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青花
【摘要】在中等職業教育中,針對存在的對文化基礎課功能的片面認識,需要充分利用中等職業學校有效的教學資源,找到解決基礎學科系統完整性和專業知識技能性矛盾的切實可行的辦法,發揮中職學校文化基礎課功能和作用。所以,就此簡單地討論英語課程在職業教育中的作用。
【關鍵詞】基礎文化課職業教育作用一、引言
隨著“學習型社會”的建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也深入人心,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人才素質提出新要求,同時也對職業教育中的文化基礎課提出了新的要求。關于職業學校中文化基礎課的調查研究結果表明職業教育中的文化基礎課存在諸多問題,造成這樣的原因是對文化基礎課在職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清。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文化基礎課在職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在不斷變遷的,但正是由于這種不穩定的現象,導致了人們對文化基礎課認識上的混亂和偏頗。在實踐中,要實現文化基礎課在職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就需要加強文化基礎課的課程建設以及保障文化基礎課的課程實施過程。
二、文化課在職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我認為:文化課在職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具體說來就是,它是學生學習、理解知識與技能的基礎;它是學生社會交往,與人溝通,融入和諧社會的基礎;它是進一步擴展知識和技能,適應社會發展的基礎。在中職教育中,文化基礎課和專業技術課教學不可偏廢。通過文化課的學習能夠提高學生文化素質和知識功底,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學生良好的素質。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品位,而且使社會對職業學校畢業的學生的認可度也大大提高,改變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前景。
三、影響職業學校英語教學主要因素的分析
1.英語教學特色
職業學校的辦學目標在于培養德智體美全方面發展,具有技術和管理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等水平專門人才。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具有繼續學習的能力與;具有觀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等。職業學校的辦學特色決定著英語教學的特色,即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培養具有較強英語溝通能力,能夠適應跨文化交際需要和生產、服務等的英語素養。這就表明職業學校的英語教學與普通中學英語教學與高等教育三者相比有著根本的不同。
2.英語教師的自身素質
一般來說,英語教師的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英語教學的質量。職業教師的素質更重要的方面是敬業精神和教學方法的采用。目前的情況來說,在職業學校英語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欠缺敬業精神,教師往往采用初高中學校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仍然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主要表現是:在講解單詞、短語的用法上下功夫,教師的講解幾乎占用了課節中的所有時間,學生的注意力被動地跟隨著教師,學生不僅記筆記量大,而且“聽”得疲勞。這樣直接導致了學生對課堂講授的知識基本掌握了,但是不可以靈活地運用。學生不會利用英語進行口語交流。
四、職業教育中英語教學質量不容忽視
1.提高專業技術人才的能力
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具有專業技能的人力在市場上十分熱門的。隨著我國不斷改革開放的需要,外資企業、合資企業不斷增多,借鑒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等均離不開英語的使用,而市場需要的英語交際人才大多數依靠職業學校的輸送。但是,我國職業學校畢業的專業技術人才的英語水平與社會的需要是不對稱,導致企業招聘不到合適的專業技術人才。實際上,從職業學校畢業,走向社會的學生,也常常會因為英語水平的限制而卻找不到心儀的工作。
2.只有具備一定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
英語是一門語言,最基本的語言功能也就是聽和說。聽得懂、說得清、寫得出是職業學校學生必備的專業素質中的基本內容。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后,在專業技術能力相對制衡的情況下,有著明顯差異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奠定了職業學校畢業生崗位競爭實力強弱的基礎。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強與弱者在崗位競爭中的起跑線不同,語言能力差的學生如果不奮發提高自己這方面的知識儲備,就不可避免地落后于這方面的強者。
總之,隨著現代時代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職業學校的教學管理理念和策略也必須改革和創新。有關企業對人力資源需求的調查都顯示出,英語專業技術人才是首選,而且必將是社會發展中專業技術人才發展的方向。因此,職業學校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不僅要重視對學生專業技術知識的培養,還需要通過多種方式的教育培養,使學生能夠從自我做起。使職業學校畢業生既能夠掌握社會需要的專業知識水平,還具有相應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成為企業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許立霞,秦素潔.對確立和提高文化課在職業教育中地位的思考[J].職業,2013,(12):105.
[2]伏穎蘭.文化課在職業教育中的地位[J].新課程研究,2010,(07):187-188.
[3]張國海.芻議職業生涯教育在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改革與開放,2009,(09):1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