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潔+周虎
【摘要】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在全世界的教育改革中影響深遠。在中國,2007年頒布的《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要求》為大學計算機教學改革提出新理念,而當前計算機教學實踐與新要求還相距甚遠,如何將先進理念付諸實踐成為實施這一要求的關鍵問題。以多元智能理論為依據,將其融入大學計算機教學,旨在通過實證研究,來證實多元智能型大學計算機教學模式滿足《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要求》,產生積極影響,從而提高受試學生的學習成績。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多元智能型教學模式大學計算機教學計算機成績1引言
多元智能理論(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首次由Gardner在1983年提出,后分別于1997年和1999年得到補充與完善。目前可以科學界定的智能類型有8種,即言語語言、邏輯數理、視覺空間、身體運動、音樂節奏、人際交往、自我內省、和自然環境智能。該理論具有以下四個重要特征:整體性、異性、實踐性、研發性。本文的研究旨在探索基于TMI大學計算機教學的新特點和實證研究以及促進大學計算機教學以拓寬個人基礎計算機能力的研究。
2研究方法
2.1研究樣本
本研究所涉及的對象,111名計算機專業大一新生剛剛通過了大學入學考試(高考)的兩個班。一方面,一類作為實驗班(EC)參與教學實驗。55名學生均來自計算機專業,并以MI模型為主要教學方法。另一方面,在其他班,作為控制類(CC)的56名學生是在傳統的教師為導向的情況下進行教學。研究者分別選取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學生進行實證研究前后的計算機水平比較,以獲得更具說服力和客觀的數據。
2.2研究工具
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在研究中各有優缺點。前測和后測結果,問卷調查和訪談是研究所使用的工具的三個組成部分。SPSS 21.0(社會科學統計軟件包21.0)適用于定量分析,包括頻數分布和獨立樣本t檢驗。首先,前測和后測的目的是為了證明實驗班取得的學術進步。通過問卷調查,有利于學生澄清MI分布和對MI教學模式的態度。最后,將收集的數據非常關注和分析的百分比大小的計數。
2.3研究過程
多元智能實驗,包括準備、TMI應用后測試和數據采集,完成歷時32個學術周。首先,研究實驗開始時收集的生態環境綜合評價得分。將兩組學生的成績作為前測數據收集。然后,以同一教材為研究對象,以電子商務和傳統教學模式為基礎,采用基于MI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活動。此外,計算機科目的分數將被收集作為測試后的數據。最后用SPSS 21.0分析組數據。
3數據處理
問卷計算是組間的一致性檢查。從表1看,Cronbachα系數為.801,問卷二的數據是.89和問卷三是.737,反映出調查結果(>.70)是可靠的在內部一致性的表現和對學生智能分布的結果的可信度都很高。
將問卷分發到EC和CC,同時,因為沒有人錯過了任何問題,也沒有給出無效的選擇,最終復制和分析111份問卷。下面是問卷的結果:在學期的第一周實驗,研究人員向實驗班和控制班填寫問卷份,針對計算機專業學生,主要是測試多元智力的能力。
在進行教學實驗前,研究者必須了解受試者的計算機水平和目標的平均計算機水平是否接近。由于生態環境綜合評價是國家水平考試中最能反映考生的真實水平,把生態環境綜合評價成績作為前測數據。實驗中分析的分數是150分。收集數據后,運用SPSS 18.0來分析生態環境綜合評價得分,找出是否有EC和CC之間的顯著差異。在前兩個學期的學習中,所有的計算機課程都由同一個老師指導。1班被認為是實驗組,有55名學生;而班級2名,對照組有56名學生。表2所示的描述性統計包括:科目總數、平均分數、標準差和獨立樣本檢驗,以了解兩個班的學生是否有類似的計算機水平。
顯然,表2顯示了EC和CC前測的平均值。從表中可以看出,EC學生獲得更高一點的平均得分(109.444)相比CC(105.609),但是,是否有兩組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獨立樣本檢驗還需要操作驗證結論。
因此,有必要在EC和CC中更詳細地說明改進,以揭示MI教學模式在計算機教學中的不同作用。在實證研究結束時,EC和CC兩個學生都參加了大學計算機等級考試,大學計算機等級考試的成績采用了后測試的結果,以實現高可靠性。然而,無論是基于MI的教學模式還是傳統教學,更多的分析需要做出來。在后面的表格中,本文呈現了后測成績的對比。
一方面,兩組結果的平均值表示顯著差異。是否存在顯著的變化EC(436.927)和CC(414.286)將驗證如下。結論可以從上面的表中得出,在教學實驗前,對兩個班的學生的計算機有了大致相同的水平,這兩個群體之間的差距并不顯著,同時承接新模式后,學生的差異變得明顯,逐步使他們在他們的學術成果進步。
4分析討論
基于TMI理論一學年的培訓后,以電子商務為基礎的教學模式的MI,研究的問題和本研究提出的假說,已通過前測和后測和問卷調查兩類獲得的分數統計證明。一般而言,大專院校計算機專業學生在智力傾向上存在較大差異。在實證研究中,首先通過比較八種非智力因素對大專院校計算機專業學生的綜合分布傾向。令研究人員驚訝的是,語言智能是意外但至少兩個平均得分23,部分是因為他們在計算機學習中獲得相對較低的水平,根據其生態環境綜合評價結果。
5結論
為期一學年的實證研究,旨在驗證基于MI教學模式能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假設。同時,還有一個假設,即基于MI的理論比傳統的方法更有效地工作,這有其適用于大學計算機課堂的可行性。在參與者的幫助與配合下,成功地進行了實證研究,驗證了這兩個假設的合理性和全面性。
參考文獻:
[1]Armstrong,T.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the Classroom[M].Alexandria,Va.: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2000.
[2]Davies&Pearse.Success in English Teach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120.
[3]霍力巖.多元智力理論及其對我們的啟示[J].教育研究,200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