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結輝
(江蘇省如皋市惠民醫院 江蘇 南通 226500)
用不同的方法治療腹部手術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對比
薛結輝
(江蘇省如皋市惠民醫院 江蘇 南通 226500)
目的:對比研究用不同的方法治療腹部手術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方法:選取某院收治的69例腹部手術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將這69例患者平均分為X組、Y組和Z組。使用常規換藥療法對X組患者進行治療,使用簡易封閉負壓引流術對Y組患者進行治療,使用碘伏清洗法對Z組患者進行治療。治療結束后,對比這三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以及其手術切口愈合的用時和住院的時間。結果:Y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以及其手術切口愈合的用時和住院的時間均明顯優于X組和Z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與使用常規換藥療法和碘伏清洗法治療腹部手術切口脂肪液化相比,用簡易封閉負壓引流術治療腹部手術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更好,患者康復的時間更短。因此,簡易封閉負壓引流術可作為臨床上治療腹部手術切口脂肪液化的首選方法。
腹部手術切口脂肪液化;簡易封閉負壓引流術;常規換藥療法;碘伏清洗法;效果;對比
腹部手術切口脂肪液化是進行腹部手術的患者常見的并發癥。此病主要是由于患者腹部的脂肪層較厚引起的,多發生在手術結束后的5~7天之間。此病的主要表現為:患者手術切口的愈合速度較慢,有大量黃色的滲出液。這種滲出液中可見大量的脂肪粒,但對其進行細菌培養檢查的結果為陰性。此外,此病患者的手術切口不存在紅腫的癥狀,對其手術切口進行按壓不會引起明顯的疼痛。由于腹部手術切口脂肪液化可嚴重影響患者手術切口愈合的速度,因此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危害極大[1]。目前,臨床上可用于治療腹部手術切口脂肪液化的方法主要包括常規換藥療法、簡易封閉負壓引流術和碘伏清洗法。為了比較用這三種方法治療腹部手術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我們進行了本次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擇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69例腹部手術切口脂肪液化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這69 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條件:(1)其病情均符合黎少芳等人[2]提出的腹部手術切口脂肪液化的診斷標準。(2)均為自愿參加本次研究,且均能主動地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3)均未合并有嚴重的手術切口感染。(4)均未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礙和嚴重的肝、腎功能不全。他們中有進行闌尾切除手術的患者36例,有進行疝氣手術的患者19例,有進行其他腹部手術的患者14例。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將這69例患者平均分為X組、Y組和Z組。在X組中,有男患者9例,女患者14例,其年齡在25~6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17±11.36)歲。在Y組中,有男患者12例,女患者11例,其年齡在27~6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6.86±11.82)歲。在Z組中,有男患者11例,女患者10例,其年齡在20~7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6.12±10.94)歲。三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我院使用常規換藥療法對X組患者進行治療。進行常規換藥治療的方法是:在患者手術結束后,先用濃度為0.85%的氯化鈉溶液沖洗其手術切口,然后用新潔爾滅溶液對其手術切口進行消毒,最后將重組人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噴灑在其手術切口上,并在其手術切口上放置引流條[3]。可每天換藥1次。
1.2.2 我院使用簡易封閉負壓引流術對Y組患者進行治療。進行簡易封閉負壓引流治療的方法是:先用生理鹽水仔細沖洗患者的手術切口,然后用VSD敷料對其手術切口的腔隙進行填充,并用絲線對其手術切口與VSD敷料的結合處進行縫合。完成上述操作后,用生物半透薄膜將整個手術切口完全覆蓋,并在手術切口內放置引流管,使手術切口處的負壓力保持在53~203mmHg[4]之間。
1.2.3 我院使用碘伏清洗法對Z組患者進行治療。進行碘伏清洗治療的方法是:在患者手術結束后,先用濃度為0.85%的氯化鈉溶液沖洗其手術切口,然后使用濃度為35%的碘伏溶液清洗其手術切口,最后在手術切口上放置引流條。可每天治療1次。
1.3 觀察指標和療效判定標準 治療結束后,對比這三組患者的臨床療效以及其手術切口愈合的用時和住院的時間。我們根據《臨床醫藥實踐》中規定的內容制定了本次研究的療效評定標準:(1)顯效:經治療,患者手術切口處的脂肪滲出液基本消失,其手術切口基本愈合。(2)有效:經治療,患者手術切口處的脂肪滲出液明顯減少,其手術切口愈合60%以上。
(3)無效:經治療,患者未達到上述標準。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三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對比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Y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優于X組和Z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對比
2.2 三組患者手術切口愈合用時和住院時間的比較 Y組患者手術切口愈合的用時和住院的時間均明顯短于X組和Z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三組患者手術切口愈合用時和住院時間的比較(±s )

表2 三組患者手術切口愈合用時和住院時間的比較(±s )
組別n切口愈合時間(d)住院時間(d)X組2316.2±2.418.6±3.1 Y組2314.9±2.116.3±2.4 Z組2318.4±2.919.5±3.3 t值7.6847.426 P值0.0290.034
手術切口脂肪液化是進行腹部手術的患者常見的并發癥,也是導致其手術切口長期不愈合的主要原因[5]。目前,臨床上可用于治療腹部手術切口脂肪液化的方法主要包括常規換藥療法、簡易封閉負壓引流術和碘伏清洗法。在這三種治療方法中,簡易封閉負壓引流術是一種新型的手術切口脂肪液化治療方法。該方法的原理是利用引流管產生的負壓來吸除手術切口上的脂肪滲出液,同時保證手術切口始終處于真空的環境中,從而抑制手術切口處細菌的生長,促進手術切口的愈合。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使用簡易封閉負壓引流術進行治療的Y組患者其治療的總有效率以及其手術切口愈合的用時和住院的時間均明顯優于使用常規換藥療法進行治療的X組患者和使用碘伏清洗法進行治療的Z組患者。這說明,與使用常規換藥療法和碘伏清洗法治療腹部手術切口脂肪液化相比,用簡易封閉負壓引流術治療腹部手術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更好,患者康復的時間更短。因此,簡易封閉負壓引流術可作為臨床上治療腹部手術切口脂肪液化的首選方法。
[1]肖蓉,任巧梅,陳擁軍.中藥外敷聯合紅外線照射治療腹部手術切口脂肪液化的療效及護理[J].中醫藥導報,2016,05(07):114-116.
[2]黎少芳,路海云,謝佩珠,等.銀離子敷料聯合免縫膠帶治療脂肪液化合并感染切口的療效觀察[J].護理研究,2014,08(27):3386-3387.
[3]殷勤,謝倩.紅外線結合濕潤燒傷膏及糜蛋白酶在婦產科手術切口脂肪液化中的應用[J].激光雜志,2015,10(05):86-88.
[4]林碧英,徐惠冰.微波照射聯合利凡諾注射液治療腹部手術切口愈合不良的臨床體會[J].中國醫藥科學,2015,03(10):70-73.
[5]吳綺霞,余芳,梁冬梅,等.高滲糖胰島素預防和治療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臨床療效觀察[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0,11(06):1408-1409.
R656
B
2095-7629-(2017)3-0061-02
薛結輝,男,1987年5月出生,漢族,江蘇如皋人,本科學歷,執業醫師,研究方向為普外科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