平,可以看到他四十多年的政治生活是復雜多變的。他由最初的民粹主義者轉變為馬克思主義者,后來又轉向孟什維克主義的立場,最后變成社會沙文主義者。如何評價這樣一個歷史人物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應該站在歷史的高度,放在當時的背景下,客觀公正而全面的評價。列寧評價普列漢諾夫時,以1903年為界限劃分為兩段時期,將1903年前的普列漢諾夫與1903年以后的區分開,對他的一生功過進行全面的、歷史的、具體的分析。
列寧高度評價了普列漢諾夫的在1883年到1903年的功績,稱他為“俄國社會民主黨創始人和領袖之一”,稱“勞動解放社”為“俄國社會民主主義運動的奠基者”,并對普列漢諾夫這一時期的著作給以了很高的評價。同時列寧還高度評價他反對修正主義的斗爭,稱贊他對民粹派的批評非常中肯,對伯恩施坦的批評完全正確。可見,列寧對普列漢諾夫這一時期所從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活動和革命斗爭是充分肯定的。同時,列寧又指出普列漢諾夫在這一階段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并不是完美無缺的。在普列漢諾夫擬定的黨綱草案中包含有了個人恐怖主義,也沒有注意到無產階級聯合農民的問題,這些錯誤恰恰是他后來所出現的孟什維主義的萌芽。
1903年后普列漢諾夫轉向機會主義,列寧站在馬克思主義立場上,同普列漢諾夫作了無情的斗爭,對普列漢諾夫在組織上和策略上的機會主義進行了嚴肅的批判。但列寧對1903年以后的普列漢諾夫也是采取了具體分析的態度。1903年11月——1905年當普列漢諾夫是一個堅定的孟什維克時,列寧嚴厲的批判他;1905年普列漢諾夫一度脫離孟什維克,與布爾什維克合作,列寧又積極地爭取他;1908年當普列漢諾夫作為護黨派與列寧一起維護我國社會民主黨地下組織時,列寧充分肯定了他的巨大功績;1914年普列漢諾夫號召與取消派無條件統一時,列寧又嚴厲地批判他的錯誤策略。列寧就是這樣科學地區分普列漢諾夫不同時間段的活動,并且對普列漢諾夫哲學上的成就和策略上的錯誤區分開,沒有抹煞他的功績,相反列寧一直非常贊賞他在哲學上的成就,并認為他的作品曾經培養了一整代的俄國社會主義者。
列寧對普列漢諾夫的分析和評價是用馬克思主義歷史辯證法評價復雜歷史人物的光輝典范。列寧在評價普列漢諾夫時,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是非分明,功績不抹煞,錯誤不掩蓋。同時列寧始終堅持唯物辯證法,把歷史人物放在當時的環境中進行具體地分析,區別各個時期、各個方面的功過,而這一切的功過是非都由實踐檢驗的結果作結論。列寧評價歷史人物這種實事求是、一分為二的分析并不是無原則的客觀主義,而是有著堅定的無產階級立場,是科學性和黨性的統一,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和階級觀的統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