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毓恩
(右江民族醫學院體育部 廣西百色 533000)
當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①
龐毓恩
(右江民族醫學院體育部 廣西百色 533000)
現階段,素質教育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為了社會和時代的實際需求,高校在教學改革上做出了積極的探索和研究。體育教學作為高校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當前的教學理念、教學手段等做出相應的改革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本文首先從教學理念、教學課程以及教學設施三個方面詳細探討了當前體育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然后針對上述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體育教學 教學改革 對策
現階段,在素質教育的新時代背景下,全國高校已經越來越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狀況。體育教學作為高校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為了順應新時期高校教育改革的要求,為了達到促進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提高的目的,有必要對當前體育教學中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手段等做出改革,以進一步完善高校體育教學實踐改革,實現素質教育背景下的教育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增強學生的競爭力。
當前,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素質教育的理念和價值觀已經在大多數高校得到了廣泛普及,并且在其他學科中都已經很好地滲入了素質教育的思想理念。首先,從目前我國高校的體育教學現狀來看,素質教育的思想理念并沒有在體育教學中得到普及,大部分體育教師仍然固守傳統的教育觀念,體育教師往往只注重于知識的傳授,但是卻忽略了對學生體育技能的訓練,這樣的教育理念直接導致的后果是學生的綜合素質無法得到全面的鍛煉和提高。其次,在當前大力推行全民健康、全民健身理念的背景下,大部分高校卻仍然實行的是競技體育,而忽視了健康教育、終身教育以及素質教育的重要性。最后,在高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由于教師仍然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占據著主導的地位,而忽略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種教學模式只側重于對教師教的作用,而忽視了學生的學,學生只需要認真聽講即可,無法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這種傳統的教學理念沒有將學生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忽略了學生的身體健康,與當前的教育理念存在著較大的偏差,同時也無法滿足現階段及今后體育發展的需要。
首先,當前隨著社會對于綜合型、復合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但是體育教學卻忽視了與其他學科的縱向以及橫向聯系,體育教學與其他學科之間脫節現象較為嚴重。因此,高校在教學的過程中,已經越來越重視和推行交叉學科以及邊緣學科,學科與學科之間已經不再是孤立存在的,學科之間是互相聯系的。譬如,目前體育與體育市場營銷、體育運動與競賽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已經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青睞。但是,從目前高校的體育教學情況來看,體育課程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較少,體育教學的培養目標與當前的應用型、復合型的人才需求無法相匹配。其次,高校體育課程體系設置缺乏合理性。調查顯示,大部分高校的體育課程設置仍然停留在側重于理論基礎知識的階段,而且學科與學科之間,甚至是課程與課程之間都是獨立的,沒有重視學科之間、課程之間的相互滲透和結合,從而忽略了對學生創新思維以及綜合能力的培養。最后,大部分高校體育學科采用的教材較為陳舊,教材更新的速度遠遠跟不上當前發展的速度。這些過時的教材內容和形式往往較為單一、思想觀念陳舊,大部分側重于理論教學而忽略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體育教師采用這種教材進行教學對于學生的體育技能、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思維等培養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體育教學與其他學科的最大區別在于,體育課程是一門操作性、實踐性以及運動性非常強的學科。因此,體育教學對于體育教學設施、器械器材以及教學場地等的要求普遍較高。專業化的體育教學設施是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順利開展的前提基礎和保障條件。現階段,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學生數量增長速度明顯加快,因此對于高校的體育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部分高校的教學場地以及體育教學設施等壓根無法滿足正常教學的需求。由于教學場地或者專業設施數量的限制,導致了部分體育課程會在教室內進行,甚至會出現體育課程取消等現象,這就導致了體育課程的設置停留于表面形式,無法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在當前社會越來越重視復合型、實踐型人才需求的背景下,針對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教學理念滯后等問題:首先,高校應該加大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更新陳舊滯后的教學理念,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和人才目標,以培養復合型體育人才為教學目標。其次,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體育教師應該轉變思想,轉變傳統的教育手段,除了傳授學生理論知識之外,應該加大對學生實踐能力、體育技能的培養。在體育課堂中,教師應該轉變以往教師占據主導地位、學生處于接受狀態的教學方式,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教學中來,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興趣和主觀能動性,促進教學質量的顯著提高。
首先,針對目前體育課程設置不合理、體育課程與其他學科之間嚴重脫節的現象,高校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改善這一情況。高校在體育課程體系設置方面,應該加強課程開發的力度,譬如,根據當前對于復合型人才、邊緣化人才的需求,在教學過程中,高校可以設置體育管理學、體育市場營銷學等交叉課程和邊緣學科,通過體育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滲透結合,以實現培養復合型人才的目標,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其次,高校還應該重視體育選修課的拓展,深化選修課。例如,可以增加一些教育類和人文歷史類課程,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以及專業知識素養。最后,加快體育教學教材的更新速度,從而使得教材的創新力度以及新穎程度能夠得到保證,教材的內容要緊跟時代的步伐以及社會最新的需求。學校在設置體育課程的時候應該符合學生以及專業的實際需求,使得課程滿足多元化需求,保證體育教學與就業崗位相銜接。
當前,隨著高校的不斷擴張,從而學生的數量也逐年增多,這就對于學校的體育配套設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學校應該對當前校園中體育教學的配套設施情況進行充分了解,在充分利用現有的體育教學設施的前提之下,完善體育教學的配套設施,從而盡最大程度滿足更多學生的學習需求。除此之外,高校應該加大對學校未來發展的重視程度,科學合理的制定規劃,對于體育教學場地進行開拓,更新和引進先進的體育設施,使得教師和學生的需求能夠得到滿足。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為了順應社會的發展需求,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是實現高校體育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高校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不僅向學生傳授知識,也應該加大對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素質的重視程度。各大高校也應該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并且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手段以及教材選用等方面進行大膽嘗試和勇于創新,在人才培養以及體育課程體系建設方面提出更多深層次、前沿性的策略。
[1]王宗平,莊惠華.重健身淡競技——大學體育教學改革與實踐[J].體育科學,2001,21(1):22-25.
[2]王林.高校體育課程內容體系的弊端與改革思路[J].體育科學,2013(2):50-52.
[3]張輝.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走向的分析與思考[J].現代教育教研,2009(10):1-3.
G807.4
A
2095-2813(2017)09(c)-007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7.077
廣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立項項目(項目編號:2014JGB199)。
龐毓恩(1965,2—),男,壯族,廣西靖西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