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洛陽供電公司
多元協同 多方共贏
——洛陽供電區央企“三供一業”分離移交管理模式及實踐
文_洛陽供電公司
2014年5月,洛陽市被國務院國資委確定為全國“三供一業”(供水、供電、供暖、物業管理)分離移交三個試點城市之一。洛陽供電公司將其作為履行國有企業社會責任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強化協同創新,在全國三個試點城市率先實現開工和分離移交,創造并實施了本項創新成果。
洛陽市是以裝備制造業為主的老工業基地,由于歷史原因,央企每年在水電維修、維護及承擔損耗上付出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三供一業”項目的實施,為央企擺脫企業辦社會負擔,促進企業健康發展創造了條件。
洛陽市共有67家中央企業,其生活區自20世紀50年代建成以來,多數沒有進行過大的改造,各種設施嚴重超期服役,配電變壓器容量不足,線路老化普遍,易發各種事故。“三供一業”分離改造為解決這一難題帶來了契機。
供電分離移交工作是電力企業面臨的一項前所未有的新事物,有許多需要解決的矛盾和問題。一是一些企業落實改造資金的難度大;二是施工難度大;三是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遵循,要求地方供電公司運用新理念和新方法,探索解決多重矛盾和困難的途徑。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明確有序向社會資本放開配售電業務。“三供一業”管理項目的實施,通過對原有非直供小區進行戶表改造,既可以給更多客戶提供24小時優質服務,又有利于提高終端售電市場占有率。
基于多元協同的央企“三供一業”供電分離移交管理模式及實踐的基本內涵是:按照“政府主導、企業自愿、試點先行、穩妥推進”的原則,以系統論和協同論思想為指導,將供電分離移交涉及的政府、移交企業、接收企業、居民、供暖、供水、物業管理等各利益相關方視為一個有機聯系的系統,切實推進“五個協同”:即全面協同地方政府,著力協同接收企業,大力協同小區居民,強化協同內部力量,合力協同其他主體,以實現供電分離移交工作“央企減負、居民高興、政府滿意、社會穩定”的多元共贏目標。

施工現場文明高效

做好政策宣講
2014年5月,洛陽供電公司主動與市政府有關部門對接。當年,市政府組建了以市國資委牽頭,發改委、住建委、規劃、城管、綠化、公安等多部門參與的聯合辦公工作機構,建立了市政府、移交企業和接收企業參加的三方工作組;實施周例會、月通報工作制度。洛陽公司充分聽取移交企業意見,形成了《駐洛央企“三供一業”供電分離移交改造工作流程》,明確了各環節、各方面的權利、義務和責任。公司還編制了《洛陽市城(郊)區老舊居民小區電網改造技術標準》,為實施供電分離移交工作確定了基本的技術規范。公司積極協助市國資委,制訂了《駐洛央企家屬區供水供電供暖和物業分離移交工作方案》,明確了具體的操作程序。
洛陽供電公司積極幫助移交企業解決難題,包括資金是否能按時到位,怎樣處理一些移交企業的資料不全等問題,一直到最終解決問題為止。公司以全方位溝通為基礎,為企業解疑釋惑,經常組織業主方、設計院、配電、施工方共同走訪小區,做到了全程溝通。洛陽公司本著減輕企業負擔的原則,以“充分利舊”為原則,精心擬定供電方案。公司申報并建設了9項配網改造工程,為洛陽市“三供一業”配套資金約5312萬元,幫助企業節約資金約1600萬元。施工完畢后,積極會同移交企業進行驗收,及時啟動第三方審計公開招標工作,及時實現分離移交,不留死角,確保依法合規。
洛陽公司全面呼應居民訴求,向移交企業相關負責人、居民用戶發放調查表,了解居民意見,針對居民的每一類需求,都制定了相應的措施。在配電網設備的選擇上,采用技術成熟、少(免)維護、低損耗、節能環保、具備可擴展功能的設備。在每個小區都做到“四個一”,即“一個項目指揮部、一部宣傳片、一份宣傳手冊、一套宣傳展板”。印制宣傳彩頁4萬份,制作宣傳展板50塊,對各企業走訪57次,召開現場協調會36次。施工中公司工作人員統一著裝,規范文明用語,施工作業避開居民生活用電高峰,最大程度減少擾民現象發生。
公司成立了供電分離移交組織領導機構,組建了執行團隊、溝通團隊、宣傳團隊等三大團隊,確保了供電分離移交工作在公司內部各環節的縱橫聯動和快速推進。公司內部設立特事特辦的“綠色通道”,強化超前服務、事前溝通,簡化報裝手續,實現供電分離移交工程的“一站式”服務。為了確保施工質量,公司探索建立了“有計劃、有執行、有監督、有總結”的重點工作閉環管理體系,切實做到周督辦、周反饋、周通報。公司在各環節都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辦事,切實做到了不發生防控腐敗風險等管理監督工作失職失察問題,不發生嚴重違紀和違法問題。
公司積極協同供水、供暖企業,做到同步施工,減少重復施工對居民生活的影響。小區設立的“一站式”電力服務臺,不但受理小區居民的電力業務,而且還辦理其他業務。公司利用現有的電能信息采集系統,實現電、水、氣、熱四種表計數據的集中自動采集,完成了14000戶“多表合一”建設。主動協同社會各界,打造供電分離移交陽光工程。邀請多家省、市級媒體,刊發“三供一業”專版文章。2015年5月,洛陽公司邀請洛陽市29名人大代表、政協代表、民評代表、新聞媒體走進施工現場,代表們對公司的優質服務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洛陽公司的探索形成了以“五個一”為特征工作成果,即一個政企多元協同的管理架構、一個標準化工作流程、一個符合實際情況的改造技術標準、一個統籌兼顧的測算標準、一個政府行文的工作方案,為全國電力企業實施供電分離移交提供了可以借鑒復制的經驗。2014年11月,國務院國資委指出:“洛陽供電分離移交工作是全國的典型,值得在全國推廣。”2015年,省國資委將洛陽公司的做法在全省推廣。省國資委、省公司已將“洛陽標準”作為全省供電分離移交的標準進行全省推廣。
“三供一業”供電分離移交工作幫助企業減輕了負擔,增強了活力。截至目前,洛陽市涉及供電分離移交的23家央企全部簽訂了協議,簽約率100%。已完成9家企業2.4萬戶的供電改造分離移交工作。央企供電分離移交后,企業有效降低了老舊供電設施的維修、維護成本,經濟效益顯著提升。根據初步測算,駐洛央企每年僅在水電暖維護維修的費用就可以節約支出1.2億元,人員成本更是大幅度下降。
對央企居民小區的老舊供電設施進行改造之后,企業小區的電力設施的運行維護由供電公司提供24小時全程服務,做到了供電、抄表、收費、服務實現“四到戶”,提高了供電可靠性及優質服務水平,使得“國家電網”可靠、可信賴的品牌形象在廣大居民中更加深入人心。改造后的居民供電運行系統更好地運用了先進的智能化技術,實現了央企居民生活小區電網運行的可控、能控和在控,創新了電費回收與服務管理方式,為提升供電優質服務水平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