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王安琪 杜放光
返鄉農民工過了個亮堂年
文/圖 王安琪 杜放光
1月28日,農歷大年初一,一大早,伴著綿綿細雨,筆者來到了商水縣供電公司白寺供電所。
在值班室,筆者看到這間10平方米左右的房間里,擺放著單人床、桌子、電話、電視。“我們實行的是領導坐班制,所長每年除夕都要值班,不過昨天晚上20多名職工全都在所里值班,直到今天早上才回家。”值班員劉榮輝說道。這讓筆者不禁感到惋惜,或許該在除夕之夜來體驗供電所不一樣的春節。
白寺供電所轄區共包含23個供電臺區。春節前,全所職工早早地就開始做春節保電的準備工作,對各個臺區進行巡視,從變壓器到線路,一一檢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有時甚至要冒著嚴寒在夜間巡視。
“農網改造以后,基本上沒有超負荷的情況了,所以沒啥事,但是為了以防萬一,必須要值班。”問起除夕的值班情況,劉榮輝笑道。
商水縣是勞務輸出大縣,春節期間約有30萬農民工返鄉,因此安全用電成為商水縣公司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筆者來到附近的一戶返鄉農民工黃文輝家里。黃文輝和妻子都在浙江溫州打工,臘月二十九才回到家,平時家里只有老人。路過他家的廚房,筆者看到墻上還貼有國家電網公司印制的安全用電標語。
“一點問題也沒有!經常有電工跟我們說用電安全問題,要避免小孩摸著電門,老人別把水擱在電門旁邊、容易漏電。他們介紹完,我們都會跟孩子講講。”問起返鄉后家里用電情況,黃文輝告訴筆者,“有了搶修聯系卡,線路一旦有老化、漏電情況,一個電話打過去,就能把問題解決了。”

青年志愿者流動服務隊穿行于鄉間小路
據了解,商水縣公司要求各供電所與村委會保持聯系,及時系統掌握返鄉農民工用電信息,組織人員主動上門服務,對家中線路存在隱患的外出務工用戶進行重點檢查,確保返鄉農民工一進家門就能用上安全電。
隨后,筆者又來到二十公里外的固墻供電所。“固墻鎮有23000多用戶,我們節前已經從鄉政府有關部門了解了返鄉農民工信息。”該所所長張東新對筆者說,“有的人家一年不用電,為了安全起見,平時電就被停了,但用戶返鄉之后,戶主一跟我們聯絡員反映情況,我們馬上就把電送上。”

對變壓器進行紅外測溫

走訪返鄉農民工
固墻供電所要求所有電工都要深入農戶,還推薦返鄉農民工加入他們建立的微信群,以方便用戶在群里反映用電問題。筆者在微信群消息記錄中看到,張東新多次轉發安全用電常識給大家看。
這時,值班人員給筆者拿來了搶修聯系卡和供電服務公示牌,上面印有搶修電話、值班室電話和所長電話等。據值班人員介紹,這種聯系卡每家每戶都有一張,有問題打個電話電工班就會上門解決。據了解,固墻供電所的三個電工班組都成立了“騎兵隊”,有搶修任務騎著摩托車10分鐘以內就能趕到用戶家里,效率非常高。
問起春節保電工作,張東新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去年10月,我們鄉只用了300萬度電;今年春節負荷飆升,這個月大概能夠達到450萬度。年前我們就開始隱患排查,共消除了30多處隱患,還更換了4臺變壓器,一直干到臘月二十九。”
節前的辛苦工作成效顯著,除夕這天,該所值班室一個搶修電話也沒有接到。“沒有電話才是正常的,說明我們節前保電工作做好了嘛。”張東新笑著說。
夏凱恩也是一名在溫州務工的返鄉農民工。筆者一行來到他家時,這一大家子正在熱熱鬧鬧地準備著午飯。聽說筆者是來采訪春節用電情況的,他豎起大拇指說:“咱們供電所服務態度好得很吶!平時只有老爺子在家,像換個燈管這些事他都干不了,但打個電話電工就來給換了,而且幫我們檢查更換老化的線路,還不要咱錢!”
夏凱恩的父親也對筆者說:“平時總能瞧見供電所的宣傳隊,到村子里挨家挨戶發宣傳單,給小孩看漫畫教給他們安全用電知識,想得真周到!”
正是有了電力人的堅守,人們才能過上亮堂溫暖的春節。當筆者感嘆他們的辛苦時,他們都不約而同地用一句話回應:“這就是我的工作。”
編者按:春節期間,全省各地的返鄉務工人員切身感受到了農網改造帶來的高質量用電體驗,但電力一線職工絲毫沒有因此而懈怠,他們或在寒風中巡視線路、設備,或主動上門幫助用戶排查隱患,或是走街串巷進行安全用電宣傳,正是有了他們的堅守,讓這個春節溫暖且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