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莉萍
關于信息化時代下期刊編輯工作的改變研究
——以移動閱讀為例
文|何莉萍
傳統編輯模式主要包括幾個方面的內容,比如采訪、收集、編輯、制作和印刷等。在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下,傳統媒體的改變已經是必然趨勢,這對編輯工作的性質也產生了一定的變化,其代表的不再只是單一項目和固定期刊的編輯,而是所有新媒體平臺的信息提供者,比如微信和各大網站等。
傳統期刊發展的局限性主要是由于互動性的缺乏,比如從選取文章到印刷,一直到最后出版,其整個過程一般都需要經過作者、編輯和讀者。其中,提供文章的是作者本人,內容的接受者是廣大讀者,編輯只是需要完成中間的橋梁搭建作用。如果讀者想要與作者本人進行互動,其只能通過郵件和書信的方式進行,再通過編輯部向作者本人轉達,這整個過程不僅復雜且耗費時間較長,大大降低了讀者與作者溝通的興趣。
隨著移動閱讀時代的發展,讀者要和作者進行溝通,其完全可以通過移動方式不受時間和區域的進行,比如留言、電子郵件等。同時,每個讀者對閱讀內容的需求都能直接被編輯獲取,并對不同的讀者群體進行針對性的分類,以通過個性化版本的定制,滿足讀者的個性化需求。
向編輯部購買和郵局訂閱是傳統期刊的主要傳播方式,這對期刊的發行數量也有很大的阻礙,并影響到了其傳播的范圍。同時,基于期刊固定的出版周期,其時效性也相對較低,比如傳統的《故事會》、《知音》這類深受大眾喜愛的期刊,其基本都是一個月一期,還有一些學術刊物一年只發行一期或者兩期,加上期刊出版在制作中需要經歷一定的程序,整個周期也相對較長,導致讀者在閱讀到內容時已經有所滯后,這也是影響期刊事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至今一直習慣性閱讀紙質期刊的人群不到10%,其中大多為中老年,而采用移動工具進行閱讀已經成為本時代的主流,特別是在目前的各大高校中,包括學生和教職工,其超過93%以上的人群都會將移動工具作為日常閱讀工具。
傳統期刊的流程主要包括有幾個環節;第一是信息采集;第二是選題策劃;第三是組稿;第四是加工整理等,而編輯的主要流程也比較固定化,首先是前編輯階段;其次是編輯階段和后編輯階段。而到了移動閱讀時代,收集和分析出版信息的反饋成為各期刊最為重視的環節,因為通過反饋信息的收集,編輯部能夠正確意識到工作中還存在的不足,并對讀者的個性化需求加以考慮,利于期刊編輯工作的及時調整,進而提高編輯和期刊的質量。
在傳統的期刊出版中,對某一領域新研究成果和最新發展動態信息加以展現是主要目的,這對推動該領域的發展有非常顯著的作用,但其并沒有對讀者的個性化需求加以考慮。新時代,不管是閱讀者的習慣和方式都有了很大的變化,期刊也需要重新定義其服務功能,比如利于讀者隨時閱讀,以及碎片化、片段式的接受訊息等。同時,讀者對期刊雜志的需求不僅僅是月刊和雙期刊,而是需要刊物中能夠有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而要滿足讀者的這一閱讀需求,期刊的傳播方式首先需要做出改變,采用多渠道的傳播,比如微博、網站和論壇等,改變以往固定的紙質刊物,或者以讀者不同的喜好和需求建立相應的讀者微信群和QQ群等,并對讀者群體中的年齡構成、喜愛的內容、每天閱讀的時間等進行調查和了解,以通過對這些信息的整理,將更加具有針對性、個性化的閱讀內容提供給不同讀者。比如15歲到20歲左右的年輕群體,其更加傾向于一些娛樂、新鮮的閱讀內容,20歲到30歲左右的群體會傾向于就業和情感方面的內容,50歲以上的群體則以養生方面的閱讀內容為主。
期刊信息多樣化的傳播方式是移動閱讀時代最大的標志,任何一個信息源頭都能多方位的使用,比如期刊本身、各大網站和微信等形式,而在多媒體的不斷融通與整合下,移動閱讀也和紙質期刊實現了信息的相互交融,并通過新媒體擴大了期刊的傳播速度和影響力。目前,移動閱讀的終端方式主要是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特別是在Wi-Fi網絡的大面積覆蓋下,移動閱讀的優勢也愈加明顯,但基于手機屏幕大小的局限性,人們在閱讀時一般會避開文本較長的內容。而期刊也應當重視到這一問題,在閱讀內容上盡量考慮到移動終端設備,比如對一些應用服務進行開發,以滿足人們的閱讀習慣,特別是在對期刊網站進行優化時,需要保證其能夠適應手機的屏幕大小,設計出適合的瀏覽器頁面。同時,為了加大與讀者之間的互動,可以在首頁設計一些相關界面,比如稿件查詢、投稿、撰寫刊物建議、對作者留言等界面。
期刊的變革離不開編輯的力量,特別是在新媒體時代,編輯必須具備多方面的能力,比如專業能力、創新意識、責任意識和專業精神等,并對新媒介環境下,人們閱讀的習慣和方向加以充分掌握,且大致掌握數字化出版的各個環節、運作方式和核心技術等。同時,期刊編輯還需要對多種現代化技術加以掌握,比如數據挖掘技術、搜索引擎技術等,并基本掌握應用數據庫的方法、多媒體制作、電子排版、網站信息發布等。另外,大量的稿件都需要期刊編輯經手,這也是編輯最主要的日常工作,需要編輯能夠通過專業能力找到信息的價值,并對其作出有效的判斷,首先判斷信息的三觀是否正確,信息是否屬實;其次判斷信息的應用和學術價值;再次判斷信息的市場價值,因為在新媒體環境下,市場價值才是凸顯期刊價值和意義的標準;最后需要對信息的潛在價值加以判斷,確保其能夠具有一定的深挖空間。
付費閱讀是傳統期刊的一大特點,現階段大多數新媒體咨詢都是對讀者免費開放的,還有一部分屬于間接收費,這也是期刊需要重點改進的內容,以降低對讀者付費內容比例。首先,期刊要對營銷方式進行改變,比如期刊編輯也要充當營銷員的角色,以結合網絡力量對期刊影響力加以傳播,特別是在網絡發行量的認證過程中,不能只將重心放在付費的閱讀量上,還需要對瀏覽量加以考慮。其次,期刊還可以適當增加一些廣告收入,以實現網絡版的聯動。不僅如此,為了吸引讀者的眼球,期刊還會制作一些專門的宣傳短片,并將其上傳到新浪博客和優酷網等平臺上。比如《看不見大猩猩》一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其事先在眾多網絡視頻播放了相關視頻,而在視頻瀏覽量的增加下,圖書銷售量在2個月內突破了10萬冊。通過這種網絡營銷方式,不僅視頻瀏覽量能夠快速上升,期刊的銷售量也能明顯增加,這也是新媒體環境下網絡視頻營銷方式給期刊帶來的新契機。
總而言之,在移動閱讀時代的發展背景下,傳統期刊編輯的改變是發展的必然趨勢,因為其已經無法滿足廣大讀者對資訊全面、及時的掌握要求。期刊編輯需要及時認清當前的發展局勢,除了確保期刊的專業性技能以外,還需要注重對讀者服務性的提供,通過多樣化的期刊傳播方式,拉近與讀者之間的距離,并通過微交流和微互動等方式,對讀者反饋的閱讀信息及時進行整理,以通過有效的改善滿足移動閱讀者的需求。
作者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土資源廳《新疆國土資源》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