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
一名中東的用戶提出了一個有些“古怪”的建議——能不能在直播中把自己的臉遮住,或者換成一張圖片?
直播卻只希望被聽到聲音,而不想被看到,那和廣播有什么區別?結果發現許多中東的高消費用戶和主播,的確是不露臉的。不只是女性,包括對男性用戶來說,當地的文化習慣都是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形象。而這只是文化特異性的冰山一角:不同文化區域的用戶,能夠把同一款產品玩出不同的屬性來。
應用出海并不是新鮮事,但出海并非目的,在海外真正落地和發展才是。早期出海的應用大多數是工具類的,主打產品的通用性,并不太強調本地化。而內容出海,一定是強文化相關性的。
短視頻和以內容為載體的社區類產品都是如此。如何實現在區域市場基于當地的文化屬性,對產品的本土化需求予以充分考慮和滿足,是所有內容出海的產品都需要解決的。
擁有社交產品Mico和海外直播平臺Kitty Live的米可世界、今日頭條孵化的抖音、歡聚時代創始人創立的BIGO LIVE、獵豹旗下Live.me,都在憑借互動性以及貨幣化在中東、東南亞以及歐美市場成為黑馬。另一方面,Twitch、 YouNow、Livestar, 包括Periscope等一批歐美企業也在爭相引入中國視頻公司的模式。
雖然目前還很難預測中國模式能在多大程度上被歐美市場接受,因為兩種模式基于不同的市場和社會根基。但毫無疑問的是,中國互聯網企業集體出海和利好的政策正在讓海外掘金進入新一季。
全球化發展已經成為中國互聯網公司的重要戰略,中國互聯網公司正在變成全球的互聯網公司。據統計,中國已經有超過6000家互聯網公司進入海外市場,10000多款產品走向海外,用戶遍布全球 200 多個國家,源源不斷地對外輸出中國領先的技術和商業模式。而中國視頻公司在出海的過程,避免不被強大的慣性碾壓,躲開大片雷區,展現各種短兵相接的能力——這一切都構成了這一季的劇情。其中精彩,未完待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