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徐元芳
把優質醫療資源沉到基層
文_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徐元芳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加快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在貴州具有重要意義,成為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十分緊迫而重大的任務。
“我所在的村衛生室有3人,為本村3500多名村民提供常見病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今年我們管理了250多名高血壓患者及多名糖尿病患者,每個月定期為160名兒童開展預防接種。我們還開展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目前除了外出務工的村民,在家的2800多名村民都與我們簽了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黨代會代表、黔西南州貞豐縣龍場鎮龍河村衛生室的醫生鐘晶說,作為一名鄉村醫生,深感責任重大,要一如繼往,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好表率,不忘初心跟黨走,情系百姓護健康,努力當好百姓健康的“守門人”。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是新時代健康衛生工作的綱領。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人民健康,民族才會昌盛,國家才會富強,這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

2016年全省縣、鄉、村三級基層執業(助力)醫師從30067人增加到33667人,增幅11.97%。圖為鄉村醫生為村民進行基礎體檢。(貴州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供圖)
貴州山高坡陡、溝壑縱橫,農村人口比重大、居住分散,縣鄉之間、鄉村之間距離較遠。加快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在貴州具有重要意義,成為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十分緊迫而重大的任務。
“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國家衛生計生委的關心指導下,貴州醫療衛生事業取得了較大突破,醫療衛生資源大幅增加,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升,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設成效明顯。”貴州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王忠說。
省委、省政府決定把醫療衛生作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必須補齊的三塊短板之一,作出了“像抓教育一樣下更大決心抓好醫療衛生事業”的重大戰略決策,先后出臺了《關于大力推進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的意見》《關于加快推進衛生與健康事業改革發展的意見》,推動“五個全覆蓋”“三年提升計劃”“五個全面建成”等一系列面向基層、強化基層的創新舉措。
全省衛計系統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千方百計抓好基層基礎設施、鄉村人才隊伍和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切實做到工作重心下移,全力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全面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強力推進全省醫療衛生事業跨越發展。
基層醫療人才隊伍不斷壯大。與2015年相比,2016年全省縣、鄉、村三級基層執業(助力)醫師從30067人增加到33667人,增幅11.97%;注冊護士從33067人增加到38796人。
基層服務體系加快完善。與2015年相比,2016年全省縣、鄉兩級編制床位數從88702張增加到94798張,增幅6.87%。村村有衛生室,鄉鄉有標準化衛生院,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的公平性與可及性進一步提高。
遠程醫療服務成效明顯。2016年實現了全省199個縣級以上公立醫院遠程醫療“縣縣通”,2017年內將實現全省1543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遠程醫療“鄉鄉通”,讓罹患疑難重癥的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看上“省級專家門診”。
群眾就醫負擔普遍減輕。縣鄉公立醫療機構影響力有效提升,成為群眾看病就醫的首選,不僅使患者及時得到救治,節約了衛生資源,還減輕了就醫群眾異地就診交通費、家屬陪同費、住院醫療費等經濟負擔。
11月2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在遵義市召開全國基層衛生信息化建設暨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經驗交流會,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總結推廣各地加強基層衛生信息化建設和鄉村醫生隊伍建設方面的典型經驗做法,切實助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國家衛生計生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馬曉偉出席會議并講話。

今年,全省將實現1543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遠程醫療“鄉鄉通”,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看上“省級專家門診”。圖為基層醫院醫生結合遠程醫療進行問診。(貴州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供圖)
馬曉偉指出,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對于黨領導人民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衛生計生系統黨員干部特別是基層衛生戰線干部職工要切實學懂弄通做實十九大精神,以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建設健康中國的生動實踐。一是要深入學習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二是要立足基層衛生工作深刻領會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三是要勇于責任擔當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四是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基層衛生工作。
馬曉偉強調,基層衛生信息化工作已取得了階段性進展和成效。下一步,各地要主動順應信息技術應用發展新形勢,創造性做好基層衛生信息化工作。一是要助推建立優質高效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新體系,二是要積極構建方便體驗的基層信息惠民應用新生態,三是要推動形成科學高效的基層衛生發展治理新模式,四是要持續優化基層衛生信息化發展應用新環境。
馬曉偉指出,黨和國家領導同志一直牽掛著村醫這支特殊的隊伍,他們扎根農村、甘于奉獻、服務百姓的感人精神也得到了充分肯定。目前,各地村醫隊伍建設的成效突出。下一步要從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大局出發,認真貫徹落實國辦《關于進一步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發展為主線,以5個全面為統領,即全面保障收入待遇、全面提升服務能力、全面推進鄉村一體化管理、全面開展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和全面依法加強執業管理,著力補短板、強弱項,確保“村級穩”。
(責任編輯 / 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