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韶青
金秋時節,天氣宜人,正是拍攝的最佳時間,為充分展示聊城不同景色的驚艷面貌,提高這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旅游世界》雜志社和山東省旅游攝影協會將共同舉辦聊城旅游攝影大賽,并為聊城建設旅游資源圖片庫。為全面深入了解聊城,9月21至23日,《旅游世界》雜志社、山東省旅游攝影協會組織專業攝影師,前往聊城開展旅游攝影采風活動。
采風團的攝影師們背著相機,一路走一路拍,不知不覺間便來到了陽谷縣的景陽岡酒業。提起景陽岡酒,不論是土生土長的陽谷人,還是四方來客,無不與“豪情”相提并論,當年好漢武松豪飲十八碗,在景陽岡上亂拳打死猛虎,為民除害的英雄壯舉,造就了萬古流芳的佳話,景陽岡及景陽岡酒因此一直被世人所敬仰。
景陽岡酒源于《水滸傳》,成于《金瓶梅》這兩部古典文學名著。一個神威過人、英雄打虎的故事,造就了中國白酒行業中獨樹一幟的英雄酒文化。景陽岡酒傳承上千載,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濃重,早在宋代,就有人曾題詩西江月“造成玉液流霞,香甜津潤堪夸,開壇隔壁醉三家,過客停車駐馬,洞賓曾留寶劍,太白當過烏紗,神仙愛酒不歸家,醉倒景陽岡下。”

近年來,景陽岡酒業在發展主導產業的同時,積極響應國家文化興國戰略,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依托陽谷這座千年文化古城得天獨厚的條件,積極開拓發展文化產業,先后建設了景陽岡酒道館、千秋陽谷文化園、水滸文化長廊、復古酒窖生產基地、景陽岡陳年酒莊、明清酒坊,使企業形成了工業生產和文化旅游相結合的發展之路。
在明清酒坊,只見這里通過壁畫、實物和老照片的形式展示了明清時期景陽岡酒從選糧、用水、制曲、發酵、蒸餾全過程的釀制場景,無不詮釋著明清時期陽谷釀酒業的興盛。
在釀酒車間,攝影師們近距離體驗了釀酒全過程。只見車間里一批經驗豐富的釀造技術人員使用傳統的釀酒設備,用傳統的釀造工藝釀造著白酒。釀酒車間還根據季節不同,對配料比例、入池水分、降溫控酸、原料顆粒度、日常管理等方面進行調整,保證釀酒質量。也正是這種對釀酒工藝的適時微調和嚴格把控,造就了景陽岡酒業產品的高品質。
在景陽岡酒業的陳年酒莊里,儲藏了幾萬只裝著白酒的土制陶酒壇。白酒靜靜地在酒壇中自然老熟。土制的陶酒壇上都有非常非常微小的孔,這些小孔使得白酒能夠像人一樣“呼吸”。正是這樣的呼吸,讓白酒產生一種奇妙的化學反應,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慢慢生出酒菌,這種菌是有益菌,它們因酒存在,靠酒生長。而酒菌的生長對酒也起到生香、醇化、老熟的作用。白酒與酒菌,它們誰也離不開誰。只有酒菌與酒分子相互作用,促進了有益的微量元素的生長,經過漫長的時間,才會變成柔和醇香的美酒。

攝影師們還參觀了國內最全的中國酒器博物館——景陽岡酒道館,在2000多件藏品中感受中國的酒文化。
在景陽岡酒業參觀拍攝的整個過程中,酒香撲鼻,攝影師們紛紛放下相機,忍不住品嘗起了景陽岡酒,沉浸在了景陽岡酒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酒文化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