鈺釬
如今,老人們退休以后要享天倫之樂,可能并沒有那么容易——子女忙于工作,無法做到“常回家看看”;孫子孫女學業壓力重,也無法長時間陪伴在身邊。于是很多退休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會選擇養寵物作伴,聊以慰藉。不過也有些人會擔心,自己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病,能不能養寵物呢?會不會因為寵物過于活潑吵鬧而加重病情?其實,小貓小狗等伴侶寵物在長期與人們相處的歷史中,已具備了療愈身體和心靈的能力。養只寵物,不僅不會加重病情,還會對控制慢性病發展有不少好處呢!
養寵物,不只助您心情好
人們在與寵物互動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向它們傾注愛意。同時,寵物的可愛和忠誠又會給人們帶來快樂和撫慰。早在18世紀,史料中就有關于醫生利用寵物幫助患者康復治療的記載。如今,寵物對于慢性疾病的療愈效果更是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國外很多醫院、養老院和特殊兒童治療機構都允許且歡迎那些接受過特訓的寵物(貓、狗)來幫助患者、老人和特殊兒童(如孤獨癥兒童)改善疾病狀況。還有很多孤獨癥患兒或老年癡呆癥患者家庭,會主動邀請“動物療愈師”到家中進行針對性治療。無言、溫柔又單純的動物往往比人類治療師更容易走進患者的心靈。
現實生活中,我們發現有寵物陪伴的老人往往個性外向開朗,擁有比較豐富的社交活動。一些研究結果也表明:60歲以上沒有寵物陪伴的老人,其患抑郁癥的概率是養寵物老人的4倍。如果您擁有一只寵物,就需要照顧它們的飲食起居、陪它們玩耍互動、帶它們外出散步,并和其他寵物主人交流經驗。這些活動都會幫助您走出家門,排解孤獨。
“寵物能幫助高血壓患者降低血壓”的說法會不會讓您覺得不可思議?然而這卻是有科學依據的事實。心理學家、精神病學家、美國心臟協會等權威人士和機構分別通過實驗證明:人們與自家愛犬一起玩耍時,可使壓力減輕、血壓降低、心率下降、呼吸規律、肌肉放松。這是因為,當人與寵物互動的時候,血液中調節壓力的激素水平會發生變化,從而對整體健康狀況產生迅速的正面影響。這種影響有時比降壓藥物的作用更快、更持久。
更讓我們驚奇的是,常與寵物互動的人,體內的膽固醇水平也比不養寵物的要低。同時,追蹤實驗證明,養寵物的心臟病患者的存活率明顯高于沒有寵物的患者。由此可見,養只萌萌的寵物,其作用絕不僅是讓我們心情愉快那么簡單,它們還能在預防和治療慢性疾病方面發揮不可小覷的力量。
嗅探犬,預警病情好幫手
狗狗的嗅覺比人類靈敏1萬倍左右。不同種類狗狗,其嗅覺敏感程度不盡相同。一般來說,狗狗的鼻子越大嗅覺越靈敏。電影中威風凜凜的警犬,既忠誠又機敏,是最被大眾熟知的嗅探犬了。其實,除了嗅探毒品、尋找炸彈,嗅覺靈敏的狗狗還能被用來“診斷”慢性病。
糖尿病
目前,國外已有很多糖尿病病人為自己配備了嗅探犬。嗅探犬利用其靈敏嗅覺,能夠發覺患者血糖過高或過低時釋放出的特別氣息,并采用吠叫、抓撓、舔舐等方式提示患者,避免患者因血糖過高或過低導致昏迷等嚴重后果。經過訓練的糖尿病嗅探犬,對低血糖測定的準確率可以達到90%以上。
癌癥
早在20世紀就有英國醫學家提出,狗狗可以通過氣味發現人體內的惡性腫瘤。近年來的研究指出,嗅探犬可以通過分辨患者呼吸中與疾病相關的特殊物質,來進行癌癥的早期診斷,其中包括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子宮癌、膀胱癌、直腸癌和皮膚黑色素瘤等。日本科學家發現,拉布拉多犬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辨別癌癥的準確率非常高。更奇妙的是,狗狗可以發現人體早期癌變,這對于癌癥的早期篩查和診斷來說無疑是個令人興奮的好消息。
不過,對于嗅探犬能否正式加入到癌癥患者診斷的醫療工作中,醫學界還存在著不小的爭議。一方面,利用嗅探犬診斷疾病,可以為患者免去接受各項醫療檢查的繁瑣程序及因檢查帶來的痛苦;但另一方面,成功訓練一只能夠診斷疾病的嗅探犬需要花費的時間和金錢是相當可觀的,而診斷結果卻不一定能被醫生或患者信任。
無論如何,至少我們了解到,嗅探犬能夠預警人體慢性病并非天方夜譚,而是有實實在在的科學依據。看到這兒,您是不是覺得自家狗狗又可愛了幾分呢?
慢病養寵有“軍規”
即便寵物能帶給老年朋友諸多裨益,但想要獲得這些好處,卻不是隨便買回一只寵物那么簡單。對于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而言,養寵物要特別遵循“三大軍規”,才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選對品種
患有“三高”或心臟病的老年朋友,日常運動應適度,確保身體得到足夠的休息。因此,老人們在選擇寵物(以貓狗為例)時,應盡量以那些安靜、溫順,而且對運動需求不大的品種為宜,避免選擇那些體型龐大,對室外活動需求極其旺盛的品種。
大多數貓咪都是安靜優雅的,外出活動的需求幾乎為零。如果老人患有骨關節疾病,不方便出門,那么養一只溫柔的貓咪是不錯的選擇;養寵物狗的話,應避免選擇以追蹤獵物為特長的獵犬,以及爭強好勝的梗犬,可以選擇體型嬌小、個性溫和的玩賞犬,如約克夏、貴賓犬、蝴蝶犬、京巴等。如果您精力實在有限,不能做到定期給寵物梳理毛發,那么短毛的吉娃娃、很少掉毛的貴賓犬就是您的上上之選了。
及時免疫
老年朋友的抵抗力相比年輕人有所下降,更容易染上人畜共患的傳染病,如寄生蟲病、螨蟲病等。因此,一只健康、無傳染病和寄生蟲隱患的寵物,是老年人飼養寵物的最低標準。這要求主人們按時帶自家寵物去動物醫院進行體檢,并遵循醫囑及時接種疫苗。對于領養、收養的寵物來說,體檢和免疫則更加重要。
適度訓練
淘氣的寵物和“熊孩子”一樣讓人鬧心。如果家中有經常大聲吠叫,或胡亂咬抓的小貓小狗,對于精力不濟的老年朋友來說可是吃不消的。因此,主人應給予寵物適當的引導和訓練,讓其更好地發揮陪伴職能,不能因為溺愛而疏于管教。
選對了寵物,不僅能給老人帶來家人般的陪伴,甚至有身體保健、療愈心靈的神奇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