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燕君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企業開始通過賒銷業務來拓展市場規模,提高銷售業績,隨之帶出了應收賬款的問題。應收賬款是企業因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等經營活動,應向購貨單位或接受勞務單位收取而未收的款項。應收賬款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企業擴大銷售、增強競爭力、提高市場占有率,但在實際工作中應收賬款是一把“雙刃劍”,它的過度增加會對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秩序產生不力影響,只有在應收賬款上強化管理,它才有可能成為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經濟效益的得力幫手。
Abstract: With th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economy, enterprises began to expand the market scale and improve the sales performance through credit sales business, and then brought out the accounts receivable. Accounts receivable is a legally enforceable claim for payment held by a business for goods supplied and/or services rendered that customers/clients have ordered but not paid for. Although the accounts receivable can help enterprises to expand sales, enhance competitiveness and improve market share to a certain extent, but in actual work, accounts receivable is a "double-edged sword", whose excessive increase will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normal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enterprise. Only by strengthening the accounts receivable management, can it be possible to become the effective helper to improve core competitiveness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關鍵詞:企業;應收賬款;成因;對策
Key words: enterprise;accounts receivable;cause;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34-0016-02
1 應收賬款對企業的影響
企業經營過程中,應收賬款在企業流動資產所占的比例不宜過高,居高不下的應收賬款一方面降低了企業的資金使用頻率,一定程度上對企業效益產生了不利影響,并且也使企業陷入潛在的財務風險中,過高的應收賬款會掩蓋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影響企業的資產質量,并且會使企業的資金加速外流,降低企業抵抗風險的能力。應收賬款對企業的影響主要有:
1.1 掩蓋了企業的實際狀況,使企業無法實現既定的目標
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物流與資金流并不是同步的。發出商品、開出銷售發票,銷售就告成立,但是通常都無法同步回收相應的貨款,這會產生沒有現金流入的銷售業務損益、銷售稅金上繳及年度內所得稅預繳等會計事項;涉及跨年度銷售收入產生的應收賬款,企業還可能用流動資產對股東年度分紅進行墊付,賬款回收時間越往后延,企業資金周轉風險越大,并且這會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企業真實的經營狀況,同時對企業正常制定生產經營計劃造成干擾,最終會導致企業不能順利實現效益目標。
1.2 夸大了企業的經營成果,影響企業的資產質量,降低企業的信用等級
由于我國企業確認收入時遵循的是權責發生制原則,賒銷收入必須全部記入當期收入。因此企業本期利潤的增加并不能表示本期實現的現金收入。根據謹慎性原則和稅法要求,企業應對應收賬款進行計提壞賬準備,如果企業應收賬款大量存在,存在壞賬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加,即有可能實際發生的壞賬損失遠遠超過提取的壞賬準備,從而給企業帶來損失,而且也夸大了企業的經營成果,增加了企業的風險成本。
1.3 增加了企業的資金流出,降低企業抵抗風險的能力
企業因競爭和擴大銷售而增加的應收賬款,雖然能在短期內增加企業的賬面利潤,但實際上并沒有相應的賬款流入,久而久之會形成資金漏洞,企業就不得不拿出一部分流動資金來“補漏”(比如墊付各種稅金和費用),無形中就加速了現金流出,削弱了企業的造血功能,降低了企業抵抗風險的能力。
2 企業應收賬款的成因
根據有關資料反映,當前我國企業的應收賬款占流動資金的比重高達50%以上,遠遠高于發達國家20%的水平。企業之間應收賬款的拖欠、尤其國營企業之間貨款的相互拖欠,造成了逾期應收賬款居高不下,已經嚴重地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經營,有的甚至由于經不起賬款的拖欠而減產或停產。通過分析,導致企業應收賬款居高不下的原因,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2.1 企業自身的問題
當前我國的企業管理者普遍存在只重銷售而忽視企業的內部管理,主要表現在企業產品競爭力不足、財務管理不規范和考核機制不科學等方面,于是應收賬款就不可避免地產生了。
2.1.1 企業及產品的競爭力不足。這是產生企業應收賬款的主要原因。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市場經濟體制還夠完善,許多企業包括國有企業和民營幾乎都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企業缺乏核心競爭力,生產的產品大多數是買方的市場,加上國內銷售市場不規范,企業之間相互低價,賒銷競爭,如先付貨后收款,以拉攏客戶為其銷售產品;又如先付部分貨款而將全部商品發給客戶,等等,企業的應收賬款也由此產生。endprint
2.1.2 財務管理不規范。主要表現在對賬不及時和監督不力兩個方面:其一,企業在經營和銷售過程中,由于貨物與資金流動在時間和空間上存在差異,以及票據在傳輸和記錄中發生誤差的可能。有的企業由于不及時與客戶對賬,有的即使是對了賬,但只是口頭上的承諾,并沒有形成合法有效的對賬依據,因此就有可能產生應收賬款未能及時到賬。其二,財務管理部門監督不力。目前多數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除了做好對業務部門的服務支持外,往往放松了根據管理制度的要求對經營部門的監督,致使經營部門常常沒有按規定執行相關的規章和制度,出現了業務部門超越權限或違章操作給企業經營帶來負面的影響,賬款的拖欠也就不可避免地產生了。
2.1.3 績效考評機制不科學。在深入企業的調查中發現,有些企業在日常經營中,為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往往將工資報酬與工作業績掛鉤,而忽視了因此可能產生應收賬款和壞賬,未將應收賬款的收回納入考核體系。因此,員工為了個人的利益,片面地追求業績,特別是產品銷售人員,只管擴大銷售量,多銷售產品,而沒有考慮貨款能否及時全額收回,因此導致了應收賬款的大幅度上升。
2.2 外部因素的影響
相對于內部管理而言,外部因素的影響企業更是難以控制,因此也是產生企業應收賬款的重要原因。
2.2.1 企業的競爭性。競爭是企業的生存之道,但同時也是產生應收賬款的最主要的原因。在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中,企業為了生存,必須拓展市場,為了增加產品的銷售,企業除了依靠產品質量、價格、售后服務、廣告等等手段以外,賒銷也是企業擴大銷售的主要手段。賒銷的方法是目前國內企業、特別是小型企業常用的一種銷售策略。賒銷的銷售策略也自然而然地導致應收賬款的產生。
2.2.2 銷售和收款的時間差。在現實的經營中,企業產品的銷售時間和貨款的入賬時間往往是不一致的。這是因為經濟活動中產生的貨款結算需要時間,而且結算手段越落后,需要的結算時間就越長。
2.2.3 客戶的信用因素。企業在日常經營往來中產生了一大批客戶,這些客戶的信用程度將直接影響到企業應收賬款的產生和產生應收賬款的比例。有些客戶由于信用觀念淡薄,在經營中對待應收賬款的問題存在能拖則拖、能欠則欠的思想,消極地對待貨款的歸還,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應收賬款的拖欠。
3 加強應收賬款管理的對策
企業生產經營中,應收賬款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企業擴大銷售、增強競爭力、提高市場占有率,但在實際工作中應收賬款是一把“雙刃劍”,它的過度增加對企業的經營和發展將帶來負面的影響。
3.1 應收賬款的事前控制
事前風險的控制,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應該是相對簡單的,成本也較低,效果也是最好和最明顯的。根據有關的資料統計,實施事前管理,加強事前控制,可以防止70%的拖欠風險。所以說,做好事前管理對于企業的經營和發展無疑是至關重要的,它不但關系到企業計劃的落實和完成,更關系到企業經營效益和利潤的實現,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3.2 應收賬款的事中監管
從應收賬款發生之日起,到應收賬款到期日,企業對客戶必須進行全程跟蹤和監督,以確保客戶按時足額支付貨款,最大限度地降低逾期賬款的發生率。
3.3 應收賬款的事后清收
產生壞賬是應收賬款面臨的最大風險,根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應收賬款逾期時間越長,追回賬款的成功率就越低。在壞賬發生之前采取果斷有力的措施,及時追回應收賬款、減少損失。這可以從下列幾個方面進行:
①建立應收賬款收回責任制。
②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實施債務重組。
③采取出售債權的方法收回應收賬款。
④積極運用法律手段爭取及時收回應收賬款。
總之,企業在生產經營中,要完全徹底地杜絕應收賬款的發生幾乎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相反地,要允許應收賬款在一定的范圍內存在,同時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管理,使之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同時有針對性地規避經營“短板”。因此,企業必須正視應收賬款的問題,在生產經營活動中處理好應收賬款與企業效益的關系,切實把好每一道關口,把應收賬款的數額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上,使應收賬款成為企業實現效益最大化目標的積極手段。
參考文獻:
[1]吳應宇,陳良華.公司財務管理[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3.
[2]歐懿,蘇文松.中小企業應收賬款管理若干問題淺談[J].商情,2008(5):306.
[3]尚青麗.淺談應收賬款的風險與管理[J].財經界,2010(24):329.
[4]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初級會計實務[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
[5]張志宏.財務管理[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9.
[6]王黎明.淺議應收賬款的管理[J].會計師,2008(09).
[7]彭海穎.應收賬款風險管理芻議[J].財會通信,2009(02).
[8]劉慧立.淺談應收帳款的管理-中國科技財富,2010(14).
[9]馬化征.淺析加強企業應收賬款內部控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9(18).
[10]郝愛文.應收賬款管理探討[J].科技信息,2007(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