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瘦云
千年古城 翰墨飄香
——正定書畫藝術發展掃描
□劉瘦云
源遠流長的歷史為正定這塊古老的土地留下了豐厚富贍的文化遺產。千年古城,翰墨飄香,始終散發著書畫這一傳統藝術的無窮魅力和幽微神韻。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正定,自古以來控關扼渡,人杰地靈,“枕中山而毓秀,跨冀野以鐘靈。”源遠流長的歷史為這塊古老的土地留下了豐厚富贍的文化遺產。在書畫藝術方面,可謂名家珍品薈萃,金石翰墨氤氳。正定千年古城,翰墨飄香,始終散發著書畫這一傳統藝術的無窮魅力和幽微神韻。
解放以后,正定書畫藝術植根于豐厚的文化熱土,在新的時代不斷延續著輝煌的歷史。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張維、何子豐、胡信賢等一批書畫家功力堅實,造詣深厚,在縣內外的影響巨大。在隨后的七、八十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鏗鏘足音,正定經濟快速繁榮,文化旅游蓬勃發展,這座千年古城散發出勃勃的生機與活力。
正定縣書法美術家協會的前身是正定縣書法美術研究會。她創建于1982年12月1日,創建之初,中國書協曾發來賀信祝賀。1985年更名正定縣書法美術家協會,不僅是我省歷史上的第一個縣級書美藝術團體,而且是全國成立較早、成績較大的書美協會之一。
協會創建時,會員就有40余人,也是一支頗為精干的隊伍。在幾代書畫家的共同努力下,他們以縣文化館為陣地,不僅成功舉辦過多次書法展覽和歷代碑帖展覽,而且舉辦了省美協主席田辛甫畫展、北京書法家張維書法展、李志安收藏書畫、肖鑒克、徐貴幀、張銀輝等個人畫展、無極、正定、深澤三縣書畫聯展、郝俊辰攝影展、河北省長城頌書法展、育青、藝文齋美校師生繪畫展、欒城、正定群藝館聯展及中日書畫交流活動等60多項重大展事。通過星期講座、業余課堂和書畫家各自家中的教學,把書畫藝術搞得如火如荼,不僅開創了我縣書畫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而且為正定書壇培養了一支堅強的后備力量。
邊學智、傅金鈴、李志安、馬煥民、安金輝等先生立足于傳統,勤學苦練,兼收并蓄,不僅在書畫技藝上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而且以飽滿的熱情培養了一大批年輕的書畫人才。他們的作品主題鮮明,格調高雅,風格多樣,流派紛呈,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了傳統的書畫藝術的永恒魅力。
九十年代以來,范碩、鑒克、尹沫、崔玉華等當代書法新銳異軍突起,他們一方面把書法創作的根須扎入傳統,一方面又大膽引領創新求變之風,成為當今正定書法的中流砥柱,開啟了一代書法創作新風。鑒克幼承庭訓,在傳統文化的瀚海中沉浸多年,他的書風或端莊凝重,或空靈流麗,時而瀟灑飄逸,時而峭勁險絕,莫不揮灑自如,于散淡中充溢著沉雄樸拙之氣。尹沫的書法初學唐碑,后追魏碑,遍臨諸帖,博采眾長,經過長歲月的心追手摹與苦心經營,形成了雄健凝重、遒勁流暢的藝術風格。他們以及其他一批當代書畫精英以其艱辛開拓的藝術實踐支撐起了正定書畫藝術的一方天空。
風正一帆懸。新世紀的鐘聲敲響之后,正定書畫藝術的航船也駛入了壯闊的激流。2002年12月,書美協會第五次代表大會,崔玉華接過了書畫藝術繁榮發展的重擔。新的協會領導班子注重團結、務實、開拓、進取,他們提出并踐行了“推名人、提新人、抓創作、搞普及”的工作方針,使協會工作出現了生機勃發的新局面。
近年來,協會廣大會員在協會組織下積極參加全國、省、市、縣舉辦的各項書畫展覽,入展不斷、人才輩出。據不完全統計,僅從2006年3月以來,協會先后組織廣大會員的2000多幅作品參加了從國家級到市級的各項重要比賽和展覽,共有1600余人次在各種大賽展覽中獲獎、參展,其中國家級28人次,省級85人次,市級550多人次。協會取得的成績,引起了省、市書畫同仁的普遍關注,為協會迎得廣泛聲譽,充分展示協會創作實力。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隨著書美協會的不斷壯大和一大批年輕藝術人才的日臻成熟,古老的書畫藝術在正定這片文化熱土上正在不斷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李志安
號玄悟屋主人,別號仙翁道人,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正定縣書法家協會顧問。

李志安《慎獨》

崔宏波
1969年生,河北省正定縣人。民革黨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國家畫院胡抗美,中國臨濟禪寺書畫院院長,中國楹聯學會書藝委委員,河北省中山書畫院常務理事,石家莊市書協楷書、行書委員會副秘書長,正定縣書法家協會主席。

崔宏波《劉向說苑雜言》

任寶魁
河北正定縣人,號槐蔭堂主人,正定縣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河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河北省中國畫研究會會員。

任寶魁《綠靜春深》

劉曉軍
1972年生,正定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省書法家協會行書委員會副秘書長,石家莊市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行書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正定縣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劉曉軍《自是葉林好風景》

秦鋒
筆名秦楓,號敞軒。民革黨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十杰,東垣書社成員,河北省書法家協會隸書委員會委員,石家莊市書協隸書委員會副秘書長,正定縣文聯副秘書長,正定縣書協秘書長,河北省金石學會理事,石家莊理工學院藝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龍藏寺碑研究會秘書長。

秦鋒《北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