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本
(文昌市人民醫院消化內分泌科 海南 文昌 571300)
甘精胰島素和瑞格列奈治療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范 本
(文昌市人民醫院消化內分泌科 海南 文昌 571300)
目的:探討使用甘精胰島素和瑞格列奈治療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選取近期我院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這些患者入院的時間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為對照組患者使用預混胰島素進行治療,為實驗組患者使用甘精胰島素和瑞格列奈進行治療。然后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低血糖事件發生的情況及FPG(空腹血糖)、2hPG(餐后2h血糖)、HbAlc(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結果:經治療,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低血糖事件的發生率及FPG、2hPG、HbAlc的水平均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使用甘精胰島素和瑞格列奈治療2型糖尿病的效果顯著,患者不易發生低血糖事件。
2型糖尿病;甘精胰島素;瑞格列奈;低血糖事件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疾病。據統計,我國糖尿病患者已超過4000萬人,其中有97%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為2型糖尿患者[1]。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是多飲、多食、多尿、消瘦等。該病患者持續處于高血糖的狀態,容易發生心、腦、眼、腎等臟器的并發癥。因此,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十分關鍵[2]。為探討使用甘精胰島素和瑞格列奈治療2型糖尿病的效果,我院對近期收治的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上述兩種藥物進行治療,獲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WHO制定的關于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這些患者均未出現嚴重的并發癥,未患有惡性腫瘤,無嚴重的肝、腎功能障礙。根據這些患者入院的時間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34例患者。對照組中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5例;其平均年齡為(56.04±6.27)歲;其平均病程為(6.72±2.01)年。實驗組中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6例;其平均年齡為(56.12±6.17)歲;其平均病程為(6.68±2.09)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所有患者均進行飲食指導,并為其制定合理的運動計劃。在此基礎上,為對照組患者使用預混胰島素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在患者早餐前和晚餐前30 min為其皮下注射預混胰島素,起始劑量為0.4 U/kg。然后根據患者的血糖水平調節用藥的劑量。為實驗組患者使用甘精胰島素和瑞格列奈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讓患者在三餐前口服瑞格列奈,起始劑量為0.5~1.0 mg。然后根據患者的血糖水平調節用藥的劑量。在患者睡前對其皮下注射甘精胰島素,起始劑量為0.2 U/(kg·d)。然后根據患者的血糖水平調節用藥的劑量。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FPG、2hPG、HbAlc的水平及低血糖事件的發生情況。觀察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其FPG的水平<7.0 mmol/L,或FPG的水平較治療前降低30%。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好轉,其FPG的水平為7.0~8.5 mmol/L,或FPG的水平較治療前降低10%~29%。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未得到改善,其FPG的水平較治療前降低<10%[3]。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的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進行處理,患者FPG、2hPG及HbAlc的水平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及低血糖事件的發生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 經治療,實驗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n,%)
2.2 兩組患者FPG、2hPG及HbAlc的水平 經治療,實驗組患者FPG、2hPG及HbAlc的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FPG、2hPG及HbAlc的水平(±s)

表2 兩組患者FPG、2hPG及HbAlc的水平(±s)
組別 FPG(mmol/L)2hPG(mmol/L)HbAlc(%)實驗組(n=34)6.02±0.46 6.79±1.37 6.23±1.49對照組(n=34)7.09±0.82 8.15±1.63 7.15±1.61 t 6.636 3.724 2.445 P 0.000 0.000 0.017
2.3 兩組患者低血糖事件發生的情況 治療期間,實驗組中有1例(2.94%)患者發生了低血糖事件,對照組中有7例(20.59%)患者發生了低血糖事件。實驗組患者低血糖事件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100,P=0.024)。
目前,臨床上對2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部分學者認為,2型糖尿病的發生與患者存在胰島素抵抗及β細胞功能異常等因素有關。糖尿病的病程較長,該病患者的血糖若得不到良好的控制,會導致其病情加重,發生多種并發癥,甚至危及其生命安全。目前尚無根治糖尿病的方法,治療該病的原則主要是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其并發癥的發生率。
瑞格列奈是非磺脲類促胰島素分泌劑。該藥可通過抑制β細胞K+通道,來抑制K+的外流,促進Ca2+內流,進而達到增加胰島素分泌量,控制血糖水平的目的。患者服用瑞格列奈1 h內,其血藥濃度即可達到峰值,并在4~6 h清除該藥。因此,該藥起效快,不易在組織內蓄積[1]。甘精胰島素是一種長效的胰島素類似物,其半衰期可達24 h,藥效比較穩定。患者每天注射一次甘精胰島素即可達到良好的降糖效果。此外,甘精胰島素注入人體后無明顯的峰值濃度,因此,該藥很少會引發低血糖事件[4]。將瑞格列奈和甘精胰島素聯合用于治療2型糖尿病,可起到協同作用,增強降糖的效果。
綜上所述,使用甘精胰島素和瑞格列奈治療2型糖尿病的效果顯著,患者不易發生低血糖事件。
[1] 任向東.甘精胰島素與瑞格列奈聯用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01):18-19.
[2] 古力巴哈·艾力.甘精胰島素與瑞格列奈聯合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傷殘醫學,2013,21(04):199-200.
[3] 李欣.甘精胰島素聯合瑞格列奈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05):17-18.
[4] 劉冬梅,張靜.瑞格列奈與甘精胰島素聯合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分析[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5,26(05):557-559.
R587.1
B
2095-7629-(2017)2-0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