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平市產業扶貧工作紀實"/>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本刊記者 水 木 于龍廣 文/圖
精準扶貧暖人心產業致富更放心
——樂平市產業扶貧工作紀實
□ 本刊記者 水 木 于龍廣 文/圖
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關系到脫貧的穩定性和持續性。樂平市高家鎮木里村作為該鎮唯一的省級貧困村,如何帶領全村396戶1965人發展產業脫貧致富,是該鎮黨政領導班子日夜思索的問題。結合木里村自然條件適合茶葉種植和生長的特點,高家鎮充分利用好第三產業扶持資金,建設木里村南山白茶種植基地400畝,大力發展白茶產業。

400畝茶葉基地三年后可產白茶8000斤,按300元每斤計算,年總產值240萬元,年純收益65.8萬元,人均可增收334元以上。不僅如此,建檔立卡貧困戶有勞動能力的,到基地干活每人每年還可增收3000元。屆時,木里村將徹底脫貧。
這只是樂平市因地制宜、因戶施策,通過“產業扶持+精準扶貧”模式,為村民致富和困難群眾脫貧打開綠色通道的一個縮影。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
樂平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頭號民生工程來抓,全市上下堅持以扶貧開發統攬農村幫扶工作全局,因地制宜、因戶施策、科學謀劃、把扶貧開發的重點放在產業扶貧上,在產業扶貧上發力,培育壯大特色產業,精準選擇產業幫扶平臺,走項目推動、典型引路,發展特色產業帶動的產業扶貧開發新路子。
“十三五”期間,樂平市共有貧困村54個(含6個省級貧困村),按照省里“七清四嚴”整戶識別工作要求,全市精準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共6782戶,14067人。

樂平市紅巖鎮吳家村光伏扶貧項目
近年來,樂平市圍繞脫貧攻堅精準施策,始終堅持產業扶貧不動搖,先后引進了白茶種植300多畝,發展水稻和果蔬種植1000多畝,雷竹種植近600畝,菊花種植200多畝,蛋雞養殖10羽等27個項目,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村集體組織為紐帶,一手抓產業帶動,一手抓合作組織幫扶,積極探索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專業合作社+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的產業扶貧開發模式。并確定了以油茶、果蔬、蛋雞等種養業作為扶貧增收的“三大”主導產業,以整合資源、項目推動、產業幫扶、效益到戶,以點帶面、全面推進的路徑為目標,引導鄉村走“一村一品”、“一村一業”的產業化扶貧發展之路。2016年,全市產業幫扶帶動貧困戶就業400多戶,戶均增收達3000余元。
項目精準才能體現幫扶效果。樂平市產業項目主要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導,種植業項目周期性較長,成效在短時間內難以顯現。養殖業項目周期性較短,是一項短平快的項目,一年就顯成效。
對此,瞄準一些周期性短、效果好、成效快的種植業和有一定規模的現代化養殖業作為產業幫扶的起步平臺先動起來、帶起來。全面推動產業幫扶的方式解決一些有勞動能力和有勞動意愿的貧困戶參與或勞動就業,使貧困戶通過自身的勞動增收,使其有獲得感。
今年56歲的吳菊香早年間丈夫因病去世,自己腿腳也不靈便,沒有勞動能力,孤苦伶仃一個人只能依靠低保度日,今年過完年后她被安排到村里的宏興養殖公司務工,一天只需要花兩個小時左右做些簡單的打掃衛生或者撿雞蛋的活,一個月就能拿到四百塊錢報酬。她告訴記者:“我在家也干不了活,現在政策好,政府安排我到這里來上班,我很感謝,我對我現在的生活已經很滿意了。”

貧困戶在宏興養殖公司務工實現脫貧
據了解,樂平市宏興養殖有限公司位于樂平市洪巖鎮吳家村委會北山下,該公司是一所現代化家禽養殖基地,蛋雞養殖由起初的2000羽發展到現在的10萬羽,已成為景德鎮市最大的蛋雞生產基地。
公司所在地吳家村委會屬省級貧困村,村委會轄10個自然村,共有農業戶466戶1547人。由于自然村較多,居住不集中,受各種地理因素制約,耕地面積分散,農業基礎設施落后,主要以水稻種植為主,農民收益不高,經濟發展滯后。現該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3戶39人。
公司董事長童紅梅沒有忘記身為村“兩委”班子成員的使命,她主動與貧困戶對接,并與貧困戶簽訂了幫扶協議。僅2016年,該公司因戶施策幫扶了1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公司主要采取了以下幾種幫扶措施:一是通過土地流轉方式幫扶失勞貧困戶5戶,將土地流轉給公司耕作,由原租給種田大戶的每畝200元租金提高到每畝700-800元租金,戶均增收近4000元;二是解決勞動就業4戶,通過勞務增收多的近20000元,少的也達4000元以上;三是發放蛋雞養殖3戶,由養殖基地提供雞苗、飼料和技術,貧困戶無本養殖,產品由養殖公司按市場價負責收購,收益歸貧困戶,戶均增收達3000余元;四是對完全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14戶進行資金直補,戶均直補資金2000元,使12戶貧困家庭增收脫貧,14戶貧困家庭生活得到了改善。
童紅梅的行動得到了群眾的贊譽和信賴,附近及周邊地區的干部和群眾慕名前來學習取經的絡繹不絕,對當地的產業結構調整和貧困戶增收起到了極大的典型示范帶頭作用。
童紅梅也成為了景德鎮市遠近聞名的養雞能手,人稱外號“養雞西施”。她本人與基地先后獲得“樂平市三八紅旗手”、“江西省農村科技致富女能手”、樂平市第五批“優秀鄉土人才”、“全國巾幗現代農業科技致富帶頭人”、“江西省巾幗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樂平市2014級“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示范基地等榮譽稱號。
為了確保產業扶貧工作取得實效,樂平市建立了以政府為主導、部門聯動、定期考核、民主監督為一體的長效機制,推動產業扶貧開發工作健康有序發展。各職能部門科學制定了發展規劃、細化分解了扶貧發展目標,出臺了有力推進幫扶措施,把工作任務落實到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村組,并突出了各自的幫扶特色,有力的促進了產業扶貧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加大了政策宣傳引導,加大了跟蹤問效的督查力度,形成了全社會積極參與脫貧攻堅的濃厚氛圍。
產業扶貧是確保貧困戶脫貧的重要途徑,既破解了“扶貧到戶”的難題,又發揮了當地資源優勢,實現了可持續扶貧,創新了扶貧政策對貧困對象的“瞄準”機制,有效避免了“脫靶”現象,也是防止返貧的最有效方法,體現了精準扶貧工作的宗旨,是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的生動實踐。
樂平市通過產業扶貧的方式充分調動了貧困戶的積極性,使其思想認識上由“要我脫貧”轉變到“我要脫貧”上來,由“輸血”轉變為“造血”,項目實施的社會效益明顯提高,真正讓貧困對象體會到了獲得感。
■責任編輯: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