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其蔓
(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0)
淺談工業建筑與環境的關系
李其蔓
(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0)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環境問題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工業建筑作為建筑類型的一種,在設計時也要與周圍環境保持和諧統一才符合新世紀工業建筑的設計思想。主要以工業建筑中“以人為本”的環境設計理念為主,闡述了工業建筑和環境之間的關系。
工業建筑;環境;以人為本;平衡關系
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催生了一大批工業建筑,尤其是20世紀末期,我國在工業化道路上的發展更是突飛猛進,工業建筑也如雨后春筍般崛起,可以說工業建筑已經無處不在。但是,工業建筑帶給環境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尤其是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人們對工業建筑和環境之間的思考也越來越多,如何讓工業建筑和環境和諧共存是本文要闡述和分析的核心問題。
所謂“工業建筑”,主要指那些用于工業生產的各類房屋,也就是指廠房。廠房和其他任何建筑一樣,講究經濟實用、安全美觀,要與周圍環境相匹配,營造和諧統一的環境氛圍。工業建筑在設計上要講究美觀大方、安全合理,在建筑材料和技術方面要適合工業生產的需求,最關鍵的是要以人為本,并且要考慮到建筑內工作人員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這樣的工業建筑才符合周圍環境。例如容納大型生產設備的廠房需要寬大、光線充足、通風設備好,同時還要有較好的防水排水系統等。不管什么樣的工業建筑,都要與周圍的環境相匹配,這樣才符合現代建筑的設計思想和理念。
工業建筑要融入環境才能更好地發揮其作用。工業建筑和環境之間的和諧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工業生產的發展使得工業建筑越來越多樣化,尤其是在功能設計上,顯示出了前所未有的多樣化,可以說生產企業對工業建筑的多樣化功能需求越來越高,其中不僅包含生產車間,更是包含了供員工消遣娛樂的場所、產品展示的場所、開會辦公及休閑娛樂的場所,林林總總。這些設計增加了工業建筑的空間和功能,使得員工的工作環境更加人性化,而人性化的建筑設計能增進員工之間的交流,減少由于工作環境帶來的壓力,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工業建筑要想與環境保持和諧,就需要選擇合理的色彩裝飾。比如工業生產的廠房,不可太過于封閉,內部的墻體及頂部顏色不能太黑暗陰沉,不然給人以十分壓抑之感。在工業建筑的室內色彩選擇方面,一定要考慮到室內工作人員的視覺和心理感覺,合理選擇和使用適合員工心理的色彩。在一定程度上,色彩可以舒緩員工的心理壓力,緩解疲勞,從而有效提高生產和工作效率,最主要的是有利于安全生產。根據色彩學,柔和性的淺色調給人舒緩溫馨之感,同時給工業建筑帶來明亮寧靜之感,還可以有效增加室內的亮度。例如大眾汽車公司在生產車間的室內環境設計上,對車間內天棚、墻壁、地面、通道、設備、各種管線、護門樁及柱標等顏色進行了統一規劃和設計,使車間內部色彩搭配和諧統一,創造了舒適的工作環境。
很多工業建筑十分注重室內設計,包括色彩和功能都考慮得比較周全,但是在外部環境的設計上相對比較欠缺。實際上工業建筑的外部設計更加重要,要與周圍的自然環境保持一定的協調度才能給人以和諧、自然之感。例如工業建筑在外形造型、顏色搭配及面積大小方面都要考慮周圍的環境因素,在設計上要充分考慮周圍環境和廠房的搭配。同時要設計一些與自然環境接近的環境,例如綠植的造型及面積大小、玻璃墻、觀景陽臺、內部庭院、落地窗等,這些元素都能讓員工和大自然有融合之感,在工作時或者工作后舒緩心態,使得他們精神振奮,有利于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提高。
工業建筑的設計,尤其是外部環境的設計,要與各方面環境保持和諧,要充分考慮建筑的空間布置、群體組合、單體形象、道路、開放空間及綠化等方面的問題。另外,工業建筑在外部空間上要具有序列性,很多廠區都分為廠前區和邊界區,員工來上班從廠前區進入工作區,那么建筑設計時就要考慮員工的安全性和舒適感,包括道路設計、景觀設計及其他人性化設計等,都要實現主體和客體的和諧統一。“邊界區”指的是圍墻、大門以及與外部環境相聯系的區域,這也是工業建筑和外部環境形成互動關系最為關鍵的區域,也是人們對工業建筑的第一印象。因此在設計這些邊界區域時,要十分注重和周圍環境的和諧,與城市景觀保持基本一致和呼應,使得工業建筑為城市景觀增添魅力。
工業建筑不僅僅是為了生產而設計廠區,很多附加的設計也屬于工業建筑的一部分。工業建筑的綠化設計都是為了給人們提供更好的景致,可以設計一些線式水面,比如溪流,設計時要稍微淺些,保證了員工觀賞的安全。另外,工業建筑設計中配備的水景及各種形狀的地面綠化,更能體現工業建筑內的企業文化歷史,使得員工能更快地了解企業,創造出生動、豐富的休閑環境,讓員工感覺像回家一樣,舒適而自然。在《園治》上有記載,“榭者借也,借景而成者也,或水邊,或花畔,制亦隨態”,借景生景,讓原本單調的工業建筑,創造出與人造景觀能融為一體的場所。
工業建筑給人們傳統的印象是破壞自然環境,浪費資源,對周圍環境造成巨大危害,像水污染、空氣污染都來源于工業建筑之內,因此工業建筑中要關注大自然生態環境的平衡才符合現代工業發展的目標。要想改變人們對工業建筑對環境破壞的印象,就要在建筑設計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設計有利于環境保護的建筑。例如工業建筑在設計時可以采用自然通風和機械排風來節約空調和采暖的能源,利用太陽能和地熱以及工業產生的余熱,收集雨水凈化處理循環使用,處理工業廢水,防止給所在環境帶來污染等都是很有效的保護環境的方法。同時也可以將一些具有歷史印記的工業建筑重建,有效利用它們,既是對舊工業建筑歷史的保護,也使得工業建筑為現代化經濟建設發揮一定的作用。
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推進,工業建筑是必不可少的建筑之一,但是工業建筑和環境的和諧統一卻是十分值得思考的問題。工業建筑不僅僅是為了生產,更重要的是要起到建筑應該起到的作用,與周圍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相統一和諧才是工業建筑和環境平衡融合的關鍵。
[1]劉濱宜.城市濱水工業建筑規劃設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6.
[2]朱鈞珍.工業建筑之景觀設計的傳承理念[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2.
〔編輯:劉曉芳〕
TU27
A
10.15913/j.cnki.kjycx.2017.23.048
2095-6835(2017)23-00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