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海巖,張小雪,劉延峰 ZHONG Haiyan,ZHANG Xiaoxue,LIU Yanfeng
(1.黑龍江東方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2.黑河學院,黑龍江 黑河 164300)
·教學研究·
“一帶一路”背景下黑龍江省高校對俄跨境物流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鐘海巖1,張小雪2,劉延峰1ZHONG Haiyan1,ZHANG Xiaoxue2,LIU Yanfeng1
(1.黑龍江東方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2.黑河學院,黑龍江 黑河 164300)
“一帶一路”戰略對黑龍江省高校對俄跨境物流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分析對俄跨境物流人才培養的現狀,提出對俄跨境物流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針對當前對俄跨境物流人才需求的特點,給出了更適應社會人才需求的物流人才培養模式對策和方案,對對俄跨境物流人才培養方式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對俄跨境物流;人才需求;培養模式
隨著對俄跨境物流行業的飛速發展,物流業適應經濟的發展正從傳統物流業向現代物流業不斷轉變,使得社會對物流人才的需求發生了變化,跨境物流專業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也對物流人才的創新培養質量提出了更高、更強的要求。合理地對俄跨境物流人才模式正是結合對俄跨境物流人才的實際需求,有針對性地培養應用型物流人才。黑龍江省高校通過各種方式對物流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改革,在取得成效的同時也暴露出諸多不足。本文立足于黑龍江省高校發展實際,著眼于哈爾濱新區建設及對俄物流大通道建設,科學、合理構建對俄跨境物流管理人才的培養體系,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促進黑龍江省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使在“一帶一路”背景下黑龍江省高校對俄跨境物流人才培養找到比較合適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應用型的物流人才培養模式。
國內外學者關于物流人才培養的研究多從宏觀角度進行人才培養研究,或者立足于區域經濟發展及產業布局特征,結合本地區物流業發展狀況進行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但在“一帶一路”建設的大背景下,從黑龍江省高校對俄跨境物流管理人才實際需求出發進行的研究較少。通過對黑龍江省多個典型對俄跨境企業調研得知,“一帶一路”建設的大背景下對俄跨境貿易的物流支撐體系與傳統貿易中的國際物流有很大的不同,對俄跨境貿易行業的參與者既有小微企業,又有大型外貿企業,物流所面對的是各種分散的消費者,貨品的訂單也由傳統貿易中的大宗貨物轉變成為小批量、多頻次的貨品,物流過程的復雜性可想而知。
“一帶一路”建設的大背景下,黑龍江省高校開展對俄跨境物流管理人才培養,在掌握俄語這項語言技能的基礎上,掌握物流管理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側重國際物流方面的教學力度,特別是各種形式的國際運輸業務知識體系:運輸方式選擇、運輸線路規劃、運輸保險、運費預算、商品檢驗及商品報關報檢等環節的把控,并進一步學習國際貿易操作過程的相關知識。
對俄跨境物流人才的業務能力需要不斷地在實踐中得到提高,其他對俄貿易的國家與我國相比在體制、貿易方式、運輸方式、運費結算、保險等都會有所不同,要想保證對俄跨境貿易的正常運行,就需要比較專業的對俄跨境物流人才作保障。只有通過反復多次的實踐操作,專業的對俄跨境物流人才才能夠順利完成物流業務流程,從而保證對俄跨境貿易的完成。
“一帶一路”建設的大背景下,黑龍江省高校對俄跨境物流過程需要物流人才的分析和決策,目前黑龍江省高校對俄跨境物流各種便捷的物流信息系統為客戶提供貨物實時信息。物流從業人員也同樣要非常熟悉并能夠熟練利用物流信息系統完成業務操作和貨運過程跟蹤與應急處理,更重要的是要有貨運數據的挖掘與分析處理能力、與其他系統的銜接能力,以便更好地提高為客戶服務的綜合能力。
“一帶一路”建設的大背景下,開展黑龍江省高校對俄跨境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的主流方向仍是國際貨運代理,從調研的結果來看,黑龍江省高校物流人才培養的方向大多傾向于傳統運輸、倉儲業、物流市場營銷等方向;國際貨運代理方向在省內高校物流人才培養比較少,真正面向對俄跨境物流方向可以說寥寥無幾,即使個別學校有所側重,也僅僅是增加1~2門國際物流相關的課程而已,不成體系,學生對于對俄跨境的物流運作得不到充分系統的了解,畢業后則難以勝任相關崗位的工作。
近年來,隨著物流運輸企業、速遞企業的蓬勃發展,企業對物流人才的需求比較旺盛,甚至有些年份出現企業搶人的情況。企業參觀實習、課內企業實訓、學期頂崗實訓、暑期實習和畢業實習等校企合作形式可以說是多種多樣,但從學校反饋的效果來看,效果不佳,出現很多問題。校企合作程度不夠深入,很難進入相互作為技術人才培養和教育實訓基地的實質性合作階段。在物流企業頂崗實習中,“實習”與“學習”相脫離。校企結合制度不規范,管理不到位。學生在合作的企業中,只能參與低層次的作業或簡單的客服工作,無法深入全面了解企業運營、企業規劃、企業優化、企業常規管理知識,其專業技能、職業能力、就業能力的提高等均受到一定限制,合作的企業與院校之間的合作,既無政府部門的支持和維護、又無核心利益關系,使校企合作很難達到預期效果。
國際物流專業性不強、缺乏對俄國際貨運企業經驗,從師資方面來看,黑龍江省高校物流管理專業大多是在2001年以后開設的,但是科班出身的物流管理專業老師可以說是少之又少,大多教師是相關專業經過進修學習之后轉過來的,他們整體上缺乏物流管理專業系統、整體的認知,對專業發展的把控不很到位;隨著近些年國際物流的不斷興起,國家倡導“一帶一路”政策,國際物流專業的人才極為缺乏,近幾年,新進教師的國際物流專業性明顯增強,但他們的國際物流企業實踐經驗匱乏,特別是從學校畢業后就從事教學工作的年青教師。
借助利好政策與行業資源,開展物流管理專業對俄跨境現代學徒制的人才培養模式,并在其他省相關高校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以來,國家與政府層面給予了很多關于現代學徒制的利好政策,經過對相關試點學校了解到,現代學徒制的開展有利于促進地區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全過程,并且學校學生的好評,在“一帶一路”大背景下,黑龍江省高校更要抓住機會,開展適合黑龍江省高校對俄跨境物流的學徒制教學模式。
在課程設置上,很多交叉專業要淡化學科體系,充分根據崗位和職業需求來設置課程,并且要設置國際物流行業學科指導委員會,讓在國際物流行業有實踐經驗的人士來對課程設置提出意見。從現有課程設置狀況來看,大多是按照學科邏輯設計而沒有按照職業或崗位需求的邏輯設計。當然,對俄跨境物流人才需求狀況會不斷發生變化,可以綜合多種情況和因素,遴選出一些有含金量的課程:俄語、國際物流、國際貨運代理、國際運輸等使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能夠很快適應工作,要適應對俄國際物流物流行業發展的特點和國際物流企業對物流人才的要求,在教學計劃中加大俄語課程的設置,對俄跨境綜合實驗區是黑龍江省打造的一個大型的綜合的經濟發展綜合試驗區,在教學計劃當中應加大相應的實驗室和實訓課程,應包含認知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論文、辦公自動化與文獻檢索、國際物流管理綜合實驗、物流沙盤模擬實驗和供應鏈管理與優化實驗等。
努力培養學生的求疑思維和批判思維能力,因為這兩種思維能力是創新能力的重要基礎,而創新能力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得以持續發展的原動力,學生知識儲備量的大小直接影響著求疑思維能力和批判思維能力的培育。在當今知識爆炸的互聯網時代,知識不可能全部由老師在課堂上傳授,老師是主導,學生才是主體,積極鼓勵和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慕課、網易公開課、微課、愛課程等網絡資源,主動學習有益的知識,增加知識儲備量,為培養創新精神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學方式也亟待突破,教學是傳遞信息、傳遞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鼓勵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多給學生布置有意義的實踐作業,充分利用學生的課外時間,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給學生更多學習參與其中的機會。可以把案例討論的課時放到實驗室里,當師生有面對面交流的條件就有利于靈感的激發。每學期都邀請國際物流企業界的人士來學校做講座或者上某些專業課程,跟學生交流互動,讓學生能夠了解到最前沿的最真實的國際物流行業動態,要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在放假前,給學生搭建實習的平臺,讓學生利用假期時間到對俄跨境物流企業或相關行業實習,鼓勵學生考取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增加就業的籌碼。
加強和對俄跨境物流實習基地、就業合作單位的溝通和聯系,維護好彼此之間的關系,為學生的就業和實習奠定基礎。設計全新的人才培養的組織架構,分布于各個跨境物流企業和黑龍江省高校,很好地銜接了學校和社會之間的空隙,讓大學畢業生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到對俄跨境物流企業去頂崗實習,將大學期間的理論與企業的實踐相結合。在黑龍江省對俄跨境物流行業內,有些實力雄厚的物流企業在做這項有意義的社會工作,各方面管理非常規范,畢業生需求量也比較大。學校要和這些對俄跨境物流企業維護好合作關系。如果學生能在大二的暑假去對俄跨境物流企業實習一個月,回到學校后,肯定對大三、大四的專業課學習有了更準確的認識。同時以專業大賽為依托,教師進行輔導,組建團隊,在實戰中提升專業素質。
對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加強應用型科研是轉型過程中的新常態之一。應鼓勵物流專業老師積極聯系一些對俄跨境物流公司,與對俄跨境企業一起做一些橫向的課題。為跨境物流企業解決經營上的難題的同時也為自己的科研提供素材和基礎。目前高校里的教師,大多是從學校博士或碩士畢業直接到學校工作,沒有相關行業工作經驗,所以應鼓勵教師到對俄跨境物流企業頂崗、掛職實踐學習,不論是長期掛職還是短期掛職,都要到企業參與實際工作,深入到第一線,了解對俄跨境物流企業真實的經營狀態,為對俄跨境物流企業的發展出謀劃策,這也有益于自己的科研和教學案例的積累。
隨著“一帶一路”背景下黑龍江省高校轉型的進一步深化,院校將會逐漸探索并適應諸多方面的新變化,當互聯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助推器之時,催生了各行各業對國際物流行業更高標準的要求,社會和行業都急需符合需求的跨境物流人才。作為培養物流人才的重要陣地,黑龍江省高等院校應該適應形勢的發展,通過多種方式的調整,解決對俄跨境物流人才培養和國際物流行業需求的結構性的矛盾,堅持知識教育、能力教育和素質教育三位一體協調發展,確立以學生為主,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培養出對俄國際物流企業需要的國際物流人才。
[1]郭麗娜.新常態視角下物流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公共管理,2016(3):58-60.
[2]李海平.基于就業視角的物流培養模式探析[J].物流科技,2014(5):20-22.
[3]張璐.“互聯網+農業”對俄跨境電商物流人才培養基地建設的探索[J].物流科技,2017(1):154-156.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s Analyzed th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of Russian Cross-border Logistics in the Background of“One Belt and One Road”
(1.East University of Heilongjiang,Harbin 150001,China;2.Heihe University,Heihe 164300,Chin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tatus quo of the transnational logistics talents training in Russia,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cultivate logistics talents in Russia.Problem,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mand of Russian crossborder logistics talents,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chemes of logistics talents training mode which are more suitable for the needs of social talents are given,which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to the way of logistics talents training in Russia.
Russian cross-border logistics;applied;training model
G642
A
1002-3100(2017)12-0136-03
2017-07-12
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三五”高等教育科研課題項目,項目編號:16Q196;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面上課題項目,項目編號:2017CSLKT3-208。
鐘海巖(1983-),女,黑龍江哈爾濱人,黑龍江東方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張小雪(1984-),女,山東濰坊人,黑河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物流與供應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