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留珍
(江蘇省常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江蘇 常州 213000)
對行鼻內鏡手術的慢性鼻竇炎合并鼻息肉患者進行預防并發癥護理的效果探析
時留珍
(江蘇省常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江蘇 常州 213000)
目的:探討分析對接受鼻內鏡手術的慢性鼻竇炎合并鼻息肉患者進行預防并發癥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近期我院收治的接受鼻內鏡手術的慢性鼻竇炎合并鼻息肉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對觀察組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預防并發癥的護理,然后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及其生活質量的評分。結果: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接受鼻內鏡手術的慢性鼻竇炎合并鼻息肉患者進行預防并發癥護理的臨床效果顯著。
鼻內鏡手術;慢性鼻竇炎鼻息肉;并發癥預防性護理;臨床效果;探析
慢性鼻竇炎是一種常見病,具有病程較長等特點。當慢性鼻竇炎合并鼻息肉后,會進一步增加治療的難度,并可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近年來,隨著耳鼻喉科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功能性內窺鏡手術應運而生,并被臨床上廣泛應用。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對接受鼻內鏡手術的慢性鼻竇炎合并鼻息肉患者進行預防并發癥護理的臨床效果,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1.1 一般資料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3年6月~2015年11月間我院收治的80例接受鼻內鏡手術的慢性鼻竇炎合并鼻息肉患者。我們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40例)和觀察組(40例),兩組患者的各項檢查結果均符合慢性鼻竇炎及鼻息肉的診斷標準[1]。在對照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有20例,其年齡為8~53歲,平均年齡為(17.89±2.13)歲;在觀察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1例,女性患者有19例,其年齡為8~52歲,平均年齡為(18.56±2.08)歲。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 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 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2]是:①不符合鼻內鏡手術操作指征的患者。②無家屬或法定監護人的患者。③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
1.3 護理方法
1.3.1 對照組患者 對對照組患者進行術前準備、術中護理配合、術后護理、用藥護理及對癥護理等基礎性的常規護理。
1.3.2 觀察組患者 對觀察組患者在進行上述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預防并發癥的護理,具體的方法是:①進行預防鼻內出血的護理:鼻內出血是接受鼻內鏡手術的患者較為常見的一種并發癥,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其出現貧血或休克等情況。因此,護士要在手術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鼻內出血的情況。在一般情況下,患者的前鼻部位會存在少量的滲出性血水樣分泌物,這屬于正常的現象,護士要耐心地對患者進行解釋,以消除其不良情緒。但若是患者的前鼻部位有新鮮的血液流出,且呈持續流出的狀態,護士則應及時告知醫師,并配合醫師立即對患者進行止血處理,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其發生休克。②進行預防顱內并發癥的護理:顱內并發癥多因患者的顱底或硬腦膜受到損傷而引發。因此,在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密切配合醫師的操作,盡量縮短手術的時間,以避免對患者的顱底或硬腦膜造成損傷。此外,由于術后需要對患者的鼻腔進行填塞處理,因此無法及時發現其鼻腔中是否存在腦脊液。因此,護士要在為患者取出鼻腔填塞物后,立即對其鼻腔內的分泌物進行觀察,準確分辨分泌物中是否存在腦脊液。一般情況下,若護士發現患者的鼻腔內存在清亮的液體時,要立即通知醫師,并留取液體標本送檢,同時告知患者保持半臥位休息,禁止劇烈咳嗽,以免使其顱內壓上升。③進行預防鼻腔粘連的護理:鼻內鏡手術是一種新型的微創手術技術。即便如此,這種手術仍屬于有創操作,仍會對患者的鼻黏膜造成損傷。因此,護士要做好患者的鼻腔沖洗工作,同時嚴格按照醫囑為其換藥,以避免其出現鼻腔粘連的情況。在對患者進行鼻腔沖洗的過程中,護士的動作要輕柔、快速。此外,對于合并鼻內出血或顱內并發癥的患者,應禁止對其進行鼻腔沖洗,以避免加重其臨床癥狀。
1.4 觀察指標 ①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②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采用SF-36量表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分,該量表共包含4個方面的評價內容,分別是生理機能、軀體疼痛、情感健康和精神健康,每項評價內容的最高分值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3]。
2.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7.5%,對照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30.0%,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2.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在生理機能、軀體疼痛、情感健康及精神健康等方面的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s)
組別 例數 生理機能 軀體疼痛 情感健康 精神健康觀察組 40 88.45±12.31 84.63±12.47 89.18±12.88 86.45±12.22對照組 40 43.24±6.14 45.14±7.04 42.66±6.57 46.51±6.93 t值 —— 12.621 13.542 12.981 13.029 P值 —— 0.000 0.000 0.000 0.000
慢性鼻竇炎是耳鼻喉科臨床上十分常見的一種疾病,具有發病率較高、病程較長等特點,可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據統計,大多數慢性鼻竇炎患者均會合并鼻內息肉,這不僅大大提高了治療的難度,還會對手術的順利進行造成影響[4]。據權威文獻[5]報道,在對慢性鼻竇炎合并鼻息肉患者進行鼻內鏡手術的過程中,護士要堅持以“預防為主”的護理理念,做好術后并發癥的預防工作,從而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進而提高其生活質量。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這一結果與王雪[6]等學者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對接受鼻內鏡手術的慢性鼻竇炎合并鼻息肉患者進行預防并發癥護理的臨床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馮娟,吳國英,雍軍,等.鼻內鏡手術治療伴與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竇炎患者的療效[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14,37(09):1161-1163.
[2] 王榮兵.鼻內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和鼻息肉療效、并發癥的預防及處理[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21):175-176.
[3] 陳衛華.鼻內鏡下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的臨床療效及并發癥的預防[J].吉林醫學,2013,34(32):6692-6693.
[4] 張麗娜,楊士娟,邸瑞玲.循證護理在預防慢性鼻竇炎和鼻息肉行鼻內鏡手術并發癥中的應用[J].河北醫藥,2011,33(12):1907-1908.
[5] 李碩. 探析慢性鼻竇炎鼻息肉行鼻內鏡手術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對策的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2014,54(15):65-66.
[6] 王雪.慢性鼻竇炎鼻息肉行鼻內鏡手術并發癥的預防與護理分析[J].生物技術世界,2016,19(02):131.
R473
B
2095-7629-(2017)2-0153-02
時留珍,女,1978年1月5日出生,籍貫為江蘇常州,本科學歷,現為江蘇省常州市第三人民醫院主管護師,研究方向為耳鼻喉科的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