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婭娜
【中圖分類號】R92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1-0-01
在兒科中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種常見病癥,主要是人體的咽部和鼻部由于病毒、細造成的感染現象,目前在臨床中可以采取多種方案治療。本文主要是針對我院兒科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兒,分別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案,觀察和比較其臨床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兒科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4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兒,本次研究是在患兒及其家屬已知且自愿的基礎上開展的。按照隨機平均標準將所有患兒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各62例。其中參照組62例患者中,男患兒35例,女患兒27例;年齡在1-1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25±2.48)歲;病程為2-10天;平均病程為(3.14±2.09)天。研究組62例患者中,男患兒36例,女患兒26例;年齡在2-1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34±2.60)歲;病程為2-9天,平均病程為(3.22±2.16)天。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中的相關診斷標準[1],白細胞計數低于10×109/L;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嘔吐、流涕、鼻塞、咽喉紅腫、咳嗽、發熱等。排除標準:下呼吸道感染者;藥物過敏者;一周內使用抗生素抗病毒治療者;腎、臟、心等臟器功能嚴重不足者;細菌學或其他病變感染者;依從性較差者[2]。
1.2 方法
所有患兒都需要采取平喘、止咳、退熱、鎮靜等常規治療。參照組患兒采用炎琥寧靜脈滴注治療,在250mL5%葡萄糖溶液中加入15mg/kg炎琥寧注射液,靜脈滴注,一天一次[3]。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聯合小兒柴桂退熱顆粒治療,口服,根據患兒年齡不同服用劑量也存在一定差異。如果患兒年齡<4歲,則一次一袋(4g);如果年齡在4-6歲,則一次一袋半(6g);如果年齡大于等于6歲,則一次兩袋(8g),均為一天三次[4]。如果患兒出現持續高燒現象的話,則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物理降溫治療。
1.3 療效判定標準
將患者的臨床資料效果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其中顯效指的是患者所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血常規白細胞計數恢復正常;有效指的是患者臨床癥狀有所好轉,血常規白細胞計數接近正常;無效指的是患者臨床癥狀、血常規白細胞計數都沒有發生變化,甚至出現加重趨勢[5]。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n×100.00%。同時還需要觀察、統計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和不良反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用(±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用%表示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p<0.05,表示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
從下表中可以看出,參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2.26%,研究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6.77%,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組患兒的治療有效率要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比較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改善情況
從下表中可以看出,研究組患兒的止涕時間、咽腫消退時間、退熱時間都要比研究組短,這表示研究組患兒的臨床癥狀改善更加顯著,p<0.05,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
2.3 比較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在治療過程中,參照組患兒中有2例發生惡心癥狀,研究組患兒中有3例發生惡心癥狀,癥狀都比較輕,沒有經過針對性處理后自行消失,因而兩組患兒都沒有出現明顯不良反應。
3 討論
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侵犯患者咽部、鼻以及鼻咽部位,如果患者沒有得到及時有效治療的話,還會涉及到周邊氣管、喉等器官,加重病情或引發并發癥,因此在臨床治療中需要“早診斷、早治療”,這對臨床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一般都會存在2-3天的潛伏期,臨床癥狀較輕,在這一過程中如果患兒身體抵抗力較好的話,可能會自然痊愈,但也有部分患兒癥狀會逐漸加重,體溫升高,甚至出現其他并發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該加強孩子的活動鍛煉,做到飲食均衡,增加營養,并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這樣不僅僅能夠提高孩子的身體免疫力,在上呼吸道感染發病初期就能夠自然痊愈,同時還能夠有效避免發生感染,降低發病幾率。
炎琥寧作為琥珀酸半酯鉀鈉鹽,對人體中垂體--腎上腺皮質興奮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加快腎上腺皮質分泌、合成,同時還能夠改善感染早期血管通透性,對炎癥介質的滲出癥狀產生抑制作用,有效緩解炎癥反應。并且在相關體外試驗結果中表明,在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病毒等多種病毒中炎琥寧還具有顯著的滅活作用,能夠有效避免病毒內肌苷酸轉化成鳥苷酸,有效防止合成病毒脫氧核糖核酸[6]。對于小兒柴桂顆粒來說,主要是由蟬蛻、白芍、黃芩、浮萍、葛根、桂枝、柴胡等多味中藥材組成,具有清里退熱、發汗解表的功效,在小兒外感發熱中得到有效應用[7]。在本次調查結果中顯示,研究組患兒聯合應用炎琥寧和小兒柴胡顆粒治療,其治療總有效率達到了96.77%,參照組患兒采用炎琥寧治療,治療總有效率為82.26%,可以看出,研究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要顯著優于參照組,并且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患兒的止涕時間、咽腫消退時間、退熱時間都要比研究組短,這表示研究組患兒的臨床癥狀改善更加顯著。綜上所述,在兒科上呼吸道感染臨床治療中采用應用炎琥寧聯合小兒柴胡顆粒治療,治療效果顯著,患兒臨床癥狀得到顯著改善,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江載芳,申昆玲,沈穎.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1247-1251.
林意菊,聶彩霞,楊磊,趙啟鄒,鄒治木,尹思敏,胡月新.兒科上呼吸道感染的處方用藥分析與評價[J].中國執業藥師,2016,13(02):15-18.
賀秀麗.目標治療對兒科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療效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08):137-138.
田新梅,賀奇.兒科呼吸道感染的臨床診斷與治療措施[J].中國衛生產業,2013,10(27):114+116.
李軍.目標治療對兒科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療效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9):562-563.
李忠林,王燕,王杰民.我院兒科呼吸道感染用藥劑型分析[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2,15(07):453-455.
易麗,王毅,孫朝文,金成鵬.血清降鈣素原在兒科呼吸道感染中的臨床意義[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1,4(03):241-24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