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潤華
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第一中學
高中英語教學有效性探索
張潤華
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第一中學
受到我國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使得教育教學發展受到一定的阻礙,導致高中英語教學水平長時間得不到提升,而對著新課程標準的推行以及素質教育的大力實施,要求高中英語教師要對自身觀念、教學模式等進行改變,進而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加主動的融入到英語教學中去,從根本上提升高中英語教學質量和水平,為學生日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新課程改革;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新課改的出現和發展,對高中英語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有效的英語教學過程是培養學生對語言學習的過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因此,高中英語教師應當積極地做到以生為本,努力營造良好的英語教學環境,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進而實現英語教學課堂的有效性。
(一)教學理念滯后
傳統高中英語教師的教學思路較新課改前還是未有較大的改變,教學方法陳舊,停留在老師講!學生聽的階段,學生是知識的被動接收者。這種#填鴨式$的教學不僅不能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還會讓他們對學習英語產生厭惡情緒,從高中生英語成績成兩極化分布就可以看出。
(二)學生學習興趣不濃
在中國,母語是中文,有時候高中學生因為有愛國情結,所以就對英語產生了嚴重的偏見,這種從一開始就對英語產生了嚴重的偏見的現象,就導致有的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成績也就相應的不好。有的由于性別原因,男生相對喜歡理工科而厭惡社科。種種原因造成學生對于學習英語的感情并不濃厚。
(三)教學設備簡陋,沒有學習英語的良好環境
高中老師在上課時始終還局限于使用簡單的教學設備,比如粉筆!錄音機!掛圖等傳統教學設備。學校中也缺乏讓學生進行英語口語練習的環境。
(四)教學模式單一,方法滯后
高中英語課本在課程標準與課型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英語教師需要認真研讀高中英語新課標,根據不同的課程類型設計不同的教學模式。傳統英語教師在課堂上,將聽力部分略過不講,把閱讀課講成了單詞課和句型課。不僅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這也影響到了對于英語教學的效果。
俗話說得好:“知之者不如樂之者,樂之者不如好之者。”學生只有在獲取了學習的興趣之后,才能提高自己自主學習的能力,才會在學習的過程中實現由死記硬背到靈活的運用、從乏味枯燥變為興致勃勃,而學生興趣的生成則與教師引導和組織是分不開的。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應當積極地改變和完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手段,用英語教學的魅力來吸引學生,把學生的興趣引入到英語教學的領域之中。首先,充分應用輔助教學設備。在教學的過程中,像是實物、幻燈片、簡筆畫等都是較為直觀的教學方法,同時像錄音、視頻、計算機網絡等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教師可以通過這些事物,從多維的、多角度的方面來向像是展示英語教學的內容,通過聲音、圖片等來調動學生的感官,以此來消除學生的學習焦慮性和緊張感,進而幫助學生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將這種好奇心與求知欲上升為對學習英語的興趣。其次,開展多種教學活動。例如,在進行形容詞、副詞的最高級、比較級的教學時,教師先交給學生基本用法,然后選幾個學生上臺,以學生的高矮胖瘦等進行比較造句。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同時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新課程改革的大力實施,推動了高中英語教材的改革。因此,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一定要對教材進行充分理解,做好課堂準備,進而保證英語教學可以順利的進行。然而,實際上有很多高中英語教師在使用新教材進行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定問題,如沒有對教材進行深入的理解,教學過程中不能對教學細節進行把握,不能真正知曉文章多要表達出來的意思等,使得高中英語教學成效得不到明顯提升。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英語教材單元間的聯系十分緊密。因此,教師在進行備課時一定要加深對教材的理解,然后將教材與實際生活進行緊密相連,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情景,并從生活中挖掘英語資源,進而更好的教學。同時還需要注意的就是,如果想要提升英語教學質量,就要求教師對教材有一個深刻的理解,之后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和整合,充分發揮教師自身的教學風格和特色,進而提升英語課堂教學水平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的目標是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就不能只按照自己的要求和方式進行相關的英語教學活動,而是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和學習規律進行英語教學。所以,為了更好的實現高中英語課堂的有效性,教師就要充分的尊重學生的學習規律,以學生已掌握的英語知識為前提,來設計適合學生發展的英語教學方案,充分的認識到學生之間是存在差異的現實。學生的學習基礎同英語教材的編排方式有關,同時學生自身的學習水平還和學習、生活的環境有著極大地聯系。高中英語教師要依據這一點來制定相關的教學方法,力求實現“教”與“學”的統一。在實際的英語教學課堂中,教師和教材所講述的知識點可能是學生從未接觸過的,所以,教師要尊重學生實際的認知水平,適時的對教學的進度以及難度進行科學的調整,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夠切實地保障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同時,為了實現高中英語教學有效性,教師還應當隨時關注學生的反映和狀態,學生地每一個舉動都有可能反映出他們現在的學習狀態。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反映,及時的對自己的教學方案進行改進和完善,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保障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1]代惠平.探討新課程改革下高中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策略[J].讀與寫,2014,(0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