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力努爾·海熱汗
初中美術愉快教學淺探
□ 阿力努爾·海熱汗

初中美術課是義務教育必修的一門藝術課程,是學生進行美育、促進智力發展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
通過美術教學可以向學生傳授美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培養良好的品德、意志,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力都是十分有益的。
科學實驗也已證明,學習美術能使右半腦得到鍛煉,這對于促進人的智力全面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個受到良好美術教育的學生,觀察事物就比較敏銳、細致、準確、完整,對形狀的區別、明暗的判斷、空間的理解、色彩的分辨能力都較高。它對從事社會職業,比如工業、農業、教育、軍事和科學研究等都有極大的好處,對于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素質,挖掘人類的潛力都具有深遠的意義。但長期以來,我國的基礎教育都是實行應試教育,片面追求升學率,美術教育的重要性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為了改變這種狀態,除有關部門要切實抓好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外,美術教育工作者在教學方法上也要積極進行改革,努力探索美術教學的新路子,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因此,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實施愉快教學是十分必要的。
美術課的愉快教學,就是要從本學科的特點出發,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愉悅因素,采用學生喜愛的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來增強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愉悅中學到知識。本人多年來一直從事初中美術教學工作,圍繞著美術課的愉快教學,在實踐中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討和嘗試。
1.教師的教態應親切自然,師生共同創造一種和諧愉快的氣氛。
教態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外部表情與內在氣質的形象反映,它對學生的學習心理和情緒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好的教態,會使學生感到親切、輕松、愉快,有利于提高學習的興趣。教師面帶微笑,和顏悅色,會給學生愉快的暗示,學生會從中受到感染。許多優秀的教師都懂得微笑的意義,他們即使在十分疲憊或身體不適的情況下,也總是面帶微笑地走進教室,因為他們懂得,學生會從老師的微笑里感到關心、愛護、理解和友誼。同時學生也會從教師的愉快感中受到鼓勵,激發起愛老師、愛這門課的相應情感,所以,在學生面前,老師應永遠是親切自然的。即使是對待差生,老師的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個期望的眼神,一句幽默的話,一個暗示的動作,有時比嚴厲的批評更能讓學生接受,使學生從中感受到老師對他的尊重、愛護和關懷,從而使學生能自覺改正缺點,避免產生師生間的對立情緒,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就應始終保護良好的心理狀態,促進師生在認識與情感兩方面的溝通,變一切消極狀態為積極狀態,師生共同創造一種和諧愉快的氣氛。
2.運用電化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良好的教學情景。
美術是視覺藝術,需要通過視覺來獲取信息,這就必須強化直觀教學。傳統的教學方法常常使教學陷于枯燥乏味的境地。如將現代化的電化教學手段引入美術課堂,使教學媒體多樣化,就可以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來參與感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實施愉快教學,增強教學效果。這些簡練的圖案激發起學生的極大興趣。每畫完一個圖案,學生們就不由自主地說出“松鼠!”“青蛙!”“小豬!”等,課堂上充滿了歡樂的氣氛。講添加法時,在魚身上添加蓮花,在梅花上添加喜鵲,再問學生有什么寓意?學生經過思考,可回答出“連年有余”“喜上眉梢”的寓意。
電化教學融形、色、光、聲為一體,刺激學生的感官,是一種在一般課堂上難以達到的高效的教學手段,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教學效率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很值得推廣。
多年來,我一直對初中美術的愉快教學進行嘗試,在激發學生的興趣上狠下功夫,尤其是善于激發學生對枯燥無味的課產生興趣,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經過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現在學生普遍喜歡上美術課,認為上美術課心里沒有壓力,而且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有部分學生強烈要求參加美術課外小組活動,并積極參加各種美術比賽。近年來,有不少人獲了獎,有些還升入了職高美術班,成為學習的尖子。
(作者單位:烏魯木齊市第三十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