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瓊
【中圖分類號】R581.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1-0-01
甲狀腺癌是常見的甲狀腺惡性腫瘤,腺乳頭狀癌占比較高,一般可達到60-80%左右,對患者生命安全具有明顯影響[1]。與此同時,由于頸部淋巴結比較豐富,癌變組織可通過淋巴道向遠處擴散和轉移,可加重患者病情,增加治療難度。本研究選取所在醫院2015年9月-2017年6月87例甲狀腺疾病患者作為主要觀察對象,分析其超聲診斷情況,并與病理診斷結果進行對比,得出結論,現做詳細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所在醫院87例甲狀腺疾病患者的臨床就診資料,所選病例均滿足相關診斷及治療標準,且患者本人對臨床診療情況知情同意,能夠積極配合臨床治療活動。本組87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55例,年齡25-65歲,平均年齡(45.89±3.48)歲。所選病例均接受超聲診斷,病情明確,病患主要臨床表現為甲狀腺腫塊,位置比較固定,質地較硬,本組患者中,合并吞咽困難23例,合并聲音嘶啞38例,部分患者耳、鼻、脖、頸位置存在明顯疼痛。納入標準:(1)年齡25-70歲;(2)臨床資料完整者;(3)未合并其他嚴重疾病者;(4)未有中斷治療者。
1.2 排除標準[2]
本研究病例收集滿足相關規范,研究內容符合標準,排除以下病例:(1)合并心肺功能、肝腎功能嚴重損傷者;(2)合并精神分裂癥、老年癡呆、嚴重抑郁癥等精神類疾病者;(3)合并器質性病變、造血系統、免疫系統嚴重疾病者;(4)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及其他惡性腫瘤者;(5)無法配合臨床診療工作及多種因素致中斷治療者;(6)妊娠及哺乳期婦女;(7)無法定監護人者。
1.3 診斷方法
本組所有病例均采用多普勒超聲診斷技術進行術前檢查,多普勒超聲儀由美國GE公司提供,檢查時將線陣探頭頻率設置為5.0-7.5MHz。操作者對患者進行指導,要求其取仰臥位進行檢查,并將頭部向后仰,達到充分暴露患處的目的。針對患者甲狀腺,性連續橫縱斜切面檢查,常規掃描后,對患者腫塊位置、大小、包膜情況、形態等進行指標進行觀察,并做好詳細記錄。選取相對清晰的圖像,對其進行凍結處理,然后對其進行測量和拍攝,存儲在電腦中。
1.4 評價標準[3]
對本組患者術后病理檢驗結果進行分析,對甲狀腺疾病患者的疾病性質進行區分,做好詳細記錄。與此同時,通過臨床資料,對本組患者超聲診斷結果進行分析,判斷疾病性質,并對錯誤診斷情況進行分析,包括漏診和誤診。
1.5 統計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值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值檢驗,當P<0.05時,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病理診斷結果分析
手術結果及術后病理結果證實,本組87例患者中,甲狀腺癌48例,所占比例為55.17%。良性腫瘤25例,所占比例為28.74%。甲狀腺炎14例,所占比例為16.09%。其中,48例甲狀腺癌患者中,甲狀腺乳頭狀癌32例,甲狀腺濾泡狀癌例10例,甲狀腺髓樣癌6例
2.2 超聲診斷結果分析
超聲診斷結果表明,甲狀腺癌45例,良性腫瘤22例,甲狀腺炎12例,診斷符合率達到90.80%(79/87),每個具體檢查結果所占比例分別為93.75%(45/48)、88.00%(22/25)、85.71%(12/14)。另外8例患者診斷錯誤,其中漏診3例,誤診5例。
2.3 超聲主要表現分析
在45例通過超聲檢查確診的甲狀腺癌病例中,甲狀腺乳頭狀癌31例,甲狀腺濾泡狀癌例9例,甲狀腺髓樣癌5例,診斷符合率均比較高。其中,檢測腫塊過程中,內部不均質低回聲17例,均質低回聲3例。部分患者存在明顯血流變化,并出現微小鈣化表現。
3 討論
甲狀腺癌女性發病率往往高于男性,甲狀腺乳頭狀癌以淋巴結轉移為主要表現,聲像圖證實其內部回聲多為不均質回聲,且邊界清楚,但是不夠規則。觀察實質部分,常會合并纖維化表現,可出現不同大小和程度的囊腫[4]。對于甲狀腺濾泡狀癌患者而言,其惡性程度高,且最容易發生轉移,可轉移到多個器官。甲狀腺髓樣癌患者雖然占比較少,但是其屬于中度惡性病變,界限清晰無包膜,可出現鈣化表現。
國外學者提出[6],甲狀腺疾病患者發生病變表現后,與腺體內發生鈣化存在密切關系。近年來,隨著超聲技術在臨床的不斷普及及應用,對甲狀腺疾病患者開展超聲學檢查,可對疾病進行較為明確的診斷,是現階段甲狀腺疾病的主要臨床診斷方法,也是術前檢查的金標準之一。超聲檢查技術操作便利,且無創傷性,且準確性較高,能夠為病患提供更為快捷方便的術前診斷,為疾病早期診療提供詳實的科學依據。但是,甲狀腺疾病患者良性病變與惡性病變存在一定交叉,且超聲診斷圖像表現多樣化,部分病例超聲診斷聲像圖不具有特異性,因此比較容易出現誤診現象,本組患者中5例誤診病例,均被誤診為腺瘤。而聲像不夠典型且微小病灶往往不易被發現,也可能造成誤診,應對超聲儀器探頭分辨率進行有效改進,進一步提高檢查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術后病理結果證實本組87例患者中,甲狀腺癌48例,良性腫瘤 25例,甲狀腺炎14例。所占比例分別為55.17%、28.74%、16.09%。其中,甲狀腺乳頭狀癌32例,甲狀腺濾泡狀癌例10例,甲狀腺髓樣癌6例。權威文獻研究結果認為,甲狀腺癌中,甲狀腺乳頭狀癌所占比例最高,與本研究結果相符。與此同時,超聲診斷結果表明,甲狀腺癌45例(93.75%),良性腫瘤22例(88.00%),甲狀腺炎12例(85.71%),8例患者診斷錯誤,其中漏診3例,誤診5例。上述研究結果說明,超聲診斷技術能夠在術前對甲狀腺疾病進行正確區分,從而為患者制定更為良好的診療方案,為臨床治療提供便利。
綜述所述,根據本研究調查結果可以證實,超聲診斷技術在診斷甲狀腺疾病患者時,能夠準確區分甲狀腺疾病的性質,可提高疾病檢出率與符合率,在診斷甲狀腺癌上更具使用優勢。若患者病情未能第一時間進行確定,則可將多種超聲檢查技術充分結合,有效彌補單一檢測方法存在的局限性,不斷提高臨床診斷的準確性,為患者盡快確診病情。
參考文獻
張艷,羅渝昆,唐杰,等. 甲狀腺彌漫性病變合并甲狀腺癌的超聲診斷價值[J]. 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 2015(03): 290-293.
許新征,王曉巖.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甲狀腺癌的臨床研究[J]. 河北醫學. 2014(07): 1165-1167.
李向珍,敖萍萍. 超聲彈性成像在甲狀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 醫學綜述. 2015(14): 2672-2673.
劉術舟,郭朱明. 彩色多普勒超聲在甲狀腺癌中的診斷價值[J]. 中華普外科手術學雜志(電子版). 2013(04): 267-272.
孫燕雙,蔡麗萍. 甲狀腺癌超聲診斷技術進展及其相關表現[J]. 現代醫用影像學. 2015(01): 112-114.
費騰,陳亞青. 甲狀腺癌超聲診斷的研究進展[J]. 中國癌癥雜志. 2015(04): 316-3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