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般武藝如何練就?

供電所,這個老百姓用電生活中最常見也最常打交道的機構,即將出現脫胎換骨的大變化,轉型成為“全能型”供電服務機構,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全能型”供電所的十八般武藝究竟該如何練就?基層員工有話說——
“全能型”供電所建設勢在必行
衛輝市供電公司鄉鎮供電所管理部專責 倪素奎
鄉鎮供電所是電網企業的一線窗口,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因為電網裝備﹑技術以及制度的制約,供電所的綜合管理方式相對粗放,人員投入多,總體效率低。
隨著新科技﹑新技術在電網中不斷應用,供電企業的管理方式也發生著巨大轉變,管理效率也在不斷提升。根據新形勢下智能電網企業的發展需要,順勢推出“全能型”供電所的建設,我認為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據省電力公司安排,衛輝市唐莊供電所將啟動創建“全能型”供電所工作。打造“全能型”供電所,我認為首先要加大新技術的應用力度。過去,營業廳辦理業務高峰期像火車站,繳費﹑業擴﹑咨詢的人擠滿了窗口,而通過新技術的使用,線上繳費﹑線上業務辦理﹑自助終端服務等一系列高效措施得以實施。這樣一來,營業廳得以優化功能設置﹑增加智能體驗,線上﹑線下服務相互補充,由辦理業務為主向引導客戶為主轉變,提升了供電營業廳綜合服務能力。其次,人員素質需要進一步提升。高科技設備帶來管理上質的飛躍的同時,也需要人員來維護,人員隊伍需要通過培訓﹑學習來適應新的要求。在信息爆炸時代,只有通過不斷加強學習,才能適應快速發展的企業用工需求。
先行先試,努力讓供電“服務零距離”
開封市祥符供電公司黨群部 苑景波
位于開封市祥符區東部的仇樓供電所,在開封供電區率先啟動“全能型”供電所建設。祥符電力人用來自最基層的鮮活實踐,探索出一條電力優質服務的創新之路。
仇樓供電所總結了傳統供電所的工作短板,摸索出了“服務一次到位”的工作模式,真正做到了電力服務零距離。該所將供電所員工由先前的15人精簡為現在的11人,并分為綜合班和配電班,相應負責內勤業務和外勤業務。營配合一使得業務協同運行,配電班客戶經理在走訪客戶過程中遇到客戶需要立即現場工作的情況時,不會再出現職責不同﹑服務延后的情況。
打造“全能型”供電所,員工素質是關鍵。開封市祥符供電公司在制定實施方案﹑成立領導小組的基礎上,強化專業培訓,有序開展安全技能﹑采集運維﹑系統應用﹑服務溝通能力等方面的培訓,提升員工隊伍技能,建設適應“全能型”供電所工作要求的復合型員工隊伍。“收費人員既要懂營銷服務,又要懂安全生產;運維人員既要懂生產,又要熟悉各類營銷系統應用,明白各系統的功能作用。”仇樓供電所所長李會凱說,下一步,還將加大培訓力度,讓營配業務盡快融合,每一位員工都能承擔一線安全生產﹑營銷﹑優質服務工作,進一步夯實管理基礎﹑提升服務質效。
從“最后一公里”到“服務零距離”,仇樓供電所在“全能型”供電所建設道路上已經先行先試,破局前行。但祥電人明白,所知越多,未知越多,在提供優質供電服務的使命召喚下,未來之路更值得探索和期待。
打造“全能型”供電所應抓好“三個核心”
清豐縣供電公司黨群部 王耀剛
供電所作為供電企業的最基層組織,是企業各項工作的落腳點和實踐者。可以說,企業的發展戰略﹑管理目標﹑思想文化等都貫穿到供電所建設的全過程,如果沒有優秀的供電所作根基,企業的發展就無從談起。那么,如何打造“全能型”供電所呢?筆者認為,應抓好“三個核心”。
抓好供電所所長素質建設是隊伍建設之核心,要針對崗位性質和人員水平不同,因崗定制﹑因材施教,不斷提升所長的執行能力,所長也要自我加壓,增加知識儲備,學會統籌管理,帶領推動觀念﹑制度和技術創新;抓好供電所制度建設是基礎管理之核心,要不斷規范和完善供電所崗位制度﹑對標制度﹑學習制度﹑例會制度和考核制度,努力實現工作內容指標化﹑要求標準化﹑步驟程序化和管理系統化的工作格局;抓好供電所文化建設是激發活力之核心,供電所文化的建設過程,實質上就是職工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過程,要抓好供電所思想文化和特色文化建設,強化企業理念教育﹑法律法規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開展創新型供電所創建活動,通過加大內培外學力度,充分開發職工自主創新能力,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管理文化。
供電所員工要主動學習掌握新業務
南召縣供電公司白土崗供電所員工 王明銘
主動學習掌握新業務﹑新技能,讓自己的工作能力向“全能型”靠攏,是每一名供電所員工當前面臨的緊迫任務。
南召縣是國家級貧困縣,扶貧任務非常重。今年4月,南召縣供電公司接到縣政府要在白土崗鎮桐梓村建造全縣首座村級光伏扶貧電站的任務,我被指派為工作小組成員,需要全程跟蹤項目建設,確保該工程順利建成投運。村級光伏電站是新生事物,而且時間緊﹑任務重,為盡快進入角色,我一邊通過網絡查找資料,學習光伏電站的構造和原理,提高業務技能,一邊和光伏板廠家進行溝通,做到心中有數,確保從方案設計﹑設備安裝到并網﹑電費結算提供全過程服務。在電力設施配套工程施工中,我和同事們多次到現場勘察確定T接方案,積極和村鎮領導進行溝通,協調拉線﹑電桿﹑基坑土地位置,共架設10千伏線路150米﹑配電臺區1個;在設備安裝階段,每天上門幫助調試設備,安裝計量裝置。由于前期工作扎實,電站5月30日實施“零點工程”并網,當天一次性通過驗收,順利并網發電。
隨著當前社會經濟﹑民生發展對供電所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們基層人員只有不斷學習新業務﹑掌握新知識,在處理新問題時才能做到得心應手,“全能型”供電所建設才能真正落地。
思想教育是一把金鑰匙
平頂山華辰公司遵化供電所所長 宋俊菲
供電所人員素質的高低,體現和反映了電網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水平和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在推進鄉鎮供電業務“末端融合”,打造“全能型”鄉鎮供電所工作中,遵化供電所把思想教育作為培育團隊精神的一把金鑰匙,貫穿于班組生產生活。
遵化供電所將快速搶修﹑優質服務﹑業務報裝等工作分解﹑落實到供電所每個成員身上,實行責任考核制,使供電所建設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調動職工參與的積極性,提高班組建設的水平。積極開展服務之星﹑安全之星等評比﹑競賽活動,尋找差距,發現問題,彌補不足,解決問題,在班組和職工之間建立一種激勵﹑競爭機制,真正使供電所建設深入每個職工的心里,并使人人都成為身體力行的標兵。把制度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有機地結合起來,建立健全了以崗位責任制為主要內容的各項管理制度,做到工作有內容,考核有標準,并經常開展自檢﹑互檢活動,促進了職工主人翁責任感的樹立。同時,積極開展談心活動,虛心傾聽職工的建議和意見,了解他們的思想﹑工作﹑生活狀況,對家庭有困難的員工,發動職工主動幫助,體現集體的力量和溫暖,最大限度地激發和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