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庭如鄒海軍
(1.吉首大學體育科學學院;2.吉首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湖南吉首 416000)
淺析啦啦操運動對校園體育文化的影響①
付庭如1鄒海軍2
(1.吉首大學體育科學學院;2.吉首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湖南吉首 416000)
該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實地調研、專家訪談、邏輯分析等研究方法,從啦啦操、校園體育文化概念界定入手,分析啦啦操項目在懷化學院開展現狀,探討歸納出啦啦操對校園體育文化影響的因素以及策略,同時為啦啦操在我國校園健康穩定的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和實踐參考。
啦啦操 校園文化 校園體育文化 功能
啦啦操運動自2000年傳入中國,隨之在我國迅速發展壯大,特別是在大學校園中,啦啦操以其獨特的魅力深受廣大學生喜愛,可見啦啦操逐漸在校園體育文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懷化學院是位于湖南省西部地區的一所具有區域特色的地方高校,啦啦操項目在懷化學院已開展9年,現已成為懷化學院傳統特色項目,在全國普通高校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因此,該文從啦啦操對懷化學院校園體育文化的影響進行分析,探討歸納出啦啦操運動對校園體育文化影響的重要因素。
1.1 啦啦操的概述
啦啦操起源美國,是指在音樂的伴湊下,通過運動員完美高超的啦啦操特殊運動技巧結合各種舞蹈動作,集中體現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團隊精神, 并追求最高團隊榮譽感的一項體育運動。啦啦操運動分為:舞蹈啦啦操和技巧啦啦操兩個項目[1]。
1.2 高校校園體育文化
蔡水蓮[2](2014)認為高校校園體育文化是指在高校這一特定的范圍內,依賴一定時期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條件,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通過內部和外部高校教師的課堂教學、培訓、比賽所創造出來的,并有著豐富內涵和外延的體育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統稱。校園體育文化活動是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大學生展現個人風采、相互交流的有效平臺;是學生豐富校園生活,培養興趣愛好、培養大學生三觀的重要手段。
2.1 懷化學院啦啦操隊的組建以及發展現狀
懷化學院啦啦操隊組建于2007年,運動員主要來源于體育學院普通學生,運動員是通過體育高考被懷化學院錄取的學生,運動隊中沒有任何特招、單招等高水平運動員。懷化學院啦啦操隊在選材方面沒有明顯優勢的情況下,運動隊從零開始組隊。啦啦操運動通過9年時間在校領導的支持下和教練員、運動員多年的積累下,懷化學院啦啦操項目參加省級、國家級舞臺演出、電視媒體采訪21場、省級冠軍8個、全國冠軍16個、亞洲亞軍2個和季軍1個,各大演出和賽事所取得的成績來看啦啦操項目已成為懷化學院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逐步向著國際舞臺努力前行,并將創造更大、更高的輝煌成績,同時對懷化學院校園體育文化的影響也日益明顯。
2.2 全校啦啦操推廣
在2007—2016年懷化學院開展啦啦操期間,啦啦操運動的人群成逐漸從體育學院學生向懷化學院其他院系普通學生人群擴散,參與的人群量逐年增多,懷化學院從2014—2016年成功舉辦過三屆啦啦操比賽,現啦啦操賽事已成為懷化學院體育嘉年華活動的校級常規賽事。啦啦操運動在懷化學院已開始逐步得到良好發展,同時啦啦操運動在懷化學院校園體育文化活動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
3.1 啦啦操運動促進和諧校園的建設
高校對于優化學生個性、優化學生人際、優化學生環境、優化學生的團隊協作等綜合素質能力,需創新更多的平臺和機會給學生,使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有更多的交往與合作學習。啦啦操運動本身要求學生有較強責任心與超高集體榮譽精神。在啦啦操運動中的托舉、拋接、金字塔以及舞蹈配合都離不開隊員之間相互默契配合和責任心, 在隊員們齊心協力下能把動作完美展現出來,其體現了一種團隊合作的集體主義精神,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啦啦操運動在豐富校園體育文化活動的同時,又有利于培養學生身心健康,對于和諧校園文化的構建和形成都有著十分重要作用。
3.2 啦啦操運動提升大學生的審美觀和鮮明時代感
啦啦操從開始表演的初衷,再到后來單獨成為一項體育競技項目,是體育與藝術的相結合,啦啦操運動把舞蹈、體操、技巧以及當今流行、前衛的元素融入之中, 深受廣大青少年學生的追捧。技巧啦啦操成套動作中激情、朝氣、活力、振奮人心的口號是洋溢青春自信的展現;啦啦操動作結合動感十足的音樂,運動員需要理解并表現出音樂的特點和內涵,長期練習啦啦操或者大量觀賞類似的體育藝術項目,能夠快速提升大學生審美觀并迎合當今社會的時代感[3];在啦啦操表演和比賽過程中,口號、音樂、肢體動作、表情、道具等元素帶給觀眾的是積極向上、朝氣蓬勃、激情活力的感覺,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
4.1 啦啦隊運動有利于提高學生身心綜合素質
啦啦操運動是校園體育文化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有效途徑。啦啦操是一項十分注重團隊協作的體育競技項目,舞蹈啦啦操和技巧啦啦操隊運動員都有著不同的身體素質要求,舞蹈啦啦操中柔韌與平衡、跳步、轉體三類難度以及舞蹈配合動作和技巧啦啦操中托舉、金字塔、拋接、翻騰等難度動作的完美完成,都要求學生具備較強身體素質。正是青春洋溢、激情活力、具有共同目標且極富煽動性的表演性質的啦啦操運動,激發著當代學生練習啦啦操的濃厚熱情。長期堅持訓練使啦啦操運動員在各方面身體素質提高的同時,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提高學生各方面綜合素質,促進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的形成。
4.2 啦啦操運動的健身性和娛樂性
長期進行啦啦操運動的鍛煉能夠增進健康、改善體質,提升學生的自信心,改善精神狀態,形成良好的氣質。啦啦操運動具有健身美體的塑形功能,符合現代人追求健身美體的身心需要。動感十足的音樂聲中自信的釋放和展示自己。啦啦操豐富的內容和多樣的形式,可以為不同的人群提供相應的運動內容和形式,極具健身價值。啦啦操運動以團隊為單位,擁有隊伍文化建設和共同目標。長期一起訓練、表演、比賽等活動,一起面對困難和挫折、一起解決問題、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悅,在增進同學之間交流和感情的同時又能有效地調動和提高師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3 啦啦操運動培養學生敢于挑戰與創新精神
啦啦操運動的開展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尤其在技巧啦啦操的開展上面,但是并沒有因為這個特點,技巧啦啦操項目而被其他體育項目所取代,懷化學院啦啦操隊伍正是以技巧啦啦操項目為特色,打造懷化學院的特色體育項目。啦啦操運動本身具有競技性、挑戰性特點,使得優秀的啦啦操隊員具備不畏艱難、勇于挑戰、勇于創新、團結協作的堅強意志品質。更多學生加入到技巧啦啦操隊伍中間來,反映出學生對挑戰極限、超越自我的價值追求。啦啦操運動多樣豐富的運動形式和自信、活力的運動特點符合大學生的天性,激起大學生的挑戰欲望,培養的學生發散性思維和創新能力。
4.4 啦啦操運動在校園體育文化舞臺上的獨特魅力
啦啦操是一項運動競賽項目的同時又是一項能給觀眾帶來精彩視覺的運動表演項目。在擁有啦啦操項目的學校,如:籃球賽、排球賽、足球賽、開學典禮、校慶、運動會、文藝晚會、學校體育嘉年華等大型活動上均有啦啦操表演和比賽的身影,為校園其他運動項目比賽和活動增光添彩,促進整個校園文化的和諧發展,豐富校園體育文化的多樣性,在校園體育文化的舞臺上形成一股獨特魅力。
5.1 結論
5.1.1 啦啦操運動在校園體育文化中不可代替的作用
啦啦操是一項新型的體育運動項目,極具團隊凝聚力,擁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啦啦操運動在表演的舞臺、競賽的賽臺和晚會的現場都能給觀眾帶來其他校園體育文化項目無法比擬的視覺沖擊效果。啦啦操健身、健心、育人價值以及其獨具項目魅力的特點,將在校園體育文化中不可或缺一部分,具有廣泛表演和競賽價值。
5.1.2 啦啦操運動推動校園體育文化和諧建設
啦啦操的發展陣地幾乎是以學校為主,啦啦操運動的青春朝氣、激情活力、團隊協作等元素十分貼切當代高校大學生的個性。啦啦操運動在學校如火如荼的開展,豐富了校園體育校園體育文化活動,營造了積極向上的校園體育精神。因此,抓住啦啦操運動的育人功能和項目特征,用來培養和鍛煉學生,這將有助于促進形成健康良好的校園風貌,推動整個校園體育文化和諧的建設。
5.1.3 提高學校的知名度
啦啦操運動已越來越受到學校的關注和重視,懷化學院技巧啦啦隊在近10年的比賽和演出中迅速脫穎而出,已成為懷化學院的品牌運動項目和名片窗口,對提高學校知名度上有著積極作用,懷化學院啦啦操運動隊頻繁出現在中央電視臺、湖南衛視、青海衛視等電視媒及各種國內、國際的賽場上,啦啦操運動對于促進學校知名度有著深遠影響。
5.2 建議
5.2.1 豐富學校啦啦操選修課
目前懷化學院已開設啦啦操的選修課,但選修課的結構和教學內容比較單一。懷化學院啦啦操的選修課,應該把舞蹈啦啦操與技巧啦啦操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推動啦啦操運動的發展和不斷進步。充分發揮啦啦操豐富的運動形式,帶動更多普通院系學生的參與,擴大校園體育文化活動的人群參與量。
5.2.2 提高教學場地安全,保障校園體育文化健康持續發展
注重教練團隊安全意識培養和技術動作規范統一的同時,加大對教學場地安全隱患的消除和添加必要的安全教學設備,為校園體育文化活動的健康穩定發展提供基本保障。
[1]陸晶晶.啦啦隊運動的審美特征與美育實踐研究[D].河南大學,2011.
[2]蔡水蓮.新疆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3]于曉陽.校園文化建設新趨向[M].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2005.
[4]鄔紅麗.成都體育學院開展校園文化活動的對策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2.
[5]宣傳部.懷化學院2011—2015年校園文化建設整體規劃[Z]. 2011-10-10.
[6]張玲.上海高校啦啦隊開展現狀的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 2010.
[7]蘇荔榕.啦啦操與高校校園體育文化[J].宣春學院學報,2007, 29(4):167-169.
[8]冷倩.我國高校啦啦隊推廣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9]徐中秋,邱建剛.國際全明星啦啦隊競賽評分規則[M].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1-3.
G807
A
2095-2813(2017)03(a)-0074-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7.074
付庭如(1989,11—),男,漢,湖南懷化人,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
鄒海軍(1993,3—),男,漢,湖南永洲人,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