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娟娟
(浙江省寧波市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13醫院,浙江 寧波 315040)
對接受甲狀腺切除術的甲狀腺瘤患者進行精細化護理的效果評析
陶娟娟
(浙江省寧波市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13醫院,浙江 寧波 315040)
目的:探討對接受甲狀腺切除術的甲狀腺瘤患者進行精細化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將浙江省寧波市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13醫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間收治的60例甲狀腺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抽取紅籃球分組法將這60例患者分成Ⅰ組(30例)和Ⅱ組(30例)。在這兩組患者接受甲狀腺切除術期間,對Ⅱ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對Ⅰ組患者實施精細化護理。護理結束后,比較兩組患者的焦慮評分、睡眠質量評分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結果:Ⅰ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3.33%(1/30),Ⅱ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33.33%(10/30)。Ⅰ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Ⅱ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Ⅰ組患者的平均焦慮評分和平均睡眠質量評分分別為(38.73±10.29)分、(13.34±4.83)分。Ⅱ組患者的平均焦慮評分和平均睡眠質量評分分別為(50.41±10.26)分、(18.79±10.55)分。Ⅰ組患者的焦慮評分、睡眠質量評分均優于Ⅱ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接受甲狀腺切除術的甲狀腺瘤患者進行精細化護理能夠改善其睡眠質量,緩解其焦慮的癥狀,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甲狀腺瘤;精細化護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睡眠質量;臨床效果
甲狀腺瘤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頭頸部腫瘤。進行甲狀腺切除術是臨床上治療甲狀腺瘤的常用手段[1]。有研究指出,對接受甲狀腺切除術的甲狀腺瘤患者進行精細化護理的臨床效果較好。在本文中,筆者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13醫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間收治的60例甲狀腺瘤患者進行了對照研究。
1)病情符合甲狀腺瘤的診斷標準[2]。2)具有進行甲狀腺切除術的指征。
1)合并有血液系統疾病。2)合并有肝、腎功能不全。3)合并有精神疾病。
抽選浙江省寧波市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13醫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間收治的60例甲狀腺瘤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采用抽取紅籃球分組法將這60例患者分成Ⅰ組(30例)和Ⅱ組(30例)。Ⅰ組患者中有男16例,女14例;其病程在1年至5年之間,平均病程為(3.04±1.42)年;其中年齡最大的71歲,年齡最小的35歲,平均年齡為(60.04±7.82)歲。Ⅱ組患者中有男17例,女13例;其病程在1年至5年之間,平均病程為(3.33±1.17)年;其中年齡最大的70歲,年齡最小的36歲,平均年齡為(61.41±7.44)歲。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在這兩組患者接受甲狀腺切除術期間,對Ⅱ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其中包括:1)在患者入院后,對其進行健康教育。2)告知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4)指導患者進行適量的運動鍛煉。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Ⅰ組患者實施精細化護理。1)在術前,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手術體位訓練和床上排便訓練,并指導其掌握正確咳嗽的方法。2)護理人員協助患者進行頸部拉伸訓練,每天訓練2次,每次訓練30min至90min。3)護理人員積極與患者進行交流,并對其進行心理疏導,以消除其負面情緒。同時,深入了解患者內心的顧慮,耐心地傾聽其主訴,并盡量滿足其合理需求。4)護理人員為患者介紹手術的方法,糾正其錯誤的觀念,使其能夠正確地認識自身的病情。5)護理人員提前讓患者熟悉手術室環境,以減輕其陌生感和恐慌感。同時,向患者介紹手術用的 設備、儀器,并為其講解這些手術設備、儀器的功能和作用。6)在術中,護理人員告知患者要保持仰臥位,并使用軟枕墊將其雙肩墊高20cm至30cm[3]。7)在術后,護理人員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同時,使用彈力頸部固定帶對患者的頸部進行固定,并叮囑其減少頸部的活動量。8)護理人員及時為患者更換敷料,并密切觀察其引流液的顏色、性狀、流量。9)窒息和喉頭水腫均為接受甲狀腺切除術患者常見的術后并發癥[4]。因此,在術后,護理人員應及時對患者進行低流量吸氧。對于痰液量較多且黏稠的患者,應及時遵醫囑對其進行霧化吸入治療,以稀釋其痰液,緩解其喉頭水腫的癥狀。同時,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者是否出現嘶啞、失聲和嗆咳等癥狀,一旦發現其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告知主治醫生對其進行處理。
觀察兩組患者的焦慮評分、睡眠質量評分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使用焦慮自評量表對患者的焦慮癥狀進行評價[5]。該量表的分值在0分至100分之間。50分為判斷患者是否存在焦慮情緒的臨界值。評分≥50分,表示患者存在焦慮情緒。評分<50分,表示患者不存在焦慮情緒?;颊叩牡梅衷礁撸f明其焦慮癥狀越嚴重。使用PSQI量表評價患者的睡眠質量[6]。該量表的分值在0分至21分之間?;颊叩牡梅衷降?,說明其睡眠質量越好。
采用SPSS19.0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患者的焦慮評分、睡眠質量評分用(±s)表示,采用t檢驗,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手術結束后,Ⅰ組患者中有1例(占3.33%)患者發生了創口腫脹,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3.33%(1/30)。Ⅱ組患者中有2例(占6.67%)患者發生了喉返神經損傷,有2例(占6.67%)患者發生了創口腫脹,有3例(占10.00%)患者發生了高熱,有3例(占10.00%)患者發生了喉頭水腫。Ⅱ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33.33%(10/30)。Ⅰ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Ⅱ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Ⅰ組患者的平均焦慮評分和平均睡眠質量評分分別為(38.73±10.29)分、(13.34±4.83)分。Ⅱ組患者的平均焦慮評分和平均睡眠質量評分分別為(50.41±10.26)分、(18.79±10.55)分。Ⅰ組患者的焦慮評分、睡眠質量評分均優于Ⅱ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表2 兩組患者焦慮評分、睡眠質量評分的比較 (±s,分)

表2 兩組患者焦慮評分、睡眠質量評分的比較 (±s,分)
注:與Ⅱ組相比較,*P<0.05。
組別焦慮評分睡眠質量評分Ⅰ組(n=30)38.73±10.29*13.34±4.83*Ⅱ組(n=30)50.41±10.2618.79±10.55
甲狀腺瘤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頭頸部腫瘤。進行甲狀腺切除術是臨床上治療甲狀腺瘤的常用手段。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Ⅰ組患者的焦慮評分、睡眠質量評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均低于Ⅱ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上述研究結果與張璞、耶莉娜等學者的研究結果[7]相似。
綜上所述,對接受甲狀腺切除術的甲狀腺瘤患者進行精細化護理能夠改善其睡眠質量,緩解其焦慮的癥狀,降低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1] 陳素瓊.分析認知護理在改善甲狀腺瘤手術病人應激反應中的作用[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6,29(4):611,612.
[2] 胡芳.認知護理對甲狀腺瘤手術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33):215.
[3] 羅利霞,蔡軍莉.甲狀腺瘤手術患者護理中認知護理干預的應用意義探析[J].心理醫生,2015,21(19):142.
[4] 吳瑩芳.認知護理干預對甲狀腺瘤手術患者應急反應的觀察與效果[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31):258-259.
[5] 王冠,高君,徐馨,等.認知護理干預減輕甲狀腺瘤術后應激反應的效果評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6,24(9):169-170.
[6] 謝哲華,曾洪財.臨床護理路徑在甲狀腺瘤圍手術期護理的應用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12):225-226.
[7] 張璞,耶莉娜.甲狀腺瘤圍手術期優質護理服務模式的施行效果評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44):3,2.
R473
B
2095-7629-(2017)7-01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