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園
(哈爾濱師范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27)
高職高專健美操教師教學勝任力研究
——以黑龍江為例
馮園
(哈爾濱師范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27)
本文通過對黑龍江省高職高專43所院校的健美操專業125名體育教師勝任力情況進行調研,通過調查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的勝任力調查研究,同時以教學能力、教學方法、知識結構作為勝任力基礎的調查方式。總計發出問卷調查1800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1765份,符合問卷調查的有效比例,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本文主要從研究對象與方法、健美操教師勝任力研究的三個方向、提升黑龍江省高職高專健美操教師勝任力的結論建議闡述高職高專健美操教師教學勝任力研究,希望為研究健美操教師教學勝任力的專家與學者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高職教育 健美操 勝任力
黑龍江省高職高專43所院校的健美操專業125名體育教師勝任力情況。
調查訪談法:對研究對象中125名從事健美操教學的教師進行了專業訪談,通過溝通了解其在健美操方向上的專業知識與能力以及教學心態。
問卷調查法:以健美操相關知識為問題取證的范本,同時提出科學依據以及相關心理成分的調查問卷填寫,發放問卷156份,回收率86.57%。
數理統計法:通過相關問題的調查問卷總結與數據歸納,將其錄入Excel表格中,并以圖文形式表達,通過處理分析建立調查數據的對比方式。
本文研究的勝任力,是指教師的個人形象與態度教學價值觀是否在其教學領域具備了廣泛認可的職業技能。以健美操教學為標準考察教師的勝任力包括三個方向,即教學能力、教學方法、知識結構。
筆者對調查取證的專業教師進行了調查訪談與問卷調查,同時對比數據提出以下教學能力的125名教師對比情況,以及教學能力在此人數中的占比:編寫教學方案的能力96.75%;課外活動的組織能力82.58%;系統培訓的技術能力69.75%;語言表達能力89.52%;動作示范能力97.66%;糾正錯誤動作的能力73.55%;指導練習的能力65.28%;競賽組織與評判能力85.56%。教學能力是一項綜合能力培養,教師需要通過多個渠道提升,健美操既是一項體育運動,也是藝術活動,具有體育與藝術的共同特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同多個層面進行考慮,以提升學生的全面綜合能力為目標,教師自身教學能力需要在不斷實踐中進行提升,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勝任力體現在教學方法上的成效,也是教學能力的不同表現形式,而健美操運動作為特殊形式的教學,雖然沒有競技體育的對抗性作為評判標準,但是也需要從教學方法中找出具備可以對比的有效教學方法,因此筆者從適應健美操教學的方法中提出線性漸進法、金字塔法、加速法、連接法、過渡動作法、層層變化法,作為分析教師掌握教學方法的問卷,結果表明,52%的教師掌握所有方法并能應用于實際教學過程中;37%的教師雖然了解所有教學方法但是在應用上沒有完全掌握其運用機理;11%的少數教師只掌握其中較為簡單便于教學的方法,應用能力較差。
健美操運動雖然沒有絕對約束必需的舞種和曲風,但是在教學能力的勝任力表現中,其知識結構的專業程度與廣泛度,可以從其掌握的知識層面上進行區分。依據各種較為流行的舞種進行問題設置,反饋效果較為理想。健美操專業技能的舞種掌握人數占比為:拉丁舞63.55%、Hip Hop 22.57%、民族舞16.89%、Disco75.38%、有氧踏板62.59%、啦啦操75.88%、Jazz85.67%、普拉提22.56%。結果表明,黑龍江省高職高專健美操教師在其舞種的掌握程度與應用能力上表現出較高的水平,多數教師能夠掌握5種以上的健美操專業舞種,但是在較為冷門的舞曲中沒有較高的認識度。健美操教學的知識結構包括多種,主要有拉丁舞、民族舞、有氧踏板、呼啦操、普拉提,但這幾方面占有的比重還不一樣,各個學校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具有一定的比例關系,這都是根據學生的培養目標有一定要求,具有現代的應用意義,符合現代體育教學的發展需要。
健美操教師能否在普遍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舞曲表現力以及對于各種動作的肢體表現能力,是認定教師是否具備相應教學勝任力的標準。而為了提升黑龍江省教師在其職業技能上的專業能力,建議廣泛開展學習培訓計劃的實施。一方面,引導院校建立自身學習的機制,同時教師在課余時間的學習完成。另一方面,邀請知名的健美操專業運動員,來我省進行走訪教學,同時組織相關教師的統一學習。此外,加強健美操教學的座談會研究,從廣為接受的建議中群策群力,將教學指標與教學能力通過互幫互助的形式進行完善。最后,對于教學勝任力較差的教師應當進行單獨的專業培訓,從其獲取專業證書和資質認定之后,再恢復其任課資格,從而保障普遍教學的質量與效果。
健美操運動是結合了集體操、舞蹈、音樂、健身、娛樂于一體的體育項目,其有氧運動的性質需要教師必備的身體素質與綜合教學能力作為勝任力的基礎。而從調查中也能夠發現多數教師尚未掌握健美操運動的性質,其根本因素源于在教學內構建運動表現,并未參照國際慣例與比賽運動的行為方式,故此產生與教學效果相背離的狀態。由此可以總結出開展拓展訓練的方向,一方面注重教師身體素質的提升和健美操運動的知識結構,另一方面也要培養教師能夠完成動作的標準與普遍教學能力的提升。與此同時,拓展訓練培養的是教師對于健美操運動的專業能力,而對健美操活動的開展是培養教師對于舞曲編排和教學能力的認可,一方面,通過組織校園內的大型團體操表演充分發揮教師在其中的教學能力;另一方面,同時提升各校之間的團體健美操比賽機制,從對比中發掘健美操教師在勝任力方面上的不足,從而得到能力培養與提升的方向規劃。
總之,健美操在高職是一種新興的體育教學內容,基本都是體育選修課程,在人數等都有一定的限制,健美操也是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需要,符合現代體育教學的需要,現在學生體育課不僅滿足籃球、排球、足球、田徑等體育項目,對一些休閑體育等有一定的追求,同時能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對提高學生身心健康等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1]李娜.健美操課對高職女生的心理調適作用淺析[J].校園心理,2009,7(1):29-31.
[2]彭道秀.我國高校健美操發展現狀的研究評述[J].科技創新導報,2009(13):251.
[3]李靜.高職院校健美操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8,11(6):145-146.
[4]陳梅,楊凡,梁婷玉.論高職院校健美操選項課程的改革與建設[J].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0(4):95-97.
[5]張莉莉.健美操的創編學習對高職女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影響[J].中國成人教育,2007(15):149-150.
[6]傅強.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與校園文化建設[J].職業技術教育,2007(14):78-79.
[7]洪晶.高職學院健美操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教學策略的實驗研究[J].今日湖北:理論版,2007(7).
[8]黃小娟.淺談健美操教學在中職幼師專業教育中的應用和發展[J].科教文匯(下半月),2006(6):122.
[9]戴慧娥.高職院校健美操教學的調查與分析[J].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7(3):91-93.
G807
A
2095-2813(2017)09(c)-006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7.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