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永香
如何讓快樂縈繞高中語文課堂
□ 楊永香

高中語文作為高中階段的基礎學科,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終生學習的意識和增強學習語文的綜合素養發揮著極其重大的作用和優勢。想要實現上述目標和任務,高中語文教師就應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融合高中生的心理發展趨勢,精心備課、上課,巧妙地設計提問和教學過程,利用快樂教學的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快樂縈繞高中語文課堂的方方面面,從而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下學習語文知識,讓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更具魅力。
二千多年以前,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曾對快樂教學提出這樣的認識:“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這句古語深刻揭示了教學過程中的樂趣以及學生在學會知識后所獲取的情感滿足。在現實的課堂教學中,當學生聚精會神地學習時,應該是高高興興的,一切知識在學起來都是那么的容易,這樣學生才能充分感受到快樂,才愿意去學習,才會主動地去學習。為此,高中語文教師應讓快樂縈繞在課堂教學的環節中,采取快樂教學的方法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師在開展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具備無私奉獻的優秀品格、強烈的敬業精神和責任感,保持時刻為學生著想的心態,潛心研究教法學法,從而讓快樂遍布課堂教學的每個角落。高中語文教師如果想要快樂縈繞課堂,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民主、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是讓師生在課堂上熱情洋溢的重要舉措,也是師生在課堂上展示自我的關鍵因素,更是課堂快樂的源泉所在。高中語文教師要意識到快樂教學是師生共同的教學目標和必須完成的教學任務,是師生的共同責任和義務,兩者缺一不可。因為這種教學強調教學是師生聯袂演出,只有雙方攜起手來,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密切合作,雙方的積極性才能充分調動起來。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有了感情傾向,學生才會自覺自愿地接受教育并樂于請教,快樂教學才能順利進行。韓愈說:“親其師,方能信其道。”如果師生在情感上不和諧,教師對學生不熱愛,甚至見到學生就煩,學生對教師毫無感情,甚至見了老師如同老鼠見了貓,雙方在思想上首先就不愉快,快樂教學無從談起。師生關系和諧,關鍵在教師。教師應熱愛所有的學生,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在師生間架起情感的橋梁。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愛學生,這是一個教師最重要的品質。”不管在什么場合,教師都必須尊重學生的人格,學生只有意識到被尊重,才能愉快地接受教育。對優差生應一視同仁,處理問題公允不倚,不帶偏見。平時應多鼓勵引導,忌無處不到的批評訓斥,任何鄙夷譏諷、怒斥甚至體罰都會引起學生的反感,造成師生間的情感障礙。教師還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相信學生都是求進步的、都是要學習、有旺盛求知欲的、能夠改正錯誤的。
優美溫馨的學習環境是學生實現快樂學習、主動學習的重要因素。只要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才能體會到學習的真正樂趣,才能學會更多的知識,才能自主地去研究知識點的內涵所在以及知識之間的聯系,才能不斷地鞏固舊知識,學習新知識,增強自己的才識和智慧,擁有更豐富的知識。因為環境對學生具有不可忽視的教育作用,對高中生個性的發展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高中生的思想、品德、行為都是在不同的環境中形成的。學校、班級要根據教育目的,有計劃地選擇、加工和設置優良而美化的環境,這不僅是精神文明的一種標志,同時也直接影響著師生的心理狀態和教學秩序。
綜上所述,快樂教學是一種高超、精湛、完美的教學藝術,它會對課堂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想要讓快樂縈繞于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教師就必須樹立良好的專業修養,具備無私奉獻、兢兢業業的優秀道德品質,盡最大可能地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業務素質,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和問題,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和方法,實現課堂教學結構的最優化,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最終達到快樂教學的理想境界。
(作者單位:重慶市潼南第一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