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萍
摘 要:民俗文化的傳承離不開地方公共圖書館作用的發揮。本文以玉林市圖書館為例,探討地方公共圖書館在傳承民俗文化的角色定位。保護當地民俗文化,繼承與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突出地方特色性,促進文化的多元性發展。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民俗文化;文化傳承;角色定位
民俗文化,是指一個民族或一個社會群體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社會生活中逐漸形成并世代相傳、較為穩定的文化事項,是民間民眾的風俗生活文化的統稱。民俗文化是一個地區的文化的一個重要反映,它對群體、乃至國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形成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毋庸置疑,地方圖書館在記錄和傳播當地民俗文化中的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尤其是在電子信息技術發展的今天,其關鍵性作用更是日趨突出。
1 傳承民俗文化的重要意義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積淀,留下來的優秀傳統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的得以傳承與發展,中華民族文化也正是憑借著其豐富的內涵,享譽世界文明之林,吸引著全球各地的人們。優秀的傳統文化也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石。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豐富多彩的內容更是讓中國這一璀璨的明星在浩瀚的世界星河中熠熠生輝。民俗文化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分支,對于我國文化保護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意義。如何發揮地方圖書館在這其中的作用,成為了我們研究的重要課題。
2 地區公共圖書館在傳統角色定位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于文獻資料的保存方式仍以靜態的方式為主。
目前為止,傳統的地區公共圖書館仍以靜態的保存方式儲藏文獻資料,而對于民俗文化的傳承僅僅以收集、儲藏資料是不夠的。讀者對于民俗文化等的了解僅僅只能通過查閱文獻資料等文字信息的方式進行了解。想要細水長流,必須引入活“活水”。地方圖書館應加強在動態管理中的建設,使讀者對民俗文化的了解不僅僅局限于書本,而通過一系列的動態表演民俗文化形式,模擬民俗文化村,展示動態的生活民俗、工藝制作、民間絕技等來動態地加強宣傳。
(二)未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系與溝通。
地區公共圖書館單單靠自己“單打獨斗”是不夠的,地區圖書館受專業知識等方面的限制,在很多方方面面的措施都難以施展,導致有些民俗文化不能以更好的形式呈現在讀者面前。在這種情況下,圖書館必須上倚政府等有關文化保護單位對民俗文化進行有效的傳承與保護,下靠民間文化組織來收集相關信息。因此,加強與社會各界的聯系與溝通的是必不可少的。
(三)圖書館在對于本地區的民俗文化力度還不夠。
受文化水平層次高低等的影響,不少民眾對本民族、本地區的民俗文化并不了解。尤其在受教育程度低的農村地區,不少優秀的民俗文化因此而被埋沒塵封,后繼無人。加強宣傳力度,激起廣大民眾的保護熱情,自覺投身到本地區民俗文化事業建設中去是圖書館工作應高度重視的地方。
3 地區圖書館在傳承文化中的角色定位
(一)地區圖書館是政府和民間文化組織溝通的連接者。
據不完全統計,玉林市有協會、學會等各類文化組織200多家,文藝團隊近千支,業余工作者近2萬人。文化領域涉及到戲劇曲藝、山歌、楹聯等。地區圖書館在政府與民間文化組織之間起著穿針引線的重要作用,政府充分發揮文化職能的作用,與地方圖書館等文化領域部門建立長效的文化保護機制,對于瀕臨滅絕的文化要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力求有目標有方法的保護民俗文化。文化反映一個地區人們文化素質的建設情況,良好的文化建設離不開地方圖書館在其中的扮演的角色,政府對于文化的保護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對于瀕臨滅絕的民俗文化不僅要給予保護機制,還要協同政府有關部門一同重視起來,參與文化建設當中來,不斷挖掘民間散落的民俗文化,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集中管理制度。其次要不斷地培養創新民俗文化人才,壯大民間民俗文化建設隊伍,鼓勵扶持民俗文化在民俗村寨興辦民族文化產業。玉林這座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其擁有的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是毋庸置疑的,在資金上加大投入,引進先進技術和技術性人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二)玉林市圖書館是培養熱愛民俗文化,致力于保護地區文化的專業性人才的推動者。
對民俗文化的保護和傳承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批具有專業素養的人來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在這一過程中,就要求圖書館對本館人員進行專門的培訓,對玉林地區各色各樣的歷史文獻、民俗習慣有著細致的了解,對玉林特色民俗文化進行收集、整理、探究、撰寫成書,做到保存、傳承、創新三步走。地方圖書館需從自身做起,不斷完善館藏圖書,不僅僅在民俗文化文獻資料上給予收集保存,更要主動出擊,深入人民群眾中的隊伍中去,積極地與民間文化組織進行溝通,從中取得民俗文化的各項重要線索。建設富有地區文化的地方性圖書館,離不開人才資源的助力。
(三)玉林市圖書館是推進人民群眾對傳統民俗文化學習的引導者。
圖書館可定期邀請民俗文化的傳承人或研究者,進行“親民”的教育活動,讓民俗文化能夠在老百姓中傳承開來。讓民俗文化得以傳播,不被歷史所湮沒。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玉林市圖書館集外借、閱覽、參考咨詢、信息服務和教育培訓為一體,為廣大市民提供圖書館報刊外借、閱覽和電子文獻檢索、多媒體資源閱覽、移動閱讀、24小時自助借還、知識講座、書畫展覽等免費服務。除此之外,以讀者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精心策劃一系列的文化惠民活動,以數字閱讀推廣、送書下鄉和玉圖講壇等活動,積極推動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為豐富全市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四)玉林市圖書館是充分利用地區文化資源優勢,構建地區特色文化的倡導者。
玉林是少數民族融合的地區,客家文化在玉林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客家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客家文化資源豐富。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有其代表歷史前進方向的人物,并為這些歷史人物所建立的名勝古跡,舉行客家文化藝術表演,包括雜技表演、采茶戲表演、木偶戲表演、唱麒麟表演和客家山歌大賽;舉行客家文化精英研討會。這些都是對民俗文化的一種傳承與保護。玉林市圖書館設立專門的地方文獻部,收藏具有地方特色,適合當地讀者需要的藏書,本省(自治區、市)正式出版物和有關本地區的地方資料。收藏、整理和利用地方文獻為本地區人民服務,提供內閱和查詢服務。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民俗文化是我們民族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民族團結的重要力量。正是由于我們各色各樣的民俗文化,才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它對于我們中華民族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明確地區圖書館在傳承民俗文化中的角色定位有助于我們更好的突出地方特色性,傳承和弘揚本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文化信仰不可或缺,中華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精神的支柱,是我們民族的立足的脊梁。當地圖書館有義務、也有能力去傳承和弘揚它。
參考文獻
[1]馬靜.《論公共圖書館對對地方特色文化的保存、傳承與推廣》[J],河北科技圖苑,2013(2):41-43.
[2]陳欣.《論圖書館在吸納、傳承地方文化資源中的積極作用》[J],四川圖書館學報,2010(1):74-76.
[3]楊梅.《論玉林民俗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4(4):112-115.
[4]玉林圖書館[EB/OL].[2017-8-4].http://www.yllib.org.cn.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