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揚清
江西省萬安中學
淺析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提問的方法
劉揚清
江西省萬安中學
面對新課程改革,政治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政治課教學策略,真正將個體生命發展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親身參與探究,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分享合作學習的成果,具備社會責任心和使命感。當前我國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的主題是讓高中生在學習中學會選擇,在主動學習中實現有個性的全面發展。
高中政治;課堂提問;政治教學
課堂教學中,提問是基礎,是教師培養學生學會獨立思維的有效方法,課堂提問主要是師生之間的相互作用,一種有效的教學行為手段。所以說,在課堂教學中,提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高中政治課堂提問必須遵循提問的地方要恰當、提問的難易程度要恰當、提問的時機要恰當等基本要求,以學生思維過程不斷生成的新問題為落腳點,以學生高層次的思維能力為發展指向,把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際情境作為教學的著力點。
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的來設計問題,要有明確的目的,使學生通過回答來掌握所學知識;不能為了提問而提問,如果離開了教學內容、教學目的而提問,就變成了形式主義,是不可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
教師的提問,既不能太難,也不能太易,應該是讓絕大部分學生在認真看書、深入思考后才能回答出來,使學生“跳一跳”,才能“夠得著”。問題過難,或脫離書本,學生無法回答,就會望而卻步,這樣就會挫傷學生思考和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問題過于簡單,學生無需思考就能回答出來,就無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問的問題數量要適度,一堂課只有40到45分鐘,教師提問時要注意控制問題的數量,克服提問的隨意性。提問過多,學生應接不暇,不利于理解和吸收知識。提問過少,教師講的過多,學生缺少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就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教師要嚴格控制問題的數量。適當提問,可以幫助學生在獨立思考中學習知識,反之,則不利于學生學習。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精辟的開講會充滿吸引力,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而開講的提問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至關重要。政治課與別的課不同,學生或許已經把教材當故事看了,當老師往講臺上一站,學生關注的可能是老師怎么來講這一課?有沒有新的東西?如果老師不講精辟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我在講《生活與哲學》中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一觀點時,我設計了一個故事:有一員外家有四個女婿,分別是文人、做官的、經商的、種田的。有一天他們在員外家同桌飲酒時,天空下起了鵝毛大雪,他們望雪興嘆,對起詩來。身份不同的人做出了不同的詩句。之后我問了如下幾個問題:(1)為什么他們對下雪的認識不一樣?(2)他們不同的身份各自表達了什么思想感情?(3)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誰決定誰?學生通過思考、回答,明白了道理,而且一定記憶長久。
教師在課前要根據每節課的教學內容和目標要求,事先設計好所要提問的問題,它應包括以下七個方面:何處提問,即在每一框題中會有幾個知識點,每一個知識點應如何切入,運用問題把握好重難點;何時提問,一般幾個知識點之間都要過渡,在此提問做好新舊知識的銜接,做到承上啟下;提問什么,提問的內容應是大部分學生熟知的,包括生活中的常識,或是已經學過了的知識,在此可以順便復習一下;如何提問,提問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假設一個情景,讓學生介入,在此設問,讓學生集體解答或分小組討論解答,也可以單獨提問某一位同學;提問誰,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不同,提問的對象也應不同,盡量考慮到全班同學;如何評價,學生作答后,教師應有簡要的評價,不是單純的判斷對錯,而主要以鼓勵為主,把問題簡要化,答案講解清楚。要做到以上七個方面,這就要求教師上課前要認真備課,即熟練掌握教材,在開學初就應將一學期的教材事先通讀一遍,做到心中有數。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興趣,才能夠對學習產生強烈的欲望與動力。要想要求學生積極主動對政治進行學習,必須先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才能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所以,激發學生興趣,是學好思想政治的前提條件。政治教師應該具有高度的責任感,不斷學習與探索,了解學生性格特點,把握其真實的想法,真正把學生的主動積極性調動起來,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使學生主動參與政治課堂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政治課堂教學中,通過講與課堂內容相關的小故事和小笑話,活躍課堂氣氛后,再根據故事結合課文內容提出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大膽發言,表達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封閉型、回憶性問題容易限制學生思維想象的空間。而開放型、思考性問題,要求朝不同的方向思考,有大量的不同答案,或根本就沒有固定的標準答案。教師的提問應該能夠啟迪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教師提出問題后,不要馬上讓學生回答,而是要讓學生有一個思考的過程,讓全體學生都處于緊張的思維狀態之中,等大家思考一番,再讓學生回答,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要鼓勵學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對學生的正確回答,要加以肯定,給予表揚,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對于回答不準確或不正確的,要耐心誘導,啟發學生作出正確的回答,切不要厲聲指責,諷刺挖苦。有些教師讓一些學習、紀律表現不好的同學回答問題,回答不出來,或回答錯誤,就給予懲罰,以此來維持班級紀律,這樣做會使學生產生反感心理,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打擊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和信心。
總之,問題是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老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的和諧統一。只有充分重視問題的設計,藝術的設計問題,才能真正使學生學的輕松、高效、達到事半功倍的課堂教學效果。
[1]張麗霞.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提問優化的實踐研究[D].淮北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