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月
摘 要: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完善,學前教育中的幼兒游戲受到了家長和教師的重視,被納入了重點教育活動中。在學前教育活動中,適當的游戲能夠有效鍛煉幼兒們的德育美體。但根據調查發現,對游戲選擇的不準確,讓游戲失去了本身的教學意義,并且有些游戲并不能滿足幼兒的需求等其他相關問題?;诖耍疚姆治隽藢W前教育中幼兒游戲的誤區,并探討了相關的應用對策。
關鍵詞:學前教育;幼兒游戲;誤區
在指導幼兒教育的文件中已經明確提出了“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這一思想,說明游戲在學前教育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游戲可以使幼兒感受到快樂,還能讓幼兒在游戲中認識知識、感受情感、學到技能和社會性方面的發展。在《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出“珍視幼兒生活和游戲的獨特價值”,再次體現了幼兒游戲在幼兒學習中的特有作用。可見幼兒游戲開展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幼兒教學中,幼兒游戲的開展往往存在一些誤區,影響了幼兒游戲本身的教育作用。
一、學前教育中幼兒游戲的重要性
在幼兒的學前教育中,游戲與教學相結合的模式是最容易讓幼兒接受的,但是必須將兩者科學融合,才能發揮有效的作用,才不會在運用過程中本末倒置。
(一)為幼兒創造輕松的學習氛圍
在學習過程中,幼兒可以通過重復性的游戲動作來獲得科學的經驗。這種反復的動作在成人的世界里可能沒有什么作用,但是對于幼兒來說卻是一項有效的鍛煉。通俗的說,就是幼兒游戲并不只是一項游戲活動,而是在游戲活動中穿插一些探索性、嘗試性的動作與知識,幼兒通過反復重復這些游戲來掌握和記憶這些知識。
(二)愉悅的情感體驗可以讓幼兒在玩耍中學習知識
游戲過程中能夠為幼兒帶來愉悅的心情,好玩的事情可以吸引幼兒的好奇心,而在游戲過程中產生的興趣也能吸引學生的興趣,甚至在主動動手操作過程中產生一定的滿足感,讓幼兒盡快融入到學習中。因此,學前教育中的幼兒游戲可以讓幼兒保持一顆愉悅心情的去體驗學習,進而有效提高學習效果。
二、幼兒游戲應用與學前教育的阻礙
在學前教育中,幼兒游戲的應用面臨許多問題。通過調查,具體分析如下:首先,教育游戲應用初衷積極,目的卻不明確。在學前教育中大約有3%的教師沒有使用過幼兒游戲,幼兒游戲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但是教育價值被削弱了。這些教師認為游戲的目標內容要與教學活動一致;其次,由于幼兒游戲產品類型很多,在選擇上存在一定的困難。教師在幼兒游戲教學活動中,最擔心的就是游戲內容與教學內容不一致,過于游戲化,容易讓幼兒迷失在游戲中,失去學習目標。
三、幼兒游戲開展中存在的誤區
(一)錯誤的游戲概念,缺乏教師的指導與支持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社會競爭與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許多家長對于幼兒的學習教育越加重視。尤其是近年來,通過心理學,人們逐漸了解到幼兒階段的思維、個性和心理品質對于他們今后的成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對學前教育非常重視。但由于對學前教育的認識不足,認為學前教育就是教會幼兒學拼音、學漢字、學數字,為小學打好基礎。在這種觀念下,幼兒游戲普遍受到了家長的質疑,所以忽視了游戲對于幼兒的重要性,導致游戲成為幼兒教育課程的附屬物,可有可無。
此外,在幼兒游戲活動中,教師往往會因為對游戲活動的不重視而忽略對幼兒的指導,讓幼兒自己在旁邊玩耍吵鬧,直到游戲活動時間結束。這樣的方式,幼兒并不能在游戲中學到知識。幼兒在進行游戲時,通常會發生一些小插曲,比如小朋友之間發生爭吵、爭執。發生這樣的情況,就必須要教師介入其中,緩解幼兒之間的關系,然后推動游戲的繼續進行。但是許多教師都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幼兒游戲缺乏教師的指導與支持,不能發揮其真正的價值。
(二)缺乏對幼兒自主游戲的重視
近年來,雖然教育在不斷完善,游戲已經在學前教育中得到大力推廣,但依然有許多教師忽略了教學中相關游戲活動的開展,不太重視幼兒游戲活動。在實際教學中,理論與實際有很大的失衡,一直在口頭上宣傳幼兒游戲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卻沒有采取實際行動,游戲活動沒有得到落實,教師忽略了幼兒游戲在幼兒成長與學習中所起到的作用,這是當前幼兒教育領域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雖然幼兒的學習任務比較輕松,但是進行游戲的時間并不多,甚至一些幼兒園并沒有開展幼兒自主游戲活動,學生很難充分釋放自己的天性,開發自己的能力。即使安排了自主游戲活動,也經常會被其他安排所取代,這也造成了幼兒自主游戲時間少的局面。幼兒的游戲時間難以得到保證,說明幼兒自主游戲并沒有得到重視。
(三)幼兒游戲活動缺乏內涵
游戲是幼兒成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取代。在游戲過程中,幼兒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很大程度上鍛煉幼兒的自主性。但是由于一些教師缺乏對幼兒游戲內涵的認識,在開展幼兒游戲時,過分干涉幼兒的活動,限制了幼兒的自主選擇能力。幼兒由于年齡較小的原因,對于教師的言語都比較聽從,在游戲上、游戲的類別選擇、情節發展等方面沒有什么話語權,不能掌控游戲場所、時間、范圍與規則,所以沒有機會將自己的想法與行為融入到游戲活動中,只能依存于游戲。這種本身就沒有什么實際價值的游戲活動中,教師再加以過度控制,使幼兒失去了自主選擇的權利,讓他們不能真正體會到游戲帶來的快樂,而想要通過游戲來鍛煉幼兒,也起不了多大的實際效果,這就失去了幼兒游戲本身的作用。這樣的幼兒游戲缺乏內涵,對于幼兒來說不能算真正有效的游戲,同時對幼兒的發展也沒有起到促進作用。
(四)幼兒游戲不能滿足幼兒的發展需求
教師在針對幼兒設計游戲內容時,往往選題上不夠新穎,不能滿足幼兒的發展需求。設計出來的幼兒游戲內容很多都與幼兒的實際生活相差太遠,幼兒感到陌生,缺乏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而一些游戲又過于超出了幼兒能夠接受的范圍,游戲太過于復雜或者死板,很難吸引幼兒的興趣;還有一些游戲內容過于單一枯燥,幼兒在長時間的重復下,逐漸生產一種厭煩、抵觸的情緒。另外,如果游戲的材料過于復雜,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出現操作不當,也會降低游戲的興趣。真正的幼兒游戲是要能夠讓幼兒在游戲玩耍過程中學到知識,學會與人溝通交流、學會和人合作、培養團隊精神。如果不是針對幼兒成長開展的游戲,是不能滿足幼兒發展需求的。endprint
四、幼兒游戲在學前教育中的應用對策
(一)還原游戲真正內涵
幼兒游戲倡導的就是解放幼兒的天性,回歸游戲精神。游戲不僅是完成授課的任務方式,也是表達幼兒情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方式。在幼兒時期,游戲為幼兒創造了純潔的精神世界,所以游戲的內涵需要將幼兒的情感表達出來、釋放出來,進而獲得豐富的體驗。在游戲過程中,想要幼兒獲得樂趣,就必須讓他們擁有足夠的空間,盡情地進行想象和發揮。在擁有游戲內涵的基礎上,允許幼兒按照自己的邏輯思維和行為方式進行游戲,教師要在游戲中讓幼兒按照自己的興趣來選擇游戲內容、材料等,讓自主性貫徹整個游戲過程,讓幼兒在享受了游戲以后,才能開發出游戲的真正內涵。
(二)關注幼兒的發展需求
幼兒游戲的主體是幼兒,因此在整個游戲的過程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幼兒的發展需求,設計適合不同個性幼兒的游戲。幼兒的年齡較小,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教師在這個時候就需要密切的關注,設計貼近幼兒生活的游戲內容。在游戲材料的選擇上,也要選擇適當的、符合不同年齡階段和個性特點發展的材料,吸引幼兒對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促進幼兒產生探索的行為,讓幼兒的大腦在游戲活動中得到開發,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知識的奧秘。
(三)給予充足的游戲時間
幼兒在游戲中能夠獲得成長與快樂,如果限制他們的游戲時間,可能會對幼兒身心造成一定的傷害,不利于幼兒的發展。幼兒的天性是好玩,只要給予他們充足的游戲時間,他們一個人也能玩得很開心。他們會自主探索每件事物,對于能夠接觸到的東西,都能成為他們的游戲工具。而且幼兒的思維比較具體化、形象化,可以將一樣很普通的東西想象成各種物品,然后進行游戲。這些游戲讓幼兒充滿想象力和活力。所以,充足的游戲時間能夠促進幼兒學習效果的提升。
(四)適當地指導幼兒
在幼兒游戲活動中,教師應該根據游戲中幼兒的變化進行適當地指導。教師是指導者、參與者與觀察者,可以適當時掌控游戲的節奏,并從旁指導。但是在指導過程中,教師應該要掌握分寸,過多或者過少的指導會讓幼兒失去對游戲的興趣,從而干擾游戲的進行。
五、結語
學前教育中的幼兒游戲對于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有很大的幫助,可以讓幼兒在快樂的游戲中獲得知識、情感、語言、精神等方面的成長。所以,在今后的幼兒教學中,要重視幼兒游戲對于兒童發展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李特.幼兒游戲活動中存在的誤區及解決措施探究[J].新一代月刊,2015(1):66.
[2]吳小青.幼兒游戲在學前教育中的實施策略[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2):30.
[3]張靜.淺談幼兒游戲在學前教育中的實施策略[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6(10):50-51.
[4]花晶玉.淺析幼兒園中游戲教學中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學研究,2015(6):79.
[5]韓省祥,李英云.淺析幼兒園中游戲教學中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文摘版:教育,2015(2):6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