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洪穎
江西省弋陽縣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
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
余洪穎
江西省弋陽縣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實驗學校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是最常見的一種教學方式,它也直接影響著小學語文教學任務的完成,但由于種種原因互動教學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仍需進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本文剖析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交流的必要性及其存在的問題,并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提供參考意見。
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
語文課程具有文學性和工具性的特性。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教學方式。小學語文教材內容豐富,包羅萬象。語文教師應具有把這些內容和人類的一些情感傳遞給學生的能力。同時具備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感染能力,才能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所要傳遞的課堂內容有效的傳遞給學生。在新課程改革的呼喚下,師生互動式教學有效的推動了教師的課堂教學。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離不開最核心的師生人際關系,而維護這種關系的關l建就是師生互動。不斷的提高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能力,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才能有效的促進學生的學習和自身的發展。
1.師生互動方式的靈活性欠缺。
首先,師生互動的方式過于程序化。有時教師在課堂上以提問的方式師生互動,但是由于問題過于簡單,學生漸漸失去了興趣,難以體現師生互動的價值。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部分教師對互動的對象具有明顯的選擇性,導致互動的機會不平等,結果也不均衡。其次,師生互動主客體化。理解是師生互動的根基,主客體化的師生關系導致教師在師生互動中不自覺的處于領導地位,侵占學生的互動權益,導致積極性不高的學生退出師生互動。
2.師生互動的時機把握不到位。
在課堂上師生互動需要對時機有準確的把握。而如何把握這個問題具有一定的技術性和經驗性。課堂上的師生互動包括很多類型,必須把握好時機。如果把握不好相應的時機反而會適得其反。例如在學生認真討論時教師沒有把握好時機盲目的打斷討論或參與其中,會導致學生的反感和不耐其煩,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3.師生關系不平等,有效互動難以展開。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一般都處于高高在上的位置,與學生的關系并不平等。這種情況下,教師的課堂互動提問大都變成一部分“優等生”展示自我風采的機會,成績稍差的學生基本都是保持沉默,低頭不語,不敢對老師提問的問題進行回答,害怕回答錯誤受到老師的批評和同學們的嘲笑。久而久之,這一部分學生會變成“旁聽生”,再加之中國目前的考試甄別制度,造就了大部分孩子只會埋頭記,不會動腦思考,在這種不夠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下,談何建立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
1.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想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小學生學習語文這門課程的學習效率,就必須要構建一種良好、信任的師生互動關系。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處于主導地位的是學生,教師在其中扮演的是一個引導者的角色,所以教師不可以喧賓奪主,而是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當中來。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工作當中,實施民主教學法,為學生進行有效課堂互動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實施氛圍,并且在教學中不要使用語言暴力,讓原本就如履薄冰的師生關系陷入到更尷尬的境地,而是要在課堂互動中,鼓勵學生大膽表達想法,積極參與到課堂互動當中來。除此之外,教師還要一視同仁,既傾聽成績好的學生的意見,也要傾聽成績稍差的學生的意見,并對學生進行仔細全面的觀察,然后根據學生個體差異性的不同,制定有效互動式教學策略。
2.教師要學會傾聽。
同時,為了順利的開展互動教學模式,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學會傾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師生互動,要求教師從三尺講臺走向廣大學生。傾聽,聽的對象就是學生。聽學生如何讀書,聽學生如何討論,聽學生如何發言。傾聽學生表達的想法,傾聽學生之間的討論,在傾聽中教師要將自己放在與學生平等的態度上,與學生進行互動學習,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教師在傾聽中要做到誠心、耐心。教師在傾聽中,要放下自身的權威與領導心態,帶著平等的態度進行互動學習,引導學生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思想。另外,在互動學習中的傾聽,盡量避免傾向性,不要僅僅聽取優秀學生的意見與建議,要采取成績較差學生的看法。對學習互動進行全面的、細致的觀察,以此為依據全面的進行互動教學。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互助教學,教師需要學會傾聽,這是互助教學的基本功。
3.教師要轉變互動方式。
語文是小學階段的基礎課程,是小學生的啟蒙課程。但是小學生的心理年齡與認知水平發展并不成熟,不能夠直接的消化語文知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小學語文的教材內容,不斷深化理論知識,促進學生加強對語文學科極其功能的認識。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采取互動教學的方式,在這種互動中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互動方式有很多種,例如語言上互動、情境中互動等形式,教師要將各種互動方式結合起來,相互促進發展,增強學生進行互動的興趣,促進學生學習的有效性不斷提高。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互動方式要豐富多彩,靈活多樣,調動學生進行互動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互助教學,目的主要在于促進教師的教育學生的學緊密地結合起來,促進教學效果與學習效果的雙贏的目的。因此,需要在語文教學中進行互助教學,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1]許曉曦.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淺析[J].現代閱讀(教育版), 2013(06).
[2]林玉蘭.生本理念下閱讀教學的指向[J].小學教學參考,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