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艇+曹志軍+李勝利+劉建新+劉紅云
【摘要】研究生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生教育是培養高層次人才的主要途徑。“牛精英”項目在研究生與養牛業相關企業之間搭建平臺,為畜牧業培養高級專業人才。以浙江大學畜牧學科參與的“牛精英”項目為例,著重探討研究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方式,以及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并結合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目標,探究“牛精英”項目的開展對研究生實踐能力的影響,引導研究生整合現有資源,于實踐中培養科研能力,響應中央號召,把科研論文寫到祖國的大地上。
【關鍵詞】研究生教育畜牧學科“牛精英”實踐研究生是高層次拔尖創新型人才的主要來源,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生教育是培養高層次人才的主要途徑,研究生科研實踐能力是高校科學研究潛力的重要標志之一。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到2020年,我國要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進入人才強國和人力資源強國行列。目前研究生的培養主要以課堂教學為主,而當前知識的快速更新與教學內容的一成不變之間的矛盾,以及理論與實踐脫節的現象較為普遍。當今社會的畜牧學科研究生,應不再拘泥于單調的書本內容,深入一線生產企業,了解當前產業狀況,學習并積累實踐經驗,才能真正成長為新型高素質專業人才。牛精英計劃(Elite Cattlemen Program,ECP)于2011年11月9日正式啟動,其通過建立在讀學生與牛產業相關單位的紐帶,將專業學習與行業實踐相結合,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中國奶肉牛產業培養專業高級人才。自2015年牛精英聯盟成立開始,浙江大學畜牧學科研究生積極參與“牛精英”相關活動,成為“牛精英計劃”的參與者和受益人,現就“牛精英”項目在浙江大學畜牧學科內的開展情況,探討其對研究生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影響。
一、培養主體的改變
當今社會的教育觀是以“學生”為主體。研究生教育是面向“研究生”的教育,其主旨是培養人,不僅為社會所需,更為學生自身發展所需,培養出“人才”應是研究生教育的目標。《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提出,“把促進研究生成才成長作為研究生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培養“具有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心、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這更突出了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牛精英計劃”以學生為主體,將學生帶到生產一線,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如參加牛精英暑期實習的學生,可以通過在企業內的數月實習,了解各企業的真實運作過程。在實習的過程中,有學生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發現了企業中技術或者管理的漏洞,提出有效的整改方案,為企業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牛精英計劃”真正的將學生作為教育培養的主體,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培養模式的改變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提出,要“依據特定學科背景和職業領域的任職資格要求,分類改革課程體系、教學方式、實踐教學,強化與職業相關的實踐能力培養”。“牛精英計劃”將學生帶出課堂,走進企業,以第一視角感受行業最真實的一面,所謂“實踐出真知”,學生通過親身參與企業內的每一個生產環節,在提高動手能力的同時,也為未來的求職就業打下了基礎。“牛精英計劃”打破了以往以課堂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牧場、企業中實踐,以培養高素質、立體化的全面人才。自2011年以來,“牛精英計劃”推出了多樣化的專業性活動和賽事,如實習、創業、競賽、出國交流等。浙江大學作為牛精英高校聯盟,也積極的參與其中。牛精英挑戰賽已成功舉辦過兩屆,它將各農林高校的學生集合,為學生提供互相交流的平臺,激勵大家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以進一步推進研究生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牛精英”平臺也為學生提供了出國交流學習的機會,2016年,浙江大學奶業科學研究所研究生前往愛爾蘭奧特奇歐洲總部和相關牧場,開展為期五周的實習活動。此次實習的開展,讓學生能更直觀的了解國內外畜牧行業發展的不同,及學習國外先進的牧場管理經驗,開闊眼界的同時,更能思考出中國奶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和動力。
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要求:“高等教育實施素質教育,要加強產學研相結合,大力推進高校和產業界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建立科技企業,企業在高校建立研究機構”。“產、學、研”一體化的教育模式,是發揮高校和企業各自的優勢,實現高校與企業共贏的一種教育模式。“牛精英計劃”利用其豐厚的產業資源,為在校學生提供了接觸一線企業的良好平臺。《“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提出,我們要“促進產學研用緊密集合,推進科教融合發展”,“牛精英計劃”將校企合作的理念,成功的引入到各高校的學科建設中。它為在校學生提供牛產業最前沿的行業動態,從社會經濟及國家發展的角度,剖析了行業各個領域的現狀及對未來的展望。“牛精英計劃”還會不定期邀請各位企業家,為在校學生進行報告與演講,使學生能更立體的了解到整個行業,明確未來就業的方向。
“牛精英計劃”為學生和企業之間搭建了一座橋梁,讓學生與企業家面對面接觸,更直觀的了解未來就業趨勢,將所學知識能更快的轉化為企業的生產力。
三、培養目標的改變
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畜牧業呈現高速發展的態勢,對畜牧學科研究生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使畜牧學科研究生培養與社會需求達到無縫銜接顯然已經成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培養目標之一。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應更多的強調創新創業精神的激發,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提升,突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一步強化研究生的實踐能力,并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主動為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服務。“牛精英計劃”的“牛精英挑戰賽”分為定向操作考核和牧場評估兩個板塊。定向操作考核內容涉及飼料原料鑒別、奶牛評分以及工具使用三個部分,牧場評估包括對牧場的布局規劃、現存問題進行全面評估并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及建議等。牛精英挑戰賽作為畜牧學科研究生人才實踐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平臺,對于激勵研究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將專業技能應用于牧場,在服務產業體系和掌握價值鏈系統實踐中成長成才有很大的幫助,對畜牧學科研究生培養教育改革探索中,實現研究生的培養目標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多樣化的需要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
四、結語
研究生教育作為高層次的學校教育,擔負著知識創新、發展尖端技術、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重任。作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之一,研究生的培養深刻影響一個國家的競爭力。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實踐能力的加強,更有助于立體化人才的培養。“牛精英”項目為學生、高校、企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深化了“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為中國畜牧學科培養知識水平過硬,實踐能力領先的高素質人才。總體來說,在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中,應大力發展類似項目,研究生也應積極參與此類活動,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唐玉光.專家解讀《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N].中國教育報,2017.
[2]張捐凈,王敏.關于研究生教育中實踐能力培養方式的探討[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5,(05):118-119.
[3]英爽,梁大鵬,臧紅雨.研究生教育內涵發展:當前需求和實踐主題[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05):13.
[4]羅丹.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的途徑探討[J].今日南國,2008,(09):73-74.
[5]歐百鋼,李發弟,賀建華.我國畜牧學科建設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J].endprint