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俊杰
雖然沒有統一固定的定義,但學界一般認為,制造業服務化是對當代制造業其中一個發展趨勢的概括化描述。制造業服務化是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發達國家興起的一種新的制造業發展模式。GE的財務公司業務,IBM的咨詢業,XEROX的文檔管理業務等都屬于這一范疇。這種產業發展模式的特點是在制造業內部自發演化出服務業務,并逐漸成為企業的重要價值來源。這一發展趨勢或現象應該引起職業教育界的高度關注。
關注制造業服務化是職業教育關注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體現。作為與經濟社會發展關系最為緊密的職業教育,必須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最新樣態保持高度敏感。制造業是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制造2025”的出臺又被學界熱議。但是,不少成果只是從一種所謂的頂層設計、宏觀層面來看待中國制造。但是,中國制造未來怎樣,有什么樣的發展方向卻是語焉不詳的。在這種背景下,分析制造業服務化便是一種從更鮮活的、立體的視角理解制造業的一種取向。
要從全行業的角度來理解制造業服務化。制造業服務化不僅是裝備制造等大型制造業或者重型制造業的專利,甚至在中小微企業或者小型產品制造業領域也開始呈現出制造業服務化的發展態勢。甚至可以說,制造業服務化還是中小微行業企業實現彎道超車、謀求跨越式發展的一種必然出路。
要從全產業鏈的角度來看待制造業服務化。即制造業服務化絕不等于制造行業、企業做好售后服務這么簡單,這種趨勢表現在設計、制造、銷售、售后等各個環節。另外,制造業服務化的實現不是靠單獨一個行業企業一家所能實現的,往往需要依賴于全產業鏈或者相關產業的共同進步才能實現。
要從“融合”的方面來理解制造業服務化。制造業服務化可視為制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的一種必然階段。必須從“雙輪驅動”“雙向融合發展”角度來看待。制造業服務化不是制造業趨向服務業的單相思,而是相互吸引而最終融合的相互傾慕??梢哉f,制造業服務化、服務業制造化均是當前制造業和服務業發展的一個獨特階段。
要從更深層次來理解制造業服務化。制造業服務化的深刻含義不僅僅是制造業正在發生某種方向性的變革,而是當今經濟發展日漸整合化、集成化的一種表現。正如同互聯網整體性改變經濟社會發展狀態一樣,產業間的融合性發展、集成化態勢正在多個行業中產生。同時,制造業服務化還可以被視為品牌化的一種延伸。盡管行業的跨界延展并不為經濟界普遍認同,但是在關聯性較強的方面實現制造業與服務業的融合,不失為只有較強實力的制造業品牌或者具有良好美譽度的小型品牌進行拓展發展的一種出路。
制造業服務化對職業教育界具有多方面的啟發意義。例如,作為職業教育界對接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制造業具體構成、新的發展趨勢對于相應人才的構成比例、素養要求均在發生必要的轉型。職業教育要培養能夠服務于制造業發展的專門化人才,必須對這些轉型化了的人才構成和素養要求進行深入解析。其中一個方向是,制造業服務化要求從事制造業的人才不僅具有操作能力,甚至在“智造”“工業4.0”的影響下可能原來非常重要的操作技能會被機器取代,原來意義上的“操作”或許會發生根本改變。再者,面向服務提升的制造、設計以及相應的各環節流程改造也使制造業從事者具備更多軟性能力。在某些特定的制造相關領域,可能關注“服務”比關注“制造”更為迫切。
如果將制造和服務簡單地理解為一條線的兩端,職業教育要培養的人才更趨向于哪一端?各個職業院校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設定。但其前提是,必須看到“服務”這一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