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室壓力問題
蘇聯人能夠把壓力調得很高,一方面的確是超低硫含量的煤油幫了大忙。不過,后來他們發現了繼續提升壓力的方法。把我能想到的燃燒室壓力提升的手段總結為五大因素,在這里寫出來,以便大家交流:
第一,蘇聯有得天獨厚的低硫含量的煤油。燃料好,結焦概率就會低。好的食材,對人和發動機,都很重要。
第二,蘇聯人的發動機內型面比美國人的粗糙。但是,這種粗糙是故意留下來的。想把內型面磨得像鏡面一樣,蘇聯人能夠做到。但是,他們有幾個數學很好的科學家,建議保留內型面一定的粗糙度。這樣,高溫氣流能夠在內壁附近形成湍流,可以讓換熱效率提升3倍以上。
第三,RD-170有巧妙的冷卻環設計,可以形成超臨界冷卻液膜。這個可以由耶夫列夫方法推導進行驗算。
第四,對高溫合金和耐高溫涂層的研究和成功應用,使得燃燒室本身有著超高的結構強度和熱學性能。
第五,RD-170的加工工藝有獨到之處。RD-170的設計團隊分析了V-2火箭發動機(最大壓力1.5MPa)的燃燒室結構,摸透了雙層鋼板套層結構,并徹底摒棄了那種過時的設計。他們分析了美國“大力神”導彈的發動機和F-1火箭發動機(最大壓力為7MPa)的雙錐管束加金屬絲纏繞的結構,同時也回顧總結了蘇聯以前設計的發動機燃燒室結構。取長補短后,他們創造了升級版的銑槽加釬焊外壁的加工方法,使得燃燒室內壁的導熱率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