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本刊記者 申利娜 姬文慧
十年磨一劍
——記國家電網公司特等勞模郭凱
文/圖_本刊記者 申利娜 姬文慧
我國首個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先進的特高壓變電站站長,國家電網公司特等勞模,籠罩在這耀眼光環下的就是郭凱。
采訪郭凱前,記者很忐忑——有勇氣做前人不能做、不敢做之事,一定不是普通人。郭凱從我國首條特高壓線路建設之初就參與其中,隨后更是負責特高壓南陽變電站的運維,可以說,他是南陽站的締造者,也是南陽站的守護者。這樣一個人,他是什么樣子呢?

工作中的郭凱
抵達郭凱住處樓下,我們提前告知,采訪的來了。
出了電梯,迎面有人招呼:“這里,歡迎你們。”讓我們忐忑的心頓時安頓下來。
說起特高壓,這個10年前飽受人們質疑的話題,郭凱的語氣很平淡。他說,與特高壓結緣,只是一個巧合,只是因為自己有旺盛的好奇心,對新生事物充滿興趣,但接觸了特高壓,作為一名變電工作者,就必須干好這件事。
1000千伏特高壓南陽站恰如示范工程的一個橋,左手連著長治,右手系著荊門,實現了我國華北電網和華中電網的水火調劑。從2007年6月,郭凱受命參與南陽站的籌備工作,他就撇下妻子的叮嚀、兒女的眷顧,扎根荒野,一干就是10年。
“南陽站像是我的孩子,作為監護人,絕不能讓孩子出事。”郭凱說。
365天,掐著指頭過。面對繁重的工作任務,作為站長的郭凱以身作則,長期駐守站內,變電站就是他的第二個家,變電站員工就是他的兄弟姐妹,通宵達旦的工作已經成了家常便飯。每年春節,他都陪大伙兒值班,無論誰有困難,他總是熱心幫助排憂解難。
2016年,南陽站再次創造了多個第一:首個特高壓主變壓器工廠化檢修廠房建成、特高壓變壓器首次國內解體檢修、在運特高壓變壓器高壓套管接線柱首次圓滿更換完成、首次獨立承擔并高質量完成年度檢修任務……這一年,郭凱駐站時間超過了300天。
世界性的電網科技難題在中國,創新的動力也在中國。
2009年1月6日,1000千伏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正式投入運行,直至今天,設備始終保持安全可靠運行。
特高壓南陽站擁有“三最”:規模最大、設備最多、技術最復雜。其擴建設備均為世界首臺首套,設備運行方式、停電方式非常復雜,運維任務異常繁重,而且沒有任何運維歷史經驗可以借鑒,作為第一代特高壓人,只能靠自己。
在特高壓系統調試期間,郭凱和同事負責38項、290小項的調試操作指揮和現場施工管理,各項工作圓滿完成、毫厘不差。他們提出的38項建議被廠家悉數接受,并納入國家電網公司特高壓變電站典型設計方案,為特高壓建設運維提供了極其寶貴的典型示范經驗。
2010年3月3日,南陽站一處設備疑似出現滲油情況,盡管問題不大,但郭凱到現場勘察后,立即要求員工對此處設備進行24小時不間斷錄像,以觀察滲油程度。確定該處滲油速度為7小時一滴后,他與同事按照速度不變、變快和變慢制定了3套不同的隱患處理方案。
南陽站一共有9個特高壓串補平臺,每個平臺上有4組電容器塔,近2000個金具接頭、8000余個螺絲。如何確保螺絲松緊度合適?郭凱要求員工每個螺絲釘按額定力度上3遍,并分別用紅、藍、綠3色做好標注,3條力矩線完全重合才算符合要求。建站至今,全站沒有一個螺絲發生過發熱現象。
南陽站設備有“兩多”:油多、氣多,因油、氣而產生的潛在設備隱患也多。該站僅SF6表計就有339個,漏氣現象時有發生。郭凱帶頭攻關,創造性提出SF6閥門三級密封法,建立SF6數據比照預警系統,有效提高了充氣設備監測和閥門的可靠性,并在省電力公司廣泛推廣,每年節省資金近百萬元。他提出的特高壓串補裝置平臺測溫策略、充油設備可量化抄錄方案和特高壓變電站重點數據監測方案,在生產實踐中效果明顯,目前已在國家電網公司系統進行推廣。
在南陽站,像這樣的創新舉措還有許多。“材料學+力學+數據對比法”運維策略的實踐運用,有效地避免了特高壓變壓器接線柱、1000千伏HGIS盆式絕緣子因形變、材料工藝的問題所產生的故障隱患,受到了國家電網公司領導的高度評價。1000千伏變壓器安裝、檢修工藝中熱油循環內外同步加熱的理念,顛覆了原先工藝,極大地縮短了變壓器現場安裝工期。異常數據自動報警系統能動態準確地在線分析判斷設備運行健康情況。全站壓板可視化操作法讓該站至今未發生一起誤操作事件。
作為我國首個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變電站,南陽站成為培養特高壓人才的搖籃。建站至今,已先后為7個省電力公司和多個網調、省調輸送人才達200余名。
注重經驗總結、提煉是南陽站培育特高壓人才的一大法寶。結合年度檢修、重點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日常重點消缺項目,郭凱和同事通過收集、整理異常分析報告和事故處理經驗、教訓,并將其匯編成冊,將個人的知識經驗與實際生產有效結合,先后發表論文10余篇,整理資料400余份,并編制了《特高壓變電站設備運檢》培訓課件,為培育、儲備特高壓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2013年,1000千伏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相關技術問鼎中國科學技術界的最高榮譽——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像郭凱一樣,太多的特高壓人為此引以自豪。作為第一代特高壓人的代表,郭凱用鏗鏘行動回答了“中國人能不能建設特高壓,能不能運維好特高壓”這個看似問題的問題。
傾心付出,換來碧水一片。當一連串的榮譽和光環籠罩在郭凱身上的時候,他淡定地說:“既然選擇了特高壓,就必須以自己的努力來回報它的光榮與尊嚴!”
編者按:作為我國首個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先進的特高壓變電站站長,國家電網公司特等勞模,郭凱用謙遜、敬業、責任感和10年時間鋪設自己的特高壓之路,用傾心付出換來碧水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