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艷
摘要:指出了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對多數城鄉地區和農村地區的整體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使得森林的覆蓋面積增加,生態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是隨著該項工程的推進和相關政策的實施,新一輪的退耕還林在實踐過程中存也在著一些問題,已經引起了社會各方和政府的關注。分析了退耕還林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望促進退耕還林工程的穩步推進,促進生態環境的建設和經濟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退耕還林;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S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7)21012502
1引言
隨著富寧縣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環境保護問題已經成為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和關注的戰略性問題。啟動新一輪的退耕還林是針對社會發展的全局所做出的重要決策,是建設生態文明社會的重要措施,通過退耕還林工程,可以加快建設小康社會并有效地幫助山區貧困群眾脫貧,帶動農村地區的產業發展,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因此,針對新一輪的退耕還林項目實施過程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無論是對農民自身的發展,對富寧縣整體經濟發展還是對生態文明建設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2新一輪退耕還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重建設輕管理
新一輪的退耕還林工程在實踐過程中存在重建設輕管理的現象。針對這種現象,多地政府也都出臺了相應的管理和維護的方法,每個地區的主管政府也都按照上級政府的指令將森林的維護工作納入到平時的議事日程中,在實施過程中遵循著“誰退耕,誰造林,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將森林的管理和維護措施落實到每家每戶中。但在實踐過程中仍存在著較大的難度,管理和維護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大多數農戶的經營意識仍然保持著過去的粗放式思維,很少在維護上花費心思,建設之后的維護工作幾乎沒有,任憑林木自由生長,缺乏維護。第二,多數退耕的農戶主要考慮的是短期的經濟利益,加上地方政府存在著對農戶的同情心理,措施無法有效的執行。第三,針對林木的管理技術落后,多數農民對于退耕還林之后所種植的樹種缺乏專業的維護知識與技術,無法進行專業的鋤草、修剪等維護,造成很多退耕還林地區草木叢生、不成林的現象[1]。
2.2退耕還林工程缺乏運作經費
退耕還林工程所涉及的范圍十分廣泛,工程量大,同時具有較高的標準和要求,從前期規劃設計階段,到項目方案的實施,工程監理,工程竣工之后的檢查驗收階段,以及后期的政策兌現等等,涉及到的環節和人員都較為繁瑣,有的工程甚至長達十幾年,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大量的經費。在資金補助方面,國家財政部門針對地方退耕還林工程的技術費用前期工作給予一部分的補助,后期的政策兌付等費用是需要每個地區的地方政府來負擔的,這就造成經濟困難的地區難以全額兌現政策的現象。所以,在退耕還林工程中,經費不足已經成為政府主管部門的一大難題。同時,由于經費緊張,林業部門的基層員工在進行設計、勘察、驗收等過程中積極性也不高,工程質量難以保證。
2.3作業設計水平落后
個別地方的退耕還林工程由于國家政策和計劃下達的時間較晚,同時受制于天氣、時間等因素的影響,造成退耕還林工程前期的設計、勘察等基礎性工作不完善,很多地區為了趕項目進度,都是先施工后設計或者是邊施工邊設計,施工的開始后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難以更改,造成退耕還林小班過度分散。這種緊張的施工進度不但會影響工程建設的目的與效益,在后期管理和維護中也有相當大的難度[2]。
3形成退耕還林問題的原因
退耕還林工程從本質上來說是惠及縣眾多家庭的利好政策,但是隨著工程的實施而引發的問題也是現實存在的,在今后的發展建設過程中應該統一全局、正確認識與分析。造成退耕還林相關問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是政策因素,隨著農業稅的取消,糧食價格有所上漲,種植糧食也會得到國家補貼,種糧給農民帶來的收益遠比之前要高。第二,退耕還林工程的要求嚴格,項目程序復雜,很多地區都沒有開展此類工程的經驗,加上政策上要求的時間和任務,導致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出現各類問題。第三,干部因素。很多基層干部對退耕還林的政策認識不深入,執行走樣,工作上不細致;更存在著一些人為了自身的利益而在數據上弄虛作假,或者任人唯親,讓自己的親戚管理和建設樹林,引起群眾的不滿。第四,群眾因素。多數農民群眾的法律意識淡薄,對政策缺乏全面的認識。
4加強新一輪退耕還林項目實施的對策與建議
4.1中央財政部門增加對退耕還林地區的財政投入
首先,針對經濟較為落后的退耕還林地區,依據當地的經濟情況適當增加政府的管理費用,減輕地方政府在該項目上的財政負擔;第二,增加對退耕農戶的補助,補貼農戶管理和維護樹林的費用,加強退耕還林工程的成果鞏固。第三,針對出現隨意更改退耕土地用途的現象,政府要出臺相應的措施,加強處罰力度,保證退耕還林工程能夠被有效執行[3]。
4.2出臺退耕還林建設之后相應的政策
首先,針對每個地區的農業和林業發展情況,給予相應的政策傾斜,為退耕還林之后的農業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為農民今后的發展創造一條有依靠的路徑。其次,針對退耕還林之后的樹木采伐建立規范,消除農民在這方面的顧慮。再次,根據每個地區退耕還林所種植的樹林品種的收益周期,適當延長補助的年限。
4.3加強對退耕還林工程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
退耕還林工程在前期考察、設計,到項目規劃、實施和后期的竣工驗收以及項目管理和維護,涉及的范圍及其廣泛,是個系統龐大的工程,同時對工程質量要求高,工程實施過程中要求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都具有高度的專業性,而多數農戶都缺乏專業的維護和管理技術,政府部門的基層員工業務素質層次不一,管理過程中的效果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國家和政府部門應該定期舉辦針對項目管理人員和農戶的培訓班,針對人員情況分別制定不同的培訓計劃,逐步培養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提高農戶的專業技術,保證退耕還林工程的順利實施。
4.4通過立法方式加強鄉鎮林業工作站建設
鄉鎮地區的林業站是退耕還林工程最基層的管理部門,對工程實施和工程質量管理具有關鍵作用,既要有宣傳和貫徹國家所制定的林業政策,又在具體建設過程中承擔建設工作。所以,林業工作站的質量水平直接關系到該項工程的成敗。所以,建議國家政府和立法部門以強制立法的形式明確政策和各項管理規定,切實加強基層林業工作站的建設,從技術、人員和設備資源等方面給予支持,建設出專業素養高的基層工作隊伍,提高退耕還林政策的實施和工程建設質量。
退耕還林項目竣工驗收只是第一步,項目后期的管理和維護才是真正關系到項目建設的意義,必須要加強項目完成之后的指導與維護,加強對林木撫育的管理,提高工程質量。在管理的基礎上,政府也要積極的探索招商引資等經濟發展模式,通過林木發展經濟利益,增加收益的范圍,增加農戶的經濟收入。另外,政府基層管理部門要針對工程建設和維護的整個過程建立詳細的檔案,將各項協議、合同、設計圖紙、驗收單、證書、名單等妥當保存并電子備份,保證工程建設的每一步都記錄在冊,在后期管理和維護中可以有檔可查[4]。
5結語
退耕還林是一項系統的社會工程,涉及到眾多農戶的切身利益,需要國家政府和社會各界力量的支持,在新一輪的退耕還林工程實施中還存在著大量的問題,需要政府、農戶共同努力,才能將這項關系到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和農戶切身經濟利益的工程做好。
參考文獻:
[1]王玉發.文家店鎮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綠色科技,2016(3):82.
[2]趙慶彪.鄭曉華.六枝特區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實施現狀、 問題及其對策分析[J].大科技,2015(6):216.
[3]楊玉林.長底鄉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及對策[J].綠色科技,2015(6):309.
[4]張志蘭.王艷.牛煥瓊等.云南省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項目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3(12):1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