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文
我們的消費,從物質的極度匱乏到極大豐富,華麗轉身。“價格驅動購買”的時代已經接近尾聲。
消費已經從單純地注重“性價比”,到愿意為體驗買單,“好看”和“實用”不再被看作是對立面,我們更愿意消費舒服又美好的生活狀態。
消費更加的多元化、個性化,消費正在成為“個性的表達”。我們的內心不斷尋找“自己是誰”,自己應該跟怎樣的物質相呼應。
新消費的“新”,一個重要的指標變化是從以商品為中心轉向以消費者為中心。
消費需求的個性化、小眾化、流量碎片化,使得整個消費的決策邏輯發生了改變,頭部大品牌的凝聚力,已經開始被滿足細分小眾需求的眾多中小品牌分解。
更多新鮮的渠道涌現出來,它們試圖改變傳統的零售體系,希望用“氣味相投”、用你看不見的精神層面的認同,把有同樣或者類似標簽的人,借由互聯網的方式、互聯網的技術和網絡匯聚在一起,形成新的渠道勢力。
一些未曾進入主流視野的“小眾”生活消費方式,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一些精神層面的訴求,對于更精致更精細服務的需求,逐漸成為商品價值的重要延伸,而且是越來越多人愿意“買單”的部分;一些將此奉為圭臬的小而美的創業,希望借由標準化,找到規模化的突破口。
一如我們選擇的這幾家新銳公司一樣:
今天做二手奢侈品電商的生意,已經不同往日,徐薇很清楚,更多新鮮的購物渠道出現,海淘平臺、代購、出國掃貨、垂直電商,國外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各種精品消費渠道迅速在這幾年間被打開,在C端用戶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精品二手貨源,這是像Plum這樣的新二手奢侈品精品電商可以突破“限量“、實現高流通、達到規模化效應的重要前提。
從實用、經久耐用,到舒適且美好,中國人對于家居家裝的認知變化,現在就是那個Timing。這也是留給馮驌和好好住這樣的創業團隊的好機會。“如果太早做這個事情會不夠成熟,如果太晚也不會有現在的規模。趕在這個時間點有一個巧勁。”
在女人眼里,“衣櫥是私人的”,是應該被擁有的。但Paris和女神派看到的卻是慣常認知的另一面:高頻次購買行為下,家里的儲存空間很快變得不夠用,堆積如山的衣物,穿之無味、棄之可惜,“無需買,只管穿”的租賃消費模式正在悄然流行,下一步是如何將低頻的消費刺激到高頻且有粘性。
這些“新消費”宏大敘事下的小插曲,都正在發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