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苑
【摘 要】 以工業文明帶來的人類生存問題為啟示,結合生態設計學理論,讓設計師充分利用設計來引導人們走向健康、合理、適宜的生活方式。文中闡述設計與人們行為的關系,引出設計中的引導性能力,及其對綠色生活方式轉變的重要性。在生態時代下的引導性設計理念對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和社會意識形態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平衡人類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共存關系。
【關鍵詞】 綠色生態 設計與行為 引導性設計
一、生態時代背景
市場上繁多的商品刺激著消費者的過度消費和奢華追求,這些目不暇接的商品淡化了人們對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的罪惡感。為了追求高質量的人工生活環境而透支消耗自然資源,最終也會給人類帶來損害。人類正面臨生存挑戰,即將進行一場生態革命。設計師要通過自己獨特的設計和對物的理解,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從而影響當下的社會意識形態和引導人們符合生態理念的價值取向。
二、設計與行為的關系
“那些生活在遠古的先人們,當他們或者他們當中的某一個人,用一塊石頭砸向另一塊石頭以便打造出某種功能的工具時,設計就在這一瞬間自然而然地產生了。”說明“設計”一詞至誕生之初,就與人的“行為”相關。隨著工業生產技術的發展,設計活動不再只是個人行為,而是社會的共同活動,設計有社會責任性。設計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人的行為活動,設計應以人的行為活動為依據,并考慮社會需要什么樣的設計來引導消費者行為。設計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消費者的行為。例如在肯德基里我們大部分的進食活動都是通過手來完成,而不似其他餐飲店里有固定的用餐餐具。這正體現了肯德基“快餐”的行業宗旨,當我們吃著漢堡,抓著雞腿,肯定會羞于自己滿手的油膩,想快點結束用餐活動,而不像在高檔餐廳那樣想優雅地用餐,并談笑許久。店內明亮的顏色和排隊候餐的環境,無形之中都加快了人們用餐的速度。但是,人們會認為這是自然而然的結果,不會認為自己正受到了暗示。因此,設計能夠成為改變行為的一種蓄意的手段,,設計可以是改變人們行為的一種積極嘗試。
三、產品設計中的引導性設計
引導性設計是人們還沒有發現自己的某種潛在愿望之前, 通過產品的使用過程把人的某種潛能開發出來, 從而改變人原有的習慣和生活方式,或某種觀念,形成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和概念。引導性設計根據設計中引導的方式分為行為引導性設計和觀念引導性設計。行為引導性設計是設計者充分運用現代技術、設計心理等手段, 從行為和任務的角度出發對產品的使用者的使用行為進行引導, 從而使使用者能夠感受到有別于別的產品的新感受,并在使用過程中認同這種感受, 從而形成新的生活方式或行為方式。觀念引導性設計是在產品設計中貫穿一種積極向上的社會、文化、環境等的發展理念,使消費者或使用者能夠通過消費或使用該產品得到這種理念的影響和教育, 從而達到認同該理念并能積極主動地為該理念作出貢獻的目的。
四、設計對人行為引導的實現方式
從用戶角度出發,按照用戶接觸產品的過程可以將這種引導作用分為行動前引導、行動中引導和行動后引導。
行動前引導主要依靠知覺引導,知覺是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官時人腦對外界的整體的看法和理解。產品的語義功能就是在最初接觸一件產品的時候,通過解讀產品的語言,從而領會產品所傳達出的信息。這一階段實現對人的行為導向目的,要從產品的語義出發,在設計語言上尋求突破。產品造型除表達其的功能性目的以外,還能透過其語義特征來傳達產品的文化內涵,體現特定社會的時代感和價值取向。新版的大眾甲殼蟲汽車(如圖1),問世以來便獲得極大的關注。它的成功不僅在于小巧可愛、獨一無二的外形,更在于它散發出經典永恒的獨特魅力,給人們帶來的溫馨而甜美的體驗。這種形式的導向的最終效果是體現了人的自我意識和高品質的生活追求。
行動中引導由知覺引導和操作協同引導共同作用。合理的操作過程設計可以有效的引導人們的行為。這類產品往往根據特殊使用人群和使用環境的特殊性來進行設計。Emporia Life Plus(如圖2)是一款專為老年人設計的手機。當緊急狀況發生時,只要按下手機背面的紅色大按鈕,就會自動撥號到一組預設的緊急號碼,在最短時間內尋求協助。并配備較大屏幕與按鍵以及擴音器,方便視力不良或使用助聽器的老人使用。行動中引導體現的是對人的生命、安全以及情感的尊重。
行動后引導主要運用對用戶的行為進行信息反饋的方式,達到引導用戶行為的目的。“i Save”(如圖3)是一個有跳字顯示的水龍頭。使用者能直觀的在跳字上看到開水龍頭的時間,自然就會早點關閉水龍頭以達到節水的目標。這個設計正從這種信息的反饋上使得本來無形的用水量變得直觀起來,并對使用者產生有效的信息提示作用。
總結
在提倡綠色生態和對環境友好的綠色經濟時代,產品設計對綠色生活的影響越來越明顯,違反可持續發展的短視設計和消費都應成被淘汰。設計者應該秉承高度的道德感和責任感,將低碳設計理念采用理性和情感相交織的巧妙方式融入到產品設計之中, 以發展的眼光思考和設計符合時代真正需求的產品及其使用方式,通過對消費者行動前、行動中、行動后的引導作用,逐漸促進大眾培養低碳的行為習慣及生活方式。
【參考文獻】
[1] 趙江洪 . 《設計藝術的含義》. 長沙: 湖南大學出版社 , 1999 .
[2] 鄧亞梅.《談產品設計對人的行為引導作用》.藝術與設計,2009.
[3] 深澤直人.《意識的核心》.2007.
[4] 尹定邦.《設計學概論》.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6.
[5] 唐納德·諾曼《以人為中心的設計是有害的》.2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