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繼新
(開封市祥符區第一人民醫院內科 河南 開封 475100)
多烯磷脂酰膽堿聯合二甲雙胍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效果探討
胡繼新
(開封市祥符區第一人民醫院內科 河南 開封 475100)
目的:探討聯用多烯磷脂酰膽堿與二甲雙胍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臨床效果。方法:將開封市祥符區第一人民醫院近年來收治的104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隨機分為聯用組與非聯用組,每組各有52例患者。用多烯磷脂酰膽堿對非聯用組患者進行治療,聯用多烯磷脂酰膽堿與二甲雙胍對聯用組患者進行治療,然后對比接受治療前后兩組患者AL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ST(谷草轉氨酶)、FPG(空腹血糖)及FINS(空腹胰島素)的水平,同時比較接受治療后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結果:在接受治療前,兩組患者ALT、AST、FPG及FINS的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接受治療后,聯用組患者ALT、AST、FPG及FINS的水平均明顯低于非聯用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聯用多烯磷脂酰膽堿與二甲雙胍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顯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與肝功能,提升其治療效果。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多烯磷脂酰膽堿;二甲雙胍;臨床效果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種與胰島素抵抗及遺傳易感性密切相關的代謝應激性肝病。該病是肝纖維化、失代償期肝硬化、肝功能衰竭以及肝細胞癌等肝臟疾病直接的誘發原因,也是2型糖尿病及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的誘發原因之一。多烯磷脂酰膽堿是臨床上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常用藥[1]。不過,該藥在控制患者血糖的水平、糾正其出現的胰島素抵抗以及改善其肝功能等方面的效果并不理想。相關的臨床資料顯示[2,3],聯用多烯磷脂酰膽堿與二甲雙胍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取得較令人滿意的效果。為了進一步證實該療法的有效性,我們對我院收治的104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研究。
1.1 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04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將這104例患者隨機分為聯用組與非聯用組,每組各有52例患者。在聯用組患者中,有男性35例、女性17例,其年齡介于46~6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4.87±4.28)歲。在非聯用組患者中,有男性34例、女性18例,其年齡介于47~6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5.21±4.42)歲。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采用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由賽諾菲北京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號為H20059010)對非聯用組患者進行治療。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的用法為:初始用量為每次服2粒,每天服3次,然后根據患者病情的改善情況將服用劑量調節為每次服1粒,每天服3次,連續服用3個月。
1.2.2 聯用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與二甲雙胍(由吉林省長恒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號為H22020722)對聯用組患者進行治療。多烯磷脂酰膽堿的用法與非聯用組患者相同。二甲雙胍的用法為:每次服0.25g,每天服3次,連續服用3個月。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接受治療前后兩組患者ALT、AST、FPG及FINS的水平,同時比較接受治療后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中所得的數據進行計算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接受治療前后兩組患者ALT、AST、FPG及FINS水平的對比 在接受治療前,兩組患者ALT、AST、FPG及FINS的水平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接受治療后,兩組患者ALT、AST、FPG及FINS的水平均明顯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接受治療后聯用組患者ALT、AST、FPG及FINS的水平均明顯低于非聯用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接受治療前后兩組患者ALT、AST、FPG及FINS水平的對比(±s)

表1 接受治療前后兩組患者ALT、AST、FPG及FINS水平的對比(±s)
時間組別ALT(U/l)AST(U/l)FPG(mmol/l)FINS(mU/l)治療前聯用組(n=52)81.81±12.3686.98±14.258.83±1.2512.14±2.54非聯用組(n=52)82.01±12.3586.37±14.328.87±1.2712.11±2.39 t 0.0830.2180.1620.062 P>0.05治療后聯用組(n=52)35.67±9.5636.54±8.245.62±0.968.63±1.36非聯用組(n=52)49.84±10.3347.36±9.877.32±1.2210.35±1.61 t 7.2606.0687.8975.885 P<0.05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的對比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的對比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慢性肝病。該病患者主要的臨床表現包括乏力、消化不良、空腹血糖升高、血壓升高以及血脂紊亂等。近年來,該病的發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趨勢,嚴重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與生活質量[4]。
目前,臨床上常用多烯磷脂酰膽堿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進行治療。多烯磷脂酰膽堿的主要成分1,2-二亞油酰磷脂酰膽堿可在進入人體的肝細胞以后,與肝細胞及細胞器膜相結合,成為生物膜的一部分,從而對已被破壞的肝細胞膜的結構進行修復,增加肝細胞膜的流動性與穩定性,最終達到保護肝細胞的目的。該藥還可促進細胞可溶性質粒的形成,從而加快人體內脂肪被分解的速度,抑制脂肪在肝臟內聚集。二甲雙胍是臨床上廣泛使用的胰島素增敏劑,也是一種常見的降糖藥。該藥可通過增加周圍組織糖的無氧酵解、抑制肝糖原異生、促進胰島素與其受體結合等機制,達到降低患者血糖水平的目的。將多烯磷脂酰膽堿與二甲雙胍聯用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進行治療不僅可提高治療的效果,還有利于控制患者空腹血糖的水平,改善其肝功能,進而提升其預后[5]。葉非等人的研究[6]結果顯示,聯用多烯磷脂酰膽堿與二甲雙胍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進行治療后,其肝功能與血糖水平均得到顯著改善,且其對藥物的耐受性較好,不良反應的發生率較低。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在接受治療后,聯用組患者ALT、AST、FPG及FINS的水平均明顯低于非聯用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研究結果與葉非等人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聯用多烯磷脂酰膽堿與二甲雙胍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效果顯著,安全性高。該聯合用藥法可作為臨床上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優選療法。
[1]龐樹朝,張軍平,陳美玲,等.調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聯素表達異常防治動脈粥樣硬化[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7):1755-1757.
[2]韋建良.多烯磷脂酰膽堿聯合二甲雙胍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療效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25(17):3953-3954.
[3]黃英.二甲雙胍聯合多烯磷脂酰膽堿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傷殘醫學,2015,23(7):17-19.
[4]徐麗麗.老年高血壓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靜息心率的變化及臨床意義[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18):5307-5308.
[5]侯光華,汪慧蘭,周紅星,等.二甲雙胍片聯合健脾調脂化瘀方治療肥胖癥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2013,21(1):11-14.
[6]葉非,包劍鋒,陳蓉.多烯磷脂酰膽堿聯合二甲雙胍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17):102-104,107.
R575
B
2095-7629-(2017)3-0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