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銀花新品種華金6號是山東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在系統調查、搜集忍冬種質資源的基礎上,選擇單株優良種質經過10余年的定向培育而選育出來的。該品種花蕾快速膨大期比一般品種晚4~5天,花蕾在充分膨大后15~20天不開放,僅上部稍有裂口,且植株花蕾集中,便于采收,同茬花可一次采收完畢,藥材產量高。
華金6號植株經過輔助整形,植株可直立,主干明顯,枝條偶有纏繞。當年生新枝淺綠色,近無毛,老枝深綠色。單葉對生,葉紙質,卵狀披針形,上表面黃綠色至深綠色,下表面白綠色,苞片狹卵形。花蕾呈棒狀,上粗下細,略彎曲,表面黃白色或綠白色。華金6號植株高大,莖枝粗壯,冠幅大,著花枝條長,節間短,利于修剪成合理的樹型結構。葉色深綠,葉片大、肥厚。花針長,肥大,花蕾干重大。經測定,華金6號金銀花綠原酸平均含量為3.05%,木犀草苷含量為0.14%。
華金6號植株根系發達,對土壤、氣候等要求不嚴格,但在肥沃深厚的沙壤土中生長最好。種植時宜選擇海拔200~500米、背風向陽的山坡。栽培密度以株、行距1.0~1.5米挖穴,穴徑50厘米左右、深30~50厘米。為提高土地利用率,可適當增加密度,以利于提高前期產量,待進入豐產期后隔株或隔行間伐至正常密度。種植過程中,應定期松土除草,每年春、冬季進行追肥,以有機肥料為主,配合施用無機肥料。初冬或早春進行冬剪,每茬花采收后進行夏剪,并適時采收,干燥儲存。
(山東中醫藥大學藥學院 王玲娜 張永清 郵編:2503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